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方面抛出了一则惊人言论,宣称已经成功破解了中国的霹雳15空空导弹。按照印度的说法,中国在霹雳15被破解后,只能无奈放弃该型导弹,转而换用尚且不成熟的霹雳16。需要说明的是,这所谓的霹雳16也是印度单方面提及,且被其认定为不成熟。
![]()
这种说法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只能感慨印度还是那个熟悉的“印度”。这就好比自己被狠狠教训了一顿,却硬要装作把别人打得落花流水。按照印度这种荒诞的叙事逻辑,似乎印度凭借阵风战机,就成功拦截了霹雳15导弹。
印度防务评论曾有报道,声称印度获取了12 - 15枚比较完整的霹雳15E导弹残骸。随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以及印度空军,对霹雳15E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还宣称解释了其中的制导算法与抗干扰技术。更有消息称,中国已经开始换装霹雳16,而印度则十分“巧妙”地将此事与自家的“赢学”联系到了一起。然而,这些说法不过都是无稽之谈。
我们先来看看印度防务评论的报道。其称已拿到12 - 15枚比较完整的霹雳15E导弹残骸,这一说法本身可信度就极低。在作战过程中,通常会同时使用两枚导弹对一个目标发起攻击。
![]()
以巴基斯坦方面的情况为例,虽然巴方并未明确说明在57空战中一共发射了多少枚霹雳15E,但从他们公布的一些细节来看,当时应该是同时对8架敌机发起了攻击,并成功击落了6架。按照常规作战逻辑,大约发射了16枚左右的霹雳15。而印度方面有6架战机被击落,且其中至少有2架是被两枚导弹同时击中的。那么问题来了,印度究竟是从哪里搞到这十几枚导弹残骸的呢?很明显,印度这是在信口开河、大肆吹牛。
从技术层面深入分析,即便给印度一枚全新的霹雳15导弹,以他们的技术能力也很难搞清楚其中的奥秘。退一步讲,如果印度拿到的残骸相对比较完整,且损毁程度不是特别高,那确实有可能从中分析出一些原理和有价值的信息,尤其是硬件方面的内容,毕竟拿到残骸基本就能看到。
但实际情况是,一旦导弹发射出去,在未能命中目标后,它自身会启动自爆程序。所以,即便印度拿到手的残骸从外形上看相对完整,由于自爆的影响,其性能也会遭到极大的损害。
![]()
在软件方面,如果印度仅仅拿到残骸,其电路已经损毁,想要进行测试就变得极为困难。即便还有部分电路能够测试,最多也只能测试一下导弹自身的一些基础功能。要知道,现代空空导弹更多的是要与整个作战体系进行协同。导弹的加密芯片之中,包含了飞控的逻辑、频谱特征、制导算法等诸多关键信息。
只有当导弹与所匹配的火控雷达、数据链等连通时,这些信息才能真正被测试出来并得以体现。换句话说,要想真正了解现代空空导弹的性能原理,就必须将其与已有的网络体系以及作战体系中的算法进行联动,才能全面掌握。而印度不进入我们的整个作战体系,根本就不可能破解这些核心技术。
至于说我们现在开始更换霹雳16,这其实是我们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必然要进行的装备更新,与印度没有任何关系。霹雳15是我们20年前就开始研发的成果,此次在实战中打掉印度阵风战机的霹雳15E,是2015年生产的出口型号。由于是出口型号,我们在性能上做了一些技术隔离。
![]()
不过,在外形尺寸上,霹雳15E和霹雳15是一样的,这就导致它存在一个问题:尺寸比较大,而且弹翼不能折叠,这使得它难以在隐身弹舱内高密度携带。就拿歼20来说,我们看到它目前能携带4枚霹雳15E,当然,如果硬往弹舱里挤,也可以挤进去6枚,但前提是弹翼必须要折叠。虽然我们后续已经看到了可以折叠弹翼的霹雳15改进型号,但它肯定还是不如体积更小、气动布局更紧凑、射程更远、性能更先进的霹雳16。
无论印度是否能得到霹雳15的残骸,都丝毫影响不了我们装备更新换代的步伐。印度现在实在是太高看自己了,这种自欺欺人的言论,终究只是他们的一场自嗨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