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大学师生校友请转起!
——《地质之诗 · 时间的纹理》 一、让时间写在墙上
雄安校区,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迈向新时代的象征。
它不仅是一座新校园,更是一段新的“地层”。
我们希望用砼画(Graphic Concrete)这种独特的建筑语言,
让时间的纹理、地层的诗意、地质的精神,
都沉淀在校园的墙体之上。
“每一面墙,都是一段地质年代表。”二、校门与迎宾广场:《地球的年轮》
入口是记忆的起点。
以地球剖面的放射状结构为灵感,
砼画呈现“地核—地幔—地壳”的层层递进,
既是地质的象征,也是知识的隐喻。
艺术意象:
沉稳、包容、科学秩序感。
![]()
、教学楼外墙:《地层的记忆》
每一栋教学楼,都可对应一个“地质时代”——
震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通过黑、灰、白三色的层理砼画,
让学生每天穿行在“知识的剖面”之中。
艺术意象:
沉积、积累、探索。
![]()
四、科研中心 / 地球科学馆:《地球的剖面》
科学的美,在于深度与秩序。
科研楼砼画可抽象表现地震波、断层、岩层剖面,
展现科学的张力与理性之美。
艺术意象:
精确、纵深、理性。
![]()
五、学生活动区与宿舍:《地球的呼吸》
这里是最具生命力的空间。
砼画可表现水循环、岩石循环与生命循环,
用流动的线条与柔和的层次,
让自然的节奏与青春的呼吸共鸣。
艺术意象:
青春、生长、自然循环。
![]()
六、校园围墙与通道:《我们的足迹》
征集地大师生、校友的老照片与实习影像,
将那些珍贵瞬间转化为砼画浮影,
让记忆与建筑同寿。
互动构想:
校友照片征集活动 → “地大记忆砼画墙”评选
让每一位地大人都成为新校园的“筑者”。
![]()
七、校史馆外立面:《迁徙与新生》
从北京玉泉路到雄安——
这是一次空间的迁移,更是文化的延续。
砼画以地图抽象、轨迹线条、地平线过渡,
讲述学校的新征程。
![]()
⚙️ 八、材料与风格建议
主色调:黑、深灰、浅灰(源自岩石与矿物自然色)
风格基调:极简、科学、抽象、有学术气质
推荐材料:威锴众润建材科技砼画成像膜
(可精准控制灰度层次与图像细节,适合大面积立面装饰)
“地质大学的建筑,不仅记录知识,也记录时间。” 在雄安新城的阳光下, 这些由石与时间写就的砼画, 将成为地大精神新的地层, 也成为中国高校美学的一次深沉表达。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