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工业固液分离领域,频繁转场、应急处理等复杂工况对设备的灵活性、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固定式压滤设备的局限性愈发明显。
板框压滤技术与模块化移动平台的深度融合
,实现了 “高效处理 + 灵活转场” 的工程化集成突破,为矿山尾矿、河道清淤、应急污泥处理等场景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
一、核心创新:移动性与大处理量的集成突破
设备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高度集成的车载设计”,以标准半挂车底盘为载体,严格符合道路运输法规,同时将完整过滤系统、动力控制单元、辅助系统一体化整合,解决了 “移动性” 与 “大处理能力” 难以兼顾的行业痛点。
1. 关键集成单元及参数
- 过滤单元:搭载 600/1500 型自动板框压滤机本体,框架采用 35U 级高强度特种钢焊接而成,且经过精密时效处理;过滤面积达 600 平方米,有效容积约 9 立方米,设计工作压力≤1.6MPa,确保高压工况下的结构稳定性。
- 动力控制单元:配备独立柴油发电机组(同时预留外接电源接口),可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动力需求;集成集中式液压站,通过比例阀精确控制压力曲线,驱动油缸完成滤板压紧、松开及拉板动作;支持选配独立隔膜压榨系统,提升脱水效果;整套控制系统集成于专用防水 PLC 控制柜内,保障电气元件安全。
- 辅助系统:根据物料特性选配螺杆泵或柱塞泵作为进料泵,确保不同粘度物料的稳定输送;配备高压水冲洗系统,便于设备清洁维护;集成压缩空气吹扫系统,辅助滤饼脱落;同时搭载完善的管路阀门系统及安全防护装置,覆盖作业全流程的安全与便捷需求。
2. 集成技术难点突破
- 重心优化:通过精密计算与配重设计,兼顾设备运输状态与工作状态的重心稳定,配合液压支腿自动调平功能,既满足道路行驶安全要求,又能保障野外作业时的设备平稳性。
- 抗振设计:针对运输颠簸与作业振动可能引发的故障,所有关键连接部位(如管道法兰、电气接头、仪表接口)均采用冗余密封与柔性连接方案,有效规避泄漏、松动等隐患。
- 环境适应性:控制柜、液压站、电气元件等核心部件防护等级均达到 IP55 及以上,同时考虑极端高低温、高粉尘、高湿度等恶劣环境的防护需求,可稳定适配矿区、野外、河道岸边等复杂作业场景。
![]()
二、核心技术单元:压滤机本体的性能保障
600/1500-35U 压滤机本体是设备的 “心脏”,在滤板设计、自动化操作、压力控制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创新,确保高压工况下的稳定性与高效性。
1. 滤板与滤框:耐腐、高强度双优势
滤板与滤框采用增强型聚丙烯(PP)或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在密封面、筋位等关键区域融入 35U 级钢骨架支撑结构,既具备优异的耐腐蚀性,可适配酸性、碱性等多种物料,又能承受高压过滤时的外力冲击,延长使用寿命。同时采用独特的双硬度密封条设计 —— 接触物料侧采用高硬度材质,提升耐磨性;密封侧采用中硬度弹性材质,保障长期高压下的密封可靠性,避免物料泄漏。
2. 自动化操作系统
- 自动拉板:采用成熟的机械手或同步带驱动技术,带动拉板小车沿轨道运行,配合高精度绝对值编码器实时定位,实现滤板精准、快速、依次拉开;配备特殊设计的防碰撞感应装置,当检测到异常阻碍时自动停机,有效防止误操作导致的机械损伤,拉板效率相比传统手动方式提升 3 倍以上。
