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加坡的衰落始于大量印度人的引入。

0
分享至

新加坡的衰落始于大量印度人的引入。有人预测,用不了十年,印度裔将成为新加坡的主要群体,而华人或将成为少数,这都怪新加坡领导人的目光短浅。
新加坡,这个曾以“亚洲四小龙”身份自豪的城市国家,如今正处在一个极具争议的十字路口。
一场悄无声息却势不可挡的社会转变正在发生——主角,是印度裔人口的急剧增长。
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新加坡还是那个以华人为主的“狮城”吗?
为了保住“亚洲金融科技中心”的光环,新加坡政府早在2005年就和印度签署了一项人才引进协议,大量引入IT、金融等领域的印度专业人士。
这一政策起初确实奏效,技术缺口被快速填补,外资也对新加坡的“人才密度”拍手叫好。
可问题是,十几年过去,印度裔人才不只是“填补空缺”,而是开始“重塑格局”。
根据2023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印度裔人口比例已逼近9.2%,远远高于2005年前的不到2%。
当地智库的预测更是令人瞠目结舌: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不出十年,印度裔将有可能超越马来人,甚至赶上华人,成为新加坡的第一大族群。
这一趋势,在新加坡的街头巷尾已经肉眼可见。
从“小印度”聚居区的扩张,到IT公司高管层一水的印度名字,再到2023年印度裔候选人尚达曼高票当选总统,这些变化已不再只是统计数据上的波动,而是真实的生活场景。
说实话,印度人才确实有真本事,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新加坡重点发展的行业,印度裔精英已经成为中坚力量。
比如Raj Kumar父子,已跻身新加坡十大富豪,他们不仅在地产领域呼风唤雨,也象征着印度裔在新加坡经济话语权上的上升。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越来越多新加坡本地年轻人发现:
自己在求职时要面对来自印度的“海归精英”;在租房市场上,要和高薪外籍人士抢资源;在孩子的学校里,发现教学语言、社交文化都在慢慢发生变化。
这份焦虑,在2013年“小印度骚乱”中达到了一个高潮,那次事件由一起交通事故引发,最终演变成400多人参与的大规模骚乱,有41人受伤,多辆车辆被毁。
尽管政府迅速平息了事态,但人们的心中都留下了一个问号:多元族群的融合,真的能像过去那样顺利吗?
面对社会的不安情绪,新加坡政府这几年也做出了一些调整。
比如推出“公平考量框架”,要求企业优先考虑本地求职者;提高外籍工作准证门槛,限制滥用人才引进政策的行为。
但问题在于,这些措施来得太晚。
数据显示,早在2010年代中期,大批印度科技公司就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配套的外派员工也早已在此“落地生根”。
如今,这些人不仅在行业中拥有稳定职位,甚至在政界也开始拥有影响力。
2023年的总统选举就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尚达曼以70.4%的高票当选,虽然他的个人能力毋庸置疑,但这场胜利背后,更像是印度裔社区政治能量的集中爆发。
这也让不少原住民华人感到不安:新加坡的国家认同,是否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
新加坡当初引进印度人才,是出于现实考量,毕竟本地人口有限,尤其是科技和金融领域的人才“供不应求”。
但这种“头痛医头”的做法,只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却忽略了长期的社会稳定风险。
大量外来人口如果在短期内形成“文化孤岛”,就很容易形成“你是你,我是我”的割裂感。
这种文化隔阂一旦固化,不仅会导致族群之间的误解加剧,还可能诱发深层次的社会对抗。
而在政治层面,主体民族如果逐渐边缘化,国家治理结构也可能出现新的不平衡。
新加坡一直自豪于其多元种族共存的模式,但这种模式的前提是“适度平衡”。
当某一个族群快速扩张,打破这个平衡,社会稳定也就不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必须说明,新加坡社会的担忧,并不是对印度人“排外”,而是对人口结构失衡的焦虑。
一个国家的文化认同,不仅仅靠宪法上的条文,更要靠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共识。
如果这种共识被不断稀释,最终国家可能会进入一种“身份模糊”的状态,既不像华人国家,也不像西方国家,更不像东南亚国家,成了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四不像”。
这种身份的漂移,不仅会影响国家的对外形象,也会削弱民众的归属感。
新加坡政府现在面临的局面,可以说是“骑虎难下”。
一方面,它不能没有这些高端人才;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视原住民群体的社会情绪。如果处理不好,轻则社会撕裂,重则政治地震。
这场由人才政策引发的人口结构变革,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国家战略问题。
新加坡未来的命运,或许将取决于两个问题:
第一,它能否在不伤害原有社会结构的前提下,继续保持经济活力?
第二,它能否把这些“外来者”,真正转化为“新加坡人”,而不是只待在“新加坡”?
一个国家的命运,不仅取决于它吸引了谁,更取决于它是否有能力把“他们”变成“我们”。
新加坡的未来,就看它怎么玩这把牌了。
信源:中時新闻网——尚达曼高票当选新加坡总统 分析:政治魅力超越种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哪家?头部量化私募核心IT人员老鼠仓,不足1年赚了近9000万

哪家?头部量化私募核心IT人员老鼠仓,不足1年赚了近9000万

金石随笔
2025-11-18 00:06:39
辽宁篮球双星同日退役!全运会第四成告别战,新老交替陷困境?

