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运咖做的核心不只是“平价”,还有“快乐”。
截止今年8月,全国咖啡连锁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别为:瑞幸咖啡、库迪咖啡、星巴克、幸运咖、Manner。其中,瑞幸咖啡以全球范围内超26000家的门店数位列榜首。
细分来看,以“第三空间”为核心的星巴克,仍保持其高端咖啡的领导地位。而Manner则以“平价精品咖啡”定位占据消费心智。平价咖啡赛道杀出一匹“黑马”,截至目前,幸运咖的门店数超过9000家,较2024年底翻倍以上增长,即将进入“万店俱乐部”,成为今年咖啡连锁增速最快的头部品牌。
抛开幸运咖为蜜雪冰城全资控股,可无缝对接其集团供应链资源,以及10元以下的“平价定位”两大优势外。不禁要问,在咖啡价格亲民且足够下沉的今天,市场强势增长之下,幸运咖的后续竞争力究竟为何?
我们从产品、心智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
幸运咖门店
01■
建立在供应链之上的
产品差异化
咖啡产品创新,各家均有专长。幸运咖今年也明显发力,今年5月9日、10月10日分别推出春夏、秋冬两个大季菜单。
春夏“真果咖”系列新品融合鲜橙、芭乐、青提、百香果等新鲜水果制作,共计10余款,产品定价为6-8元。截止今年9 月末,青提系列销售额已突破 2 亿元。
秋冬则为“幸运拿铁季”系列新品,包括柠檬酪酪、红豆系列、爆香黄油、玫瑰海盐、香草、焦糖奶香、可可红茶七个系列共10款新品,全系列拿铁9元、轻乳茶7元。
![]()
幸运咖“幸运拿铁季”
产品包含果、奶、茶三大品类,不难看出,幸运咖的竞争力并非来自“单品突围”,而是“全品类布局”。
这一产品战略的制定,必然与其供应链相挂钩。基于蜜雪集团的供应链能力,幸运咖目前已从采购端、生产端、物流端建设了完整的“端到端”供应链体系。
采购端:精选巴西、埃塞俄比亚、印度尼西亚等全球多国核心产区咖啡豆,规模化采购建立原料端优势。
生产端:咖啡烘焙产能大扩容,在此前大咖温县工厂烘焙线年产能8000吨基础上,今年新投产的大咖海南工厂烘焙线年产能超2万吨。
物流端:全国29个仓库,配送网络覆盖全国300个地级市,物流成本和效率优势显著。
![]()
大咖海南烘焙线
据接近幸运咖的行业人士透露,他们用自建工厂把成本压到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以上背景资料,都能直接折射出该品牌在“平价高质”上做到成本、利润、消费频次多方面平衡的优势。于差异化而言,则将体现到供应端之上。
我们以最为显性的一款产品来举例。
蜜雪冰城有三大爆款,冰淇淋、柠檬水、棒打鲜橙。幸运咖创新性推出“硬冰淇淋”产品,单球售价为2-3元,是门店的爆款产品之一。柠檬咖啡(黄柠、香水柠檬各1款)、真橙鲜萃则使用鲜果制作,定价分别为5元、6元、8元。
较同类型产品,幸运咖的前述产品价格更低,且使用鲜果。
比如,“真果咖”系列,强调水果的真材实料。但若再进一步聚焦至柠檬、橙子这类柑橘科大品类,则可以产生出“鲜果咖”的细分赛道。
![]()
幸运咖真果咖系列
而鲜果咖啡的壁垒则在于供应链,规模、标准度、稳定性皆需考量。已在四川、湖北、广东、广西布局以上三种水果多年的蜜雪冰城,自然也有能力将其优势嫁接至幸运咖的产品体系之中。这一优势,或者说品类认知,也将随着幸运咖体量的增长而增长。
更为通俗的来讲,“平价≠低质”,幸运咖的平价优势,是在价格、品质、规模、售卖渠道等综合因素中建立,其底层逻辑与蜜雪冰城相同,最终形成全方位的产品认知与感知,以增强产品的“抗冲击力”。
![]()
幸运咖
如果判断无误,这也是该品牌近两年内,店数每年都成倍数增长的原因。不只在于加盟政策的调控,更在于饮品创业者、专业加盟商们对于行业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一致判断。
而在消费端,幸运咖的心智感知也越发清晰。
02■
在精品与平价之间
做一杯“快乐咖啡”
与大众所熟悉的简约、沉稳风格的咖啡店形象相比,幸运咖显得有些不一样,特别是IP形象“老K”以及那个喜庆的主色系。
![]()
![]()
幸运咖IP“老K”
但就是这样的形象,也让幸运咖的行销动作有了合理解释。
当大部分咖啡品牌朝着高端、精致靠近时,幸运咖则凭借着自身的“接地气营销”出圈。
在高原县城,门店跟台球厅、电玩城合作,贴上点单码。
办消费满20元抽刮刮卡活动,吸引年轻人。
店员在零下6℃的户外喊麦,拿铁结冰仍带货,销量暴增75%。
推广青提咖啡时,拍摄霸总短剧,直指产品“去油腻”。网友大呼看得过瘾,喝得爽……
![]()
![]()
幸运咖线下活动
就是这样一个接地气的咖啡品牌,不仅推广上采用“非常规动作”,发展路径也越拓越宽。
今年,幸运咖在下沉市场持续开拓的同时,也朝着上海、北京、广东等高能市场进发。截至10月中旬,其一线城市门店数突破千家。10月26日,幸运咖深圳同泰时代广场店单日营业额突破5万元,10月日店均达到1.5万元。今年以来,幸运咖北京、上海地区门店营业额环比持续增长,北京西站店本月开业即突破5万元,目前北京门店数达到近100家。
表面来看,是幸运咖“高质平价”战略的持续奏效,背后则隐藏着咖啡消费市场的大趋势——从一线城市白领向Z世代群体快速全面渗透,咖啡逐渐变为“日常性饮品”,消费者的需求从“稀缺性”向“实用性”的转变。同为“悦己”,但今天则更看重其产品本质。
![]()
幸运咖菜单
看看幸运咖的菜单,一目了然。
在不做折扣的情况下,其“椰椰拿铁”仅为9元,果咖的价格区间为5-7元。即使无促销活动,消费者仍能毫无负担的购买饮品。在今天“实用主义”消费需求大背景下,这种快乐显得更为朴实无华。
当大部分咖啡品牌对标“咖啡界的蜜雪冰城”时,幸运咖用实际行动证明,这一称谓只属于它。
从2021年开始,现调咖啡的价格持续下降,与大量品牌入局有关。只是“高质平价”作为战略与战术进行应用,其运营逻辑也有所区别。
仅作为战术层面更适用于新品的推广或小规模连锁,更多依赖于产品创新度,以“稀缺性”和“优质店铺位置”获取成功。一旦上升至战略层面,将涉及产品认知度、辨识度、接受度、标准化、原材料稳定性、建店成本等全局考量。
![]()
幸运咖商学
本质而言是消费洞察与供应链的双向奔赴, 是“长期持续经营”的具体表现。
从2017年开出首店,美式咖啡8-10元,少量产品15元,再到今天全线产品10元以下,幸运咖的定价映射出的是现磨咖啡市场的成熟及竞争。而门店数即将达到万店的现象,印证了最初“平价咖啡”的策略正确性。
但在咖啡市场已形成成熟格局,各“生态位”均有其代表性品牌,创新日新月异、销售渠道多元化的今天,幸运咖如何持续保持其集团近30年来建立起的供应链端优势以及门店经营质量,更为值得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