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小镇400家店卖黑烟!记者曝光惨遭报复,70岁老母差点丧命
凌晨 12 点半,维多利亚州的寂静被玻璃破碎声划破。
三个蒙面少年翻围栏、砸窗户,从后院硬闯进一栋民宅,手里的砍刀和棒球棍在月光下反光。
屋里只有刚做完癌症手术的 70 岁老人,他们嘶吼着 “叫瑞安滚出来”,拳头不断砸向老人的脸。
这场袭击的目标不是老人,是她的儿子瑞安・瑙门科 —— 一个靠黑道人脉挖内幕的独立记者。
就在几天前,他刚说自己因报道 “墨尔本烟草战争” 差点被暗杀,没想到报复来得这么快,还直指他最软肋的家人。
![]()
瑞安的底气和风险,都藏在他的过去里。
坐牢时,狱友 “阿富汗人阿里” 帮他适应环境,可这位恩人却成了烟草战争的牺牲品。
好友的死让他下定决心追查真相,而早年混社会的经历,成了他独有的 “采访证”。
别的记者拿不到黑帮火拼的视频,他能通过 “Outlaw Media” 账号往外发。
![]()
主流媒体摸不清黑市脉络,不清楚谁在控制走私通道。
这种优势却让他成了黑帮的眼中钉。
去年,黑帮头目 “惩罚者” 给了假情报,一群人开着奔驰在他家门口蹲点,要不是警方及时通知,他早就成了枪下鬼。
在澳大利亚,像瑞安这样直面危险的记者不算少数。
![]()
从业 40 年的调查记者凯特・麦克莱蒙特,因为挖黑料受到过死亡威胁,还得躲着愤怒的球迷。
曝光澳军丑闻的记者,不仅办公室被抄,连通话记录都被警方查了 58 次。
但瑞安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既是揭露者,也曾是 “圈内人”,这种双重身份让他更懂黑帮的狠,却也更容易被盯上。
黑帮为什么非要置一个记者于死地?
![]()
答案藏在烟盒里。一包合法香烟在澳洲能卖到 57 澳元(约 260 元人民币),可黑市上只要零头价格,这背后是高达 65% 的烟草税在推波助澜。
高税收本是为了控烟,却意外催生了更疯狂的生意。
现在墨尔本的非法烟草贸易,在有些地方比毒品还赚钱,每年让澳洲政府损失近 9 亿澳元税收。
这些黑烟大多从亚洲和中东偷运进来,维州就有 400 多家商店在偷偷卖。
![]()
为了抢地盘,纵火、枪击成了家常便饭,澳洲联邦警察都把这当成 “国家安全威胁”。
更让人费解的是,就在瑞安母亲遇袭、暴力最猖獗的时候,维州警方专门打击烟草犯罪的 “月神特遣队” 居然要解散,并入常规警力。
有政客吐槽现行法律太松,被查封的黑店 24 小时就能重开,现在连专门的攻坚队都没了,这不等于给黑帮递刀子吗?
正如瑞安采访的黑帮大佬说的:“只要有钱赚,就永远不会有和平。”
![]()
“见不到孩子,不敢去超市,十个月换了无数个藏身处。” 这是瑞安躲过暗杀后的生活。
可他说自己不后悔,甚至 “享受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
不是所有记者都能扛住这种压力。
曝光澳军阿富汗暴行的 “吹哨人” 麦克布赖德,把机密文件交给记者后,自己却面临 5 年多的监禁。
![]()
即便调查报告证实他说的是实话,他还是成了 “罪犯”。
澳洲媒体人都说,这里的诽谤法太严,动辄就被告上法庭,很多记者只能放弃敏感报道。
瑞安的愤怒里,藏着对这种困境的反抗。
母亲遇袭后,他放话要自己公布主谋,甚至做好了进拘留所的准备。
![]()
这不是冲动,而是一种无奈:当执法力量跟不上,揭露者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底线。
瑞安还在等警方的调查结果,而墨尔本的黑烟还在偷偷流通。
这场烟草战争里,没有真正的赢家:政府收不到税,烟民买着不安全的走私烟,记者用生命换真相,普通人可能被无辜波及。
高税收的初衷没错,打击犯罪的决心也该肯定,但现在的局面显然出了问题。
![]()
是该调整税收政策,压缩黑市空间?还是该强化执法,保住专门的打击队伍?
更重要的是,像瑞安这样的记者,不该只能靠 “拼命” 来保护自己和家人。
![]()
当一支砍刀对准无辜老人时,砍中的不仅是一个家庭,更是整个社会的底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