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山茱萸系列产品展示区。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崔振海 实习记者暴丽鹏摄
清晨的阳城县蟒河镇桑林村,薄雾轻笼山间,记者在此看到,鲜红的山茱萸果点缀在翠绿枝叶间,分外夺目。村内,一株高8.6米的山茱萸古树赫然屹立,树干上斑驳的纹路仿佛铭刻着500余年的沧桑。据当地人介绍,这株被誉为“中国山茱萸王”的古树,如今每年仍可收获300余公斤果实。
据了解,截至目前,阳城县山茱萸种植面积已超过3万亩,总株数60余万株。核心产区蟒河镇贡献突出,种植面积1.8万亩,年产鲜果8000吨左右,可烘制山茱萸果肉1600吨,产值近亿元,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小时候就跟着长辈来采果,听他们讲述孙思邈在此采药著书的故事。”桑林村村民李建国的言语中流露出对这份传承的深厚情感。
每年重阳节,桑林村的村民们都会身着传统服饰,手持茱萸枝登高祈福。“以前只知道重阳节要插茱萸,现在才了解其中深厚的内涵。”来自太原的张女士捧着新制的茱萸香囊对记者说道。
作为全国四大山茱萸种植基地之一,阳城的山茱萸色泽鲜红、个大肉厚、质干油润、药味纯正,其马钱苷含量达到1.332%,是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的重要原料。2023年,国家卫健委将山茱萸纳入“药食同源”目录,为山茱萸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山西福南春山茱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现代化的生产线正快速运转,将鲜红的果实转化为口服液、面膜等产品。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太行茱萸”系列口服液的包装融入了王维诗句和手绘图案,自上市以来广受好评。目前,该公司已开发出山茱萸酒、原浆、饼干等10余种产品,带动5000余名村民参与采摘、加工,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
蟒河镇依托资源优势,打造了茱萸湾太行蜜境省级旅游度假区,并建设了山茱萸鉴赏园、康养民宿、研学基地等配套设施。游客既可亲身体验采摘乐趣,在博物馆了解茱萸故事,还能在民宿品尝特色药膳。“白天采摘观赏,晚上品酒听故事,这样的体验非常独特。”来自河南的王先生计划在度假区停留一周,深度感受茱萸之乡的魅力。
为推动山茱萸产业持续发展,阳城县成立了山茱萸产业发展协会,联合科研机构系统整理相关文史资料,编纂《阳城山茱萸志》。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通过发布纪录片、短视频和开展直播带货等方式,进一步提升阳城山茱萸的知名度。
如今,阳城县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推动山茱萸从种植、加工到销售、文旅融合全链条发力。从3万余亩的种植基地,到蟒河镇近亿元的产值规模;从千年的历史传承,到如今的创新产品和旅游项目,阳城的山茱萸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下一步,该县计划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建设优质种苗圃、完善产业链、打造特色品牌,让小小的红色果实真正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黄金果”。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崔振海 实习记者暴丽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