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2025国家医保谈判(简称:国谈)第四天,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工作正式开始。根据国家医保局此前公布的通过形式审查药品名单,2025年共有121个药品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形式审查。一家参与价格协商的企业人士透露,最终进入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环节的药品为24个。
以往医保谈判,没有纳入商保谈判,所以这次是首次国家统一谈判指导,核心解决高价药报销难的问题,推动了医保和商保分工配合,让大家用得起高价药。商业保险来买单等于打开了创新药企的“天花板”,创新药企迎来实实在在的“买家”。所涉港股创新药企业三生制药盘中最高涨超4%,信达生物最高涨超5%。
东吴证券指出,2025年医保目录外申报呈现数量扩容与质量提升的双重特征,通过形式审查的通用名达310个,较2024年增长24.5%,创历年新高,其中抗肿瘤新药表现尤为突出,涵盖CD3×CD19双抗、HER2ADC等前沿生物药,反映出国内创新药企临床竞争力持续增强。随着医保谈判稳步推进及商保创新药目录启动协商,纳入目录的创新药有望进入商业化放量阶段,推动相关企业收入弹性增长。
开源证券认为,新一轮药品集采和医保谈判正持续推进,政策导向趋于理性,强调“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首次允许医疗机构按厂牌报价,并优化价差控制规则,提升了投标企业质控要求。此次集采覆盖抗肿瘤、降糖、降压等多个领域,共55个品种中选,中选率57%。在政策逐步明朗背景下,创新药企若具备高质量研发能力和全球布局潜力,将更易获得市场溢价认可。
行业动态方面,信达生物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总产品收入超33亿元,同比增长约40%,超出市场预期。此前,信达生物于2025年10月22日宣布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02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交易总额高达114亿美元,标志其全球化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华福证券分析指出,2025年第三季度医药板块整体业绩增速环比改善,其中Bio-Pharma(创新药)、CXO及上游板块表现亮眼,成为收入与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特别是在三季报密集披露期后,创新药及产业链因业绩兑现能力强而受到资金关注。当前医药板块已调整逾两个月,在大盘强势环境下相对滞涨,叠加中美谈判阶段性落地、医保谈判启动丙类目录扩容等因素,创新主线产业趋势明确,性价比凸显,有望迎来新一轮上行行情。
场内ETF方面,截至2025年11月3日收盘,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强势上涨1.52%,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收涨1.02%,盘中最高涨超2%。成分股先声药业上涨7.61%,康诺亚-B上涨7.14%,远大医药、金斯瑞生物科技等个股跟涨。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0.31%,其中康方生物上涨4.94%,信达生物上涨3.91%,三生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等跟涨。
规模方面,港股创新药ETF最新规模达234.68亿元,居全市场港股医药类ETF第一。资金流入方面,拉长时间看,港股创新药ETF近5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5.82亿元。
截至收盘,创新药ETF(515120)换手10.82%,全天成交7.44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通化金马领涨8.37%,三生国健上涨7.88%,我武生物上涨3.36%。
规模方面,创新药ETF最新规模达69.13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份额方面,创新药ETF最新份额达100.20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创新药ETF近7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2.71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7.84亿元。
相关产品:
1、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联接A:019670,联接C:019671):紧密跟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投资港股创新药产业。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支持T+0交易,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日内进行多次买卖,极大地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流动性。
2、创新药ETF(515120),(联接A:012737,联接C:012738):紧密跟踪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投资A股创新药产业。涵盖创新药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企业。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