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是人民空军成立76周年,在这样特殊的时间,一部名为《远梦》的微电影悄然释放出重磅信息,攻击-11隐身无人机正式亮相,并与歼-20隐身战斗机、歼-16D电子战机组成了一支引人注目的空中编队。
这一画面不仅标志着攻击-11的首次官方服役,也向外界传递出中国空军在装备体系与作战理念上的深刻变革。
![]()
无人机的加入,正在悄然改变传统空战的模式,让战争形态从过去的“钢铁对决”逐步转向“信息主导”和“智能协同”。攻击11无人机究竟有多厉害?
![]()
攻击-11亮相
攻击-11之所以备受关注,首先得益于其独特的气动外形与隐身设计。它采用了飞翼式布局,没有传统的尾翼和突出部件,整体线条流畅平滑,这种设计能有效降低雷达反射面积,使其在探测系统中更难被捕捉。
再加上机身表面覆盖的特殊涂层材料,攻击-11在隐身性能上达到了较高水平。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一架无人机,更是一张体现我国航空工业技术积累的“名片”。
![]()
近年来,无人机在局部冲突中表现抢眼,但多数型号仍以侦察或辅助攻击为主。攻击-11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从设计之初就瞄准了高威胁环境下的作战任务。
在一些实战案例中,非隐身无人机容易被击落,而攻击-11凭借其“低可探测”特性,能大幅缩短敌方反应时间,甚至打乱其防御节奏。这种能力不是简单升级,而是对空战逻辑的一种重塑,从“先被发现再反击”转变为“隐身突防、主动打击”。
![]()
从个人角度看,攻击-11的服役反映出我国在无人机领域不再跟随他国老路,而是走出一条兼顾隐身与攻击的自主路线。
这种技术路径的选择,既基于实际战场需求,也体现出战略层面的长远眼光。隐身不是万能,但在这信息为王的时代,它无疑让空军在复杂环境中多了一分底气。那么,攻击-11在实际作战中会扮演什么角色?
![]()
![]()
隐身无人机如何改变战场规则
在空军作战序列中,攻击-11被赋予了两大任务,一是充当“开路先锋”,在歼-20等有人战机前突入敌方防空网,执行侦察与首波打击;二是作为“持久猎手”,利用长航时优势,在特定空域进行长时间监视与精准打击。
这种双重角色,让它成为有人机编队的重要补充,甚至在某些场景下成为决定战局的关键。现代战场早已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攻击-11的真正威力,在于它能够融入整体作战体系,通过数据链与预警机、卫星和其他战机实时共享情报。
![]()
它可以在歼-20的指挥下前出探测,把目标信息传回后方,再由歼-16D实施电磁压制或火力打击。这种人机协同模式,不仅提高了作战效率,也降低了飞行员的风险。
有人把攻击-11比作“暗影中的利刃”,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它的存在让对手的防空系统面临更大压力,因为看不见的威胁往往最令人头疼。
![]()
从纳卡冲突到俄乌战场,无人机已证明其价值,而攻击-11进一步将这种价值提升到体系化、智能化的层面。
可以说,它不再是一件普通装备,而是推动空军从“平台中心”向“网络中心”转型的重要推手。不过,它的潜力不止于空军,在海洋上同样大有可为。
![]()
![]()
攻击11的多维拓展
令人注意的是,攻击-11并不局限于空军使用。它的舰载版本,那就是攻击-21,已在近年的大型阅兵中公开亮相。这意味着,未来我国的航母和两栖攻击舰也有望配备这类隐身无人机,进一步拓展海空联合作战的能力。
对于海军而言,舰载无人机的作用尤为显著。传统舰载机受航程和载弹量限制,而攻击-21凭借隐身和长航时特性,能够扩大航母战斗群的侦察与打击范围。
![]()
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下,它可以在相对安全的距离外对海上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比如配合有人战机执行对舰攻击或登陆支援任务。
其实攻击-11/21的上舰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作战思想的升级。它让海军在远洋任务中多了一款灵活而隐蔽的武器,甚至可能改变海上力量平衡。特别是在西太平洋这类关键海域,隐身无人机的部署将增强我方在复杂环境下的控制与反制能力。
![]()
当然,再好的装备也需要融入体系才能发挥最大效能,而这正是接下来要讨论的重点。攻击-11的真正强大之处,并不单单在于它自身的性能,而在于它如何融入更大的作战网络。现代战争强调“发现即摧毁”,而这背后依赖的是情报、指挥、火力单元之间的高效联动。
攻击-11作为空中节点,能与其他无人机、有人机、卫星系统实时交互,形成一张覆盖战场的信息网。在未来可能出现的集群作战中,多架攻击-11可以在统一调度下执行协同探测、干扰或攻击任务。
![]()
它们既能分散行动,降低被集中打击的风险,又能集中数据,形成决策优势。这种“分布式作战”理念,正是全球军事发展的前沿方向。
攻击-11代表了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它没有简单复制西方国家的设计思路,而是根据自身战略需求,选择了隐身与攻击并重的技术路线。
![]()
这种选择既体现了技术自信,也反映了对未来战场的前瞻判断。无人机不再是配角,而是逐步成为决定战役走向的核心力量之一。
![]()
攻击-11的正式服役,不仅是空军76周年的一份献礼,更是中国航空装备发展和作战体系演进的一个重要标志。
它与歼-20、歼-16D等战机组成的编队,展示出人机协同、信息主导的现代化作战模式。从技术突破到战术应用,从空军到海军,攻击-11的出现正在悄然改变战场规则,推动人民空军向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转型。
![]()
回看历史,军事变革往往由技术突破所驱动。攻击-11以及它所代表的无人机技术,正是这一变革的缩影。随着更多智能化装备的列装,我们有望看到更灵活、更具弹性的国防体系形成。
主要信源
空军主题微电影《梦远》预告片发布!——澎湃新闻
空军成立76周年主题微电影《梦远》预告片发布——2025-11-10 16:39:16来源:人民空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