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他把老干部提拔上去,重要位置让出来,让有经验、年轻的干部担任

0
分享至

“1959年3月12日早晨,你觉得后勤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邱会作在走廊里突然问秘书。秘书愣了两秒,答:“调配慢,老同志多。”邱会作点点头,“正因为慢,战场就可能失分,必须动刀了。”

对当时的我军来说,1959年并不算风平浪静。边境局势依旧紧绷,国内又在进行大规模建设,粮食、钢铁、棉布齐头要货。前线喊缺,工厂喊紧,所有需求最终都落到总后勤部那张复杂的网。若这张网的节点反应迟缓,任何一处拉扯都会撕裂防线。

打开干部花名册,年届六旬的姓名占了近一半。革命年代的迅猛冲锋让这些老同志身经百战,但要面对精细化、机械化、标准化的新后勤,他们的经验并非完全适用。更麻烦的是,缺少制度化的离任通道,大家都在“还能干就别退”的惯性里原地打转。



邱会作选择逆向思考。他先把在二机部任职的张池明、汤平、韩振纪、张天云四位中将请到办公室,坦言道:“往上走一步,不是荣誉,而是责任——把位子空出来,才有通道。”四人都明白,调到副政委、副部长虽然级别高了,但更多像一层缓冲带,既保证经验不流失,又为下面腾空间。

总后勤部原有十二个二级部长职位,红军时期干部占七人,抗战时期干部占五人。名单一放到桌面上,差距立刻显露:平均年龄54岁,最年轻的也过了四十五。试想一下,高原边防需要三天内送到的抗冻燃油,因为一次审批拖了八天,运输计划被迫重排,这样的教训无人再想重演。

年轻化并非简单拉低年龄。邱会作盯的是战备能力——谁熟悉新式通信?谁懂综合运输?谁了解标准化仓储?他把总后勤部当成一支“后方快速反应旅”。物资储存、车辆调度、医疗救护、野战修理,样样要有人在第一时间拍板。

就这样,杨恬的名字被敲进了参谋长候选栏。这个1938年参军的“三八式”干部最初干的是政治宣传,但在华北后方军务中练就过硬计划统筹能力。秘书给邱会作递材料时顺口提醒:“常委里有几位同志担心他资历浅、军衔低。”邱会作没正面回应,只留下一句:“标准只有一个——谁能把计划写到燃油最后一升。”



常委会那天,意见果然分裂。少数不同意的理由集中在“军龄短”“思想工作出身”,大多数人强调“熟悉数据”“敢拍板”。僵持十五分钟后,邱会作平静地说:“争论是好事,但时间同样宝贵。既然多数认可,就执行,不再拖。”最终,杨恬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接任参谋长。

值得一提的是,人事调整并非孤立动作,而是与制度建设并行。邱会作推动“三定”——定职能、定编制、定责任。在此基础上再推行“三评”——评效率、评成本、评安全。通过两套“组合拳”,老人经验与新人冲劲被强行捆绑在统一指标上,谁拖了后退都是数据说话,少了情面扯皮。

当年六月,内蒙古边境临时拉练。先锋部队提前四十八小时宣布补给清单,后勤系统在三十小时内完成备料、装车、发运,运输损耗低于2%。新设的指挥席里,杨恬一口气签发十六条调度令,节约行程两百公里。演习结束,前线指挥员打来电报:“补给像跟在身后一样。”这句话被当作检验调整成效的最佳注解。

阻力并未彻底消失。个别年长同志对“上调”心存疑虑,担忧从具体事务离得太远。对此,邱会作干脆把高级干部轮换制度写进会议纪要:每季度带队巡察一次仓库,每半年听取一次试点旅的“吐槽”。事实证明,走向后台未必远离一线,反而能从更高层面解决堵点。

这样的调整让总政部眼前一亮。批示里写道:“总后勤部干部自控,自选自评,自负其责,办理得力。”字数不多,却罕见地使用了“三自”评价,足见肯定力度。对于军内其他支援部门而言,这份批示等于一张能照见未来的镜子。



干部年轻化带来的连锁效应很快显现。1960年,后勤部首次建立骨干人才数据库,34岁以下的工程技术干部占比达到28%,比调整前提高13个百分点。储备中心引进三种新式油料检测仪,信息来自年轻技术员通过苏联文献翻译获得。别小看这些细节,它们直接削减了燃油浪费,也给阿尔山、承德等高寒地区训练供给提供了底气。

遗憾的是,随着国际环境急剧变化,这套机制还没完全稳定便遭遇新的挑战,后勤工作再次被迫分散。可在此之后,无论形势如何曲折,“位置让得开、责任兜得住”的思路已深入军内管理骨髓。时任作战部一位副部长后来回忆:“那几年的后勤,不论物资多少,都能算得清、调得快,这种效率感给人莫大安全感。”

