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有两次比较重要的边境平叛事件,分别是诸葛亮平西南和司马懿平辽东;
先来看诸葛亮是如何治理南中的?
1、重新调整南中的行政区划。
南中地区之前主要由四个郡构成,即益州郡、越巂郡、牂牁郡和永昌郡,这几个郡地盘都很大,一个郡相当于内地数郡,不便于管理,也容易造成郡太守权力过大。
丞相将叛乱的三个郡分别一拆为二。
益州郡分为建宁郡、朱提郡。
越巂郡拆为云南郡、越巂郡。
牂柯郡拆为牂柯郡、兴古郡
南中原先的四个大郡就变成了七个小郡,便于中央管控。
![]()
南中七郡仍由庲降都督进行管理,原庲降都督李恢在此次平叛中表现出色,加上他又是南中本地人,更容易为南中夷汉两族所接受,所以由他继续担任庲降都督一职,都督治所移至建宁郡味县(即今云南省曲靖),位置正好处在南中的中部,便于同各郡联络。
![]()
2、拉拢当地豪族
丞相对于南中豪族这次给了极大的让步,首先中央里面给了不少位置。亮收其俊杰建宁爨习、朱提孟琰为官属,习官至领军,琰辅汉将军。孟获为建宁大姓 , 平南后官至御史中丞。
孟获不是异族,本就是南中的汉族大姓。
南中有焦、雍、娄、爨、孟、量、毛、李等八个大姓,丞相在平定南中后将其中顽固抵抗的的少数民族分别配给了当地的汉人豪强为部曲(分其赢弱,配大姓焦、雍、娄、舞、孟、量、毛、李为部曲)
对本地的汉族大姓给足利益,势力最强、配合最好的给他们去中央上班的机会。
东汉名士虞诩也提出类似建议,提拔一些凉州的豪族进朝廷(东汉大部分高官都来自关东地区,整个关西推荐上来的茂才和孝廉不仅没机会去中央高升,反而被调到东北去做边官抵御鲜卑,这也是凉州屡次叛乱的一个根本原因,没好处分离心自然拉长,唐代河北屡叛也是这个原因)
3、收编精锐
对于有些少数战斗力强悍的民族(比如青羌部落),丞相担心当地汉人大族吸纳不了(夷多则狠,不宾大姓富豪),将其中最精锐的掉入汉中军团,这支军队还有一个响亮的称号:无当飞军(亮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
对当地异族,丞相也充分给予经济利益。为南中引入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加强西南与蜀地的经济、贸易联系。怎么越写越像官话了。。。。。
通过经济利益将异族与汉人朝廷深度绑定,从而大幅削弱叛乱的意愿。
行政区域调整、笼络汉人大族、提高异族生活水平,三管齐下,后面南中虽也有零星叛乱,但有了汉族大姓的支持,朝廷很容易就将其平定。
自诸葛亮平叛之后,西南保持数百年的稳定,当地人十分感恩丞相。自三国以降,西南少数民族同胞仍有人思之、念之,千载不绝;
公元1936年,西南边陲的云南佤族地区17个部落面临英国侵略,以“卡瓦(阿佤)十七王民族自决会”的名义发布了《卡瓦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等三份文告,其中《同胞书》写到:
自昔远祖,世受中国册封,固守边疆,迄今千数百年,世传弗替。不但载诸史册,并现尚有历朝颁给印信可资凭证。我卡瓦人民,虽属云南极边夷族,未受中国文化教育之薰陶,致语言文字殊类各异。但男勤耕芸、女重纺织,日作夜息,自力自食,则与汉大同而小异。第因崇山峻岭之险阻,蛮烟瘴雨之隔越,往来交通,闻者皆惧。致与我祖国鸾远隔阂,此之夷汉分畛之大概情形也。
阿祖阿公之源源相传,守土有责,倘自我失之后世,相传之继,亦自我而不与之,上难以见冥灵之阿祖阿公,更何颜于后世耶!
敝王等早夜思筹,废寝忘餐,剽牛同集,含泪面议,砍指自决,吾地虽地脊民弱,亦有数千方里之广,百数十万之众,据天然之险,恃性之勇。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誓洒热血,不作英殖之奴。虽剩一枪一弹,一妇一孺,身可碎而心不可渝也。自今而后,本自决自卫之精神,置死后生之决誓,何惧强敌野心之侵畧
文告中特别提到了阿祖阿公,即蜀汉丞相诸葛亮,自丞相225年南征,1700多年后,佤族依然记得丞相“守土有责”的约定。
敬佩!伟大的丞相!
再看看司马懿平辽东后又是怎么做的:
(1)勾结鲜卑、高句丽来灭辽东公孙氏这种勾结外人对付自己人的手段就不说了;
1、屠尽辽东所有15岁以上的汉家男儿,收集尸体,筑造京观(既入城,立两标以别新旧焉。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
2、公孙渊的覆灭,共为魏国增加了四万余户,三十余万人口,司马懿在景初三年和正始元年将这些汉人全部内迁河北(收编百姓四万户。收户四万,口三十余万,以辽东东沓县吏民渡海居齐郡界,以故纵城为新沓县以居徙民。丙戌,以辽东汶、北丰县民流徙渡海,规齐郡之西安、临菑。
人口大被内迁居地的确杜绝了今后辽东反叛的可能,也使汉人在此地的影响力大减。八王混战后,朝廷更无心辽东,将汉化一千多年的领土拱手让给鲜卑、高句丽,使得辽东大部再次胡化。
司马懿剿灭公孙渊不到数年时间,之前被公孙家打残的高句丽趁魏军主力入关,卷土重来,不断侵扰边境,蚕食魏国土地。
公元242年,高句丽就袭破辽东的西安平城!(王遣将,袭破辽东西安平)
虽有毌丘俭人给与高句丽沉重打击,短暂遏制了其扩张势头,然而朝廷还是曹无法长期有效控制东北亚,
![]()
70年后,高句丽重建丸都城。
311年,高句丽趁中原混乱的机会,再次袭取辽东西安平城,截断了朝鲜半岛通往辽东的水陆通道。
404年,高句丽重新占领玄菟、乐浪,辽水以东的大片土地都纳入其版图。
强大的高句丽给之后大一统的的隋朝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三次东征拖垮了隋朝,直到唐朝,经过连续征讨,方才解决这一强敌。
杨广你之所以背上千古骂名,有一半还是司马宣王给你下的套啊。
司马懿呢,倒是一身轻松,悠哉游哉班师回洛阳去抢辅政大臣去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