- 液压压紧:配置大吨位主油缸,油缸规格根据过滤面积及设计压力精准匹配,配合高压蓄能器,可提供持续稳定且分布均匀的压紧力,为高压过滤与压榨环节提供核心保障;系统实时监测液压压力,通过闭环控制确保压力稳定在安全范围,避免超压引发的设备故障。
- 自动化卸料:滤板拉开后,滤饼主要依靠重力自然脱落,针对粘性较强的物料,可启动配套振动器辅助脱落,同时开启压缩空气吹扫,进一步清理滤布残留物料;设备下方集成输送带或料斗,可将脱落的滤饼直接转运至后续存储或处理环节,大幅缩短非过滤时间,提升整体作业效率。
![]()
三、智能化控制:降低操作门槛,提升运维效率
设备控制系统基于工业级 PLC 开发,以 “全流程自动化 + 便捷化运维” 为核心目标,简化操作流程的同时,强化故障诊断与远程支持能力。
1. 全流程自动控制
支持 “一键启停” 功能,操作人员仅需提前设定液压压力、过滤时间、循环次数等关键参数,系统即可自动完成 “滤板压紧→物料进料→过滤(根据需求开启洗涤、压榨环节)→压缩空气吹风→滤板松开→自动拉板卸料→滤布冲洗(可选)→重启下一循环” 的完整流程,无需人工全程值守,大幅降低操作强度与人为失误风险。
2. 离线监测与诊断
系统实时采集液压压力、液压油温、滤腔压力、进料流量、阀门开关状态、伺服电机位置等关键运行参数,通过控制柜显示屏动态显示数据变化,并自动记录参数曲线;当检测到参数异常(如超压、缺油、阀门卡滞)时,立即触发声光报警,同时在显示屏上提示异常类型;内置故障诊断逻辑,可根据异常参数关联分析可能的故障点(如密封泄漏、拉板电机故障),辅助维修人员快速定位问题,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3. 远程支持能力
预留 RS485、以太网等标准通讯接口,可与上位管理系统对接,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控;当设备出现复杂故障时,技术人员可通过远程访问获取设备运行日志与参数数据,提供在线诊断指导,尤其适合偏远矿区、野外作业等售后人员难以快速抵达的场景,提升售后服务响应效率。
![]()
四、应用场景与效能优势:解决实际工况痛点
设备的核心价值在于 “场景适配性”—— 针对不同行业的固液分离需求,以 “就近处理” 模式实现降本、减污、提效,具体应用效能如下:
1. 矿山尾矿干排
可直接部署于尾矿库或井下充填站附近,替代传统固定式浓缩压滤车间与长距离矿浆输送系统,大幅缩短工艺流程,减少基建投资与管道维护成本。在某铁矿细粒级尾矿处理项目中,单台设备日处理尾矿干量可达 300-400 吨,滤饼含水率稳定控制在 18% 以下,满足直接皮带运输或干堆存储要求,避免尾矿浆长距离输送过程中的管道堵塞、泄漏等问题。
2. 市政 / 工业应急污泥处理
当市政污水厂出现污泥处理设备故障、或需要在临时污泥堆放点进行应急处理时,设备可快速转场至现场,实现污泥即时脱水减量,避免污泥积压引发的环境污染风险。处理市政污水厂生化污泥时,单次过滤循环(含卸料环节)时间约 60-90 分钟,滤饼含水率可降至 75%-80%,污泥体积大幅缩减,降低后续运输与处置成本。
3. 河道 / 湖泊环保清淤
可直接部署在清淤船上或河道岸边,对疏浚产生的淤泥进行现场即时脱水固化,脱水后的滤饼可就近用于制砖、路基填料等资源化利用,大幅减少淤泥外运量与二次污染风险。处理河道细颗粒淤泥时,单次循环可处理原泥体积 40-50 立方米,脱水效率是传统自然晾晒方式的数倍,显著缩短清淤工程周期。
4. 分布式作业需求
适配油田钻井泥浆、陶瓷原料脱水、金属冶炼渣处理等分散物料源场景,可根据物料产生地点灵活转场,现场完成固液分离,减少物料长途周转过程中的损耗与运输成本;针对不同物料特性,可通过更换滤布、调整进料泵类型与过滤参数,实现多场景兼容,提升设备利用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