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帮女人,专门盯上孕妇和富户,竟然要活摘肚里的孩子,还被乾隆下令凌迟,这究竟是为何?”乾隆三十年(1765),江南大地一片惊骇——当地官府竟然将一批被称作“爬龟妇”的女子,凌迟处死。她们到底是谁?又是何等来路,竟被定为不共戴天之罪?
乾隆盛世可不是随便来的。他一边摊开《大清律例》,一边在御前对大臣说:“巩固天下,惩凶绳恶,必得从严。”可谁能想到,连乡野中行巫占卜之事,也能惹得皇帝亲下圣旨。浙中某地,男人彪悍,刀枪不入;农家妇女也能挑水劈柴,力气不输男人。只是刀刃若用来干正事,为农耕防身,便是助国益民;若用来伤天害理,那帝王岂能坐视?
![]()
话说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家家户户忙着秋收。徐黄氏怀胎八月,在家帮着搓面做早饭。她肚子大得像个葫芦,却依旧早起忙碌,婆母忍不住拉住她:“快歇歇,等孩子出生了再动手。”丈夫也扛起锄头说:“就你这身子,出田可伤胎气。”热锅凉火,家里男丁齐下地,唯她留守。院子里鸡鸣声声,她拈起葫芦瓢,撒了几把谷子给小鸡解闷,正暗自欢喜,忽听“咚咚”一阵急促叩门。
![]()
“我来帮忙收割的,嗓子渴得冒烟,借碗水喝喝?”一位面带微笑的妇人开口,声音清脆。徐黄氏见是同村的,也没多疑,推门让她进来。那妇人径直奔井边打了几瓢水,连喝三口,才回头盯着她的肚子傻笑。气氛开始奇怪,她扭头想要拒绝,门外突然出现一名货郎,高声质问:“你认识院里这几位吗?”只见那几名围门的“妇人”立刻围上去,凶神恶煞地骂货郎:“色狼无耻,还敢在女人屋里乱说话!”货郎一时尴尬,只得落荒而逃。
![]()
这些“好心人”见状,也淡定地转身走进屋内。正在这时,他们一拥而上,用捆布捂住徐黄氏口鼻,手起刀落,想要活娶她胎中的男孩子。整个过程如同舞台剧,分工精确:一个人在房角把风,一个人在院外放哨,一人准备催产药……直到那把风的妇人忽然大喊:“有人来了!”其他人心慌,扔下工具冲出屋去。正巧村里的男丁收工归来,挥锄拦截,不到一盏茶功夫,几名妇女全部被擒。
![]()
族长和乡勇将她们押到县衙,见她们悻悻交代:“我们窝里有三十余人,专门为富家人寻紫河车,拐几个带来炼丹用。”紫河车,即婴儿胎盘,入药后可补气养血,乾隆年间价值不菲。县太爷闻言大怒,旋即上疏朝廷。乾隆皇帝看过折子后勃然大怒:“此等凶颍女子,如不从严处置,岂能示天下?”敕令:凡巡捕治得“爬龟妇”一人,即处凌迟最重刑,泄露者同罚。
![]()
刑场之上,这些被称作“爬龟妇”的女子一个个衣不遮体,被人按住,刽子手挥刃。血珠四溅,铁锤声声,全城人无不面色发白。就因为有人用龟甲占卜,贩卖紫河车,一旦犯上拐卖妇女儿童,便触及人神共愤。皇帝如此以铁腕肃清,短短三年,浙中一带的“爬龟妇”销声匿迹。
![]()
可换了年代,坏人依然存在。只是他们改头换面,不再拿着龟壳为人算命,转而打着其他旗号敛财;他们不再活摘胎盘,却以网络诈骗、传销骗局等手段,侵吞一个又一个家庭的血汗钱。也许手段翻新了,受害者的无助却如出一辙。
![]()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要让不法之徒无处藏身,不是光有口头警告,更需要铁腕问责。当年乾隆以最严酷的手段警示天下,今人虽不必复用凌迟,然而健全法治、完善举报机制、提高全民防范意识,却是再重要不过的“世道”。当年货郎的机警、乡勇的英勇相助,才救下一条无辜生命;如今,只有每个人都多一分警觉,少一分漠视,才不会让历史的血泪重演。
![]()
让历史成为镜鉴:当“爬龟妇”挥舞刀刃,我们以法之重锤当头;当骗子种种幌子,我们以理智与法治筑起防线。世人警醒,才能让危险无所遁形。愿你我时刻留心身边的“征兆”,真正做到“民为邦本,法治为民盾”,才能令不法者无路可逃。
![]()
信息来源:清实录·乾隆朝·卷之四百二十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