辽宁篮球双星同日退役!全运会第四成告别战,新老交替陷困境?

野蔷薇观察所
2025-11-17 18:21:13
Shams:小德里克-琼斯右膝内侧副韧带扭伤 将在六周后复查

Shams:小德里克-琼斯右膝内侧副韧带扭伤 将在六周后复查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8 07:55:10
郑丽文批赖清德涉日言论“借机政治操作”

郑丽文批赖清德涉日言论“借机政治操作”

参考消息
2025-11-18 11:26:53
队史最亏交易!九换一啊,送了亚历山大&杰威,如今球队彻底挣扎

队史最亏交易!九换一啊,送了亚历山大&杰威,如今球队彻底挣扎

大卫的篮球故事
2025-11-18 09:53:49
住建局改名,大基建时代结束了

住建局改名,大基建时代结束了

新浪财经
2025-11-18 10:38:35
47岁女高管与23岁男助理爬山,双双坠崖后,警方打开其帐篷愣住

47岁女高管与23岁男助理爬山,双双坠崖后,警方打开其帐篷愣住

悬案解密档案
2025-07-18 15:54:04
随着德国6-0+荷兰4-0进世界杯,附加赛16队剩2席!意大利对手更新

随着德国6-0+荷兰4-0进世界杯,附加赛16队剩2席!意大利对手更新

球场没跑道
2025-11-18 07:34:01
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已任财政部综合司司长

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已任财政部综合司司长

澎湃新闻
2025-11-17 16:04:27
日本认怂了!

日本认怂了!

求实处
2025-11-17 20:35:03
暴瘦54斤,巨石强森开拍新片:满脸皱纹!还要和小李子演黑帮电影

暴瘦54斤,巨石强森开拍新片:满脸皱纹!还要和小李子演黑帮电影

头号电影院
2025-11-17 11:10:02
李玫瑾:监狱里没有特别帅的,长相好的通常都是经济或职务犯!

李玫瑾:监狱里没有特别帅的,长相好的通常都是经济或职务犯!

甜柠聊史
2025-11-15 09:01:11
有人说孙颖莎时代结束了,这话是不是说得有点早了?

有人说孙颖莎时代结束了,这话是不是说得有点早了?

鸿印百合
2025-11-18 10:44:38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庄兆东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庄兆东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鲁中晨报
2025-11-17 19:16:03
想要晚年生活过得好,退休前需攒够多少存款?70后标准线值得参考

想要晚年生活过得好,退休前需攒够多少存款?70后标准线值得参考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18 04:05:24
成也饭圈败也饭圈?《唐诡3》火了,杨旭文却遭抵制,不让他出演

成也饭圈败也饭圈?《唐诡3》火了,杨旭文却遭抵制,不让他出演

剧芒芒
2025-11-17 16:19:25
高市早苗言论遭中方强烈反击,外媒:多家日企股价断崖式下跌

高市早苗言论遭中方强烈反击,外媒:多家日企股价断崖式下跌

环球网资讯
2025-11-17 23:40:57
山东多名市管干部任新职

山东多名市管干部任新职

鲁网淄博
2025-11-18 08:57:12
身份证尾号“X”不读“叉”,也不读“埃克斯”,正确读法是什么

身份证尾号“X”不读“叉”,也不读“埃克斯”,正确读法是什么

知鉴明史
2025-11-16 09:10:03
著名表演艺术家在表演时突然倒地,被送医后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著名表演艺术家在表演时突然倒地,被送医后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极目新闻
2025-11-16 16:38:13
2025-11-18 11:47:00
百态人间 incentive-icons
百态人间
山巅俯瞰兴衰史
6259文章数 27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没有G20见高市早苗计划" 外交部回答斩钉截铁

头条要闻

"中方没有G20见高市早苗计划" 外交部回答斩钉截铁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家居
健康
游戏
亲子
房产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魔兽世界时光服:团本前五大必入饰品,你最想要拿到哪一款?

亲子要闻

从怀孕到生娃,这2个阶段最该“闭嘴”,说多反而不吉

房产要闻

大胆预测:三亚湾终极版低密度豪宅可能要来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