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为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落实《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优势,加强基层慢性病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制定并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整合防、筛、诊、治、管、康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综合、系统、连续服务,提升基层慢性病健康服务质量和效果。
《指导意见》明确,到2027年,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县(市、区)基本实现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全流程服务,慢性病患者对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逐步提高,城乡社区居民慢性病相关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素养得到改善提升。到2030年,慢性病系统连续服务模式在基层广泛应用,服务惠及人群进一步扩大,居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为整合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功能,《指导意见》指出,核心是发挥好4类机构的作用。一是发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枢纽作用,开展慢性病预防、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以及对接转诊服务等。二是发挥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基础性作用,开展健康教育,对慢性病患者进行评估、随访、分类干预指导、健康咨询等,必要时指导转诊。三是发挥紧密型医联体牵头医院或上级医院支持作用,加强慢性病危象及严重并发症患者管理,指导和支持基层开展工作。四是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技术指导作用。
《指导意见》指出,要促进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全流程服务,应重点从开展慢性病风险评估与服务、慢性病患者分类分级健康管理服务、慢性病患者多病共管服务、慢性病中医药健康服务、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等5个方面开展工作,优化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推动形成综合、系统、连续服务,增强居民获得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慢性病防控宣传,推进健康体重管理活动,促进慢性病多病共防。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体检、个人自检等方式,及早发现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给予健康体重、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烟限酒等非药物干预指导,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为确保政策实效,《指导意见》提出,一是强化基层慢性病用药保障。二是强化基层人员培训和服务能力提升等支持措施。三是强化数智赋能,推进机构间信息互通共享和医学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基层应用。四是强化质量控制,压实相关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质量控制责任,上下协同提升服务质量。五是强化工作落实,完善工作机制,密切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详见《中国食品报》(2025年11月3日3版)
排版、美编:林倩
审核:欧阳美华
01
0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