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时
又到了柿子成熟的季节
黄灿灿、晶莹剔透的柿子赏心悦目又好吃
然而却有人因为吃它而进了医院!
![]()
韶关街坊侯女士72岁的母亲
好长一段时间胃痛、吃不好
最近去了医院就诊
发现胃里竟然藏了一个马铃薯大小的结石!
据悉,结石跟她吃了一种水果有关!
侯女士回忆
她母亲从去年开始就不时会胃痛
前段时间情况严重了
无计可施便前往医院就诊
医生通过胃镜发现
侯女士母亲的胃里藏有
马铃薯大小(8cmx5cm)的巨大结石
在胃窦和胃体之间卡住
形成了很多溃疡
![]()
侯女士说,这个季节家里有柿子树
柿子好吃,母亲吃了多少也不清楚
她也不知道吃柿子易得结石
![]()
![]()
网络图片
一颗小小的柿子
究竟为何有如此杀伤力呢?
“胃里长石头”的奥秘:
鞣酸与果胶的双重作用
据了解,胃柿石的形成,主要归咎于柿子中的鞣酸和果胶。
鞣酸:尤其在未成熟柿子中含量很高。空腹食用时,鞣酸在胃酸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它如同“水泥”,能将食物残渣黏合在一起。
果胶:在胃酸环境中也会凝结,进一步促进团块的形成。
![]()
两者共同作用下,会形成质地坚硬的胃柿石,其硬度可达普通食物的数十倍,难以被消化排出。这些结石在胃中摩擦黏膜,轻则引起腹胀、腹痛,重则可能导致胃溃疡、出血甚至梗阻,严重危害健康。

谁是“胃柿石”的高危人群?
1.胃肠功能薄弱者:如儿童、老年人,或慢性胃炎、胃动力不足患者,其消化系统易受鞣酸影响。
2.女性特殊时期:生理期、孕期女性胃肠敏感,应控制食用量。
3.糖尿病患者:柿子高糖不利血糖控制,且糖尿病常伴胃排空延迟,增加胃柿石风险。
4.胃肠道术后患者:消化功能未完全恢复,应避免食用。

如何健康享用这份秋日蜜意?
1.忌空腹食用
空腹时胃酸浓度高,易与鞣酸剧烈反应形成结石。建议饭后1-2小时食用,让食物充当“缓冲垫”。
2.坚决不吃皮
柿子皮鞣酸含量远高于果肉,食用前务必削皮。
3.不与高蛋白食物同食
避免与蟹、鱼、奶、蛋等同食。食用柿子后至少间隔4小时再摄入高蛋白食物。
4.控制食用量
成人每日1-2个为宜,儿童减半。避免连续多日大量食用。
5.选成熟柿子
完全成熟的甜柿子鞣酸含量低,应选果肉软、色泽亮、涩味褪的果实。
来源|DV现场、建德卫健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