把老干部提上去,不是简单礼遇;把重要岗位空出来,也不是盲目求新。真正的核心,在于让知识更新速度跟上战场变化速度。邱会作那句“必须动刀”,指向的正是这一逻辑。今天谈起这段调整,仍有人争议细节,但大多数人认可一点:关键节点敢于破局,这本身就是战斗力。

2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突发!全线大跌!近14万人爆仓

突发!全线大跌!近14万人爆仓

大象新闻
2025-11-09 14:58:06
山东省,出了4位军委副主席

山东省,出了4位军委副主席

Ck的蜜糖
2025-11-09 09:53:33
最新赛季排名:吴宜泽夺冠将至第5,希金斯飙升21位,丁俊晖第23

最新赛季排名:吴宜泽夺冠将至第5,希金斯飙升21位,丁俊晖第23

求球不落谛
2025-11-09 09:07:18
上海这一晚,蒋欣、胡杏儿秒了00后小花,才知什么叫美得有辨识度

上海这一晚,蒋欣、胡杏儿秒了00后小花,才知什么叫美得有辨识度

大铁猫娱乐
2025-11-08 16:35:08
官宣:刘德华将压轴登场

官宣:刘德华将压轴登场

新京报
2025-11-09 10:12:38
社保最后五年有多关键?直接决定你退休金领2000还是5000!

社保最后五年有多关键?直接决定你退休金领2000还是5000!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11-07 10:52:22
有个比自己有钱的兄弟姐妹是啥体验?网友:大家只是有点血缘关系

有个比自己有钱的兄弟姐妹是啥体验?网友:大家只是有点血缘关系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3 00:15:03
乌克兰撑不住了!向全世界求救,特朗普不想管,欧盟只有口头支票

乌克兰撑不住了!向全世界求救,特朗普不想管,欧盟只有口头支票

阿芒娱乐说
2025-11-09 14:25:41
中央五台11月9日直播乒乓球时间表:国乒主力出战!附赛程表

中央五台11月9日直播乒乓球时间表:国乒主力出战!附赛程表

皮皮观天下
2025-11-09 12:53:24
英法德没想到,曾经无足轻重的匈牙利,竟然成为了新欧洲经济中心

英法德没想到,曾经无足轻重的匈牙利,竟然成为了新欧洲经济中心

百科密码
2025-11-04 16:25:52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大龄女一晓彤
2025-09-23 19:35:20
从全球第一到业绩腰斩!公牛集团被房地产拖垮,十几亿准备跑路

从全球第一到业绩腰斩!公牛集团被房地产拖垮,十几亿准备跑路

马浵在解说
2025-11-09 10:32:37
网坛年终盛宴:ATP总决赛的传奇、遗憾与金钱游戏

网坛年终盛宴:ATP总决赛的传奇、遗憾与金钱游戏

网球之家
2025-11-09 13:24:11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送中国40万套装备?要走了垂涎已久的三样东西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送中国40万套装备?要走了垂涎已久的三样东西

别人都叫我阿腈
2025-11-09 10:27:25
省属国企大院欠薪一年多,2025年是设计院欠薪最严重的一年!

省属国企大院欠薪一年多,2025年是设计院欠薪最严重的一年!

黯泉
2025-11-09 14:45:52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初三学生被霸凌者打断肋骨,母亲不去派出所,隔天校园来六辆商务车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1 09:24:49
江苏女排国手云集 全运会恐负于天津女排无缘冠军 9因素左右胜负

江苏女排国手云集 全运会恐负于天津女排无缘冠军 9因素左右胜负

刘哥谈体育
2025-11-09 14:15:53
两蒋灵柩现状:台湾不想要,亲人懒得管,“台独”分子泼油漆泄愤

两蒋灵柩现状:台湾不想要,亲人懒得管,“台独”分子泼油漆泄愤

老闫侃史
2025-11-01 12:30:03
经不起查!长沙医生不雅视频升级,网传两人6个月共同出差27次…

经不起查!长沙医生不雅视频升级,网传两人6个月共同出差27次…

火山诗话
2025-11-07 13:42:14
首个、首座、首次!本周,中国硬核实力再刷屏

首个、首座、首次!本周,中国硬核实力再刷屏

环球网资讯
2025-11-07 07:07:30
2025-11-09 15:39:00
元哥说历史 incentive-icons
元哥说历史
发表一些真实、有趣的历史文章
4787文章数 414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央视新闻频道迎来“90后”新主播王晨

头条要闻

央视新闻频道迎来“90后”新主播王晨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亲子
家居
艺术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走,乘坐重庆“小渡”去看展!更多系列主题路线值得期待

亲子要闻

这些“进博宝宝”加速从“展品变商品”!“中国速度”助力全球创新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艺术要闻

广东马路中央“最牛钉子户”,给300万不搬,结局太意外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