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陕西西安某三甲医院的护士董文卉通过亲戚介绍认识了师某某。
对方展开热烈追求,却刻意隐瞒了自己已婚并育有两子的事实。
两人确立关系后同居,但这段感情迅速演变成董文卉的噩梦。
根据她生前日记记录,师某某多次对她实施暴力,包括掐脖子、烟头烫伤、铁凳殴打,甚至持刀威胁。
2024年3月,董文卉因被殴打报警,但警方仅以感情纠纷对师某某批评教育,未能有效干预。
悲剧在2024年6月20日晚爆发。
董文卉在车内再次提出分手,师某某情绪失控,从驾驶座脚垫下抽出一把双刃刀,直接刺入她的颈部。
更残忍的是,师某某在行凶后拖延超过一小时才报警,导致董文卉因颈动脉破裂大出血死亡。
案发503天后,2025年11月3日,此案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
董文卉家属当庭放弃民事赔偿,唯一诉求是“死刑立即执行”。
![]()
“我姑娘30岁这样走了,我心不甘!”庭审现场,董文卉的父亲董北海几度哽咽。
他回忆,女儿生前省吃俭用,自己贷款买房,却长期被师某某榨取收入。
更令人心碎的是,案发后家属发现董文卉的日记,里面写满恐惧无助,有家不能回的挣扎,甚至提到请千次万次救自己于人间水火。
这些文字成为她曾奋力自救的见证,却也折射出系统保护的缺失。
早在案发前,师某某的暴力行为已通过报警记录、日记和家属投诉多次暴露,却因感情纠纷的定性被轻纵。
董文卉的职业是护士,性格隐忍、经济独立,反而让她成为施暴者眼中易控制的对象。
有网友痛斥:“欺软怕硬是懦夫的本性!”
案发至开庭历时16个月,家属称度日如年。
此类案件并非孤例,当暴力突破底线,惩罚的威慑力就是最好的普法。
![]()
针对恶性暴力犯罪,法学教授罗翔曾指出:“人性绝非白纸,法律对恶性犯罪的惩罚不仅是对个体的制裁,更是对社会的警示。”
他强调,对于故意杀人等严重犯罪,刑罚必须体现威慑力,尤其是当施暴者利用亲密关系作为“保护伞”时。
这一观点与此案高度契合,师某某长期利用情感操控削弱董文卉的反抗,甚至案发后试图以“情绪失控”辩解。
社交媒体上,许多女性表示不敢轻易恋爱。
有人调侃:“以前怕遇渣男,现在怕丢性命。”豆瓣小组涌现大量讨论如何识别潜在施暴者的帖子,从控制欲到情绪稳定性,细节到令人心寒。
罗翔曾呼吁建立对亲密关系暴力的“零容忍”机制,例如强化早期预警和强制性心理干预。
但现实是,许多受害者仍在孤立无援中挣扎。
网友将悲剧编成段子:“谈恋爱吗?要命的那种。”
这种无奈的自嘲,背后是对安全感缺失的无力反应。
当日记里的呼救声被刀锋终结,当回家的路成为死亡的终点,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对凶手的审判,更是对整个社会意识的唤醒。
真正的正义,不应只在悲剧发生后降临。
董文卉日记里的话:“请你千次万次救自己于人间水火。”
而社会要做的,是成为那双伸向她的手,而不是沉默的旁观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