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舢/文
![]()
deepseek : 朱仕正研究员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资深科学家,主要从事有机氟化学研究,是我国氟化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
引言:
他的故事里,总有两个时空在交错:一个是实验室里分子式构成的微观世界,另一个,是国家氟化工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激荡发展。他将自己活成了一枚关键的“氟原子”,以其独特的“活性”,链接着基础研究与国家需求,改变了中国新材料产业的“性能”。
1989年,大洋彼岸。
手握顶尖学府博士后资历的朱仕正,做出了一个在旁人看来“逆行”的决定——回国。当时的中国,氟化学研究刚历经中断,实验条件艰苦,经费捉襟见肘。但他心意已决,内心那份“要回来支持国家的基础研究”的信念,一如闻一多笔下燃烧的“红烛之心”,照亮了他此后大半生的路途。
基石:从“两弹一星”到“红烛之心”
中国的有机氟化学研究,始于一项紧迫的国家使命。
“当时称作‘任务带学科’,”朱仕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道,“就是为了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必须要进行氟化学研究。”苏联专家撤走,留下的只有一些不知名的化合物。中国氟化学的奠基者们——黄维垣、蒋锡夔等院士,正是从一步步提取分析这些未知物开始,白手起家,建立了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的氟化学研究室。
朱仕正,正是站在这批巨人的肩膀上。作为文革后首批考入中科院的研究生,他是中国自主培养的最早一批氟化学博士。在美国四年的博士后研究,他深入掌握了含氟超强酸等与工业紧密相连的前沿知识。学成之日,便是归国之时。尽管回来后“只是做助研,研究所什么条件都不提供”,但他“坚持不懈地从事基础研究”的信念从未动摇。
这份从国家最迫切需求中诞生的学科基因,深深烙印在了朱仕正的学术生命里。
跨越:从实验室到“创业现场”
如果止步于实验室,朱仕正或许会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但他的人生轨迹,在21世纪初接连转向。
第一站,南国广东。 2004年,他挂职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在那里,他推动建立了广州、东莞、佛山等地与中科院合作的研发平台,促成了广东省政府与国家基金委共同设立“自然科学基金”。这是他首次系统地将国家级科研资源,对接到地方创新的脉络中。
第二站,北国阜新。 2008年,61岁的他做出了一个更令人意外的决定——北上辽宁阜新,挂职副市长。这座资源枯竭的东北城市,将转型的希望押在了氟化工上,却苦于没有领路人。
他的到来,为阜新带来了最稀缺的两样东西:前沿的行业视野和来自中科院的“信誉”。他不仅是副市长,更是“总工程师”。他会为一个项目的落地,亲自与企业开十几次协调会;也会深入车间,为一线技术人员讲解复杂的原理。“他不像市长,更像我们请来的总工。”一位当地企业负责人感慨。
他将自己活成了一座桥梁,一头连着顶级的科研智慧,一头连着最朴素的产业发展需求。这份“不像市长”的质朴,正是科学家本色最动人的体现。
布道:古稀之年的“行者”
当挂职结束,官员身份成为过去,朱仕正却没有停下。他转换赛道,成为一名奔走在产业一线的“布道者”。
从2019年到2023年,他连续五届担任“绿色氟化工技术协同创新论坛”的专家。他的身影活跃在各类专业会议和培训讲座上,将国际最前沿的氟新技术,源源不断地输送给行业内的技术人员。
2025年8月,年近八旬古稀之年的他,仍计划作为特邀专家,为阜新氟化工产业的“十五五”发展规划献策。这种超越职务身份的、长达十余年的关注与扶持,源于他将自己“早当成了阜新人”的真挚感情,更源于他将科技报国视为终身使命的自觉。
传承: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作为导师,他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超过20人,其中多人已成为中国化学界的中坚力量。他深知,科学的未来在青年。
“我们培养的是人而不是工厂里的产品,” 朱仕正对团队建设有独到的见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结果更要看见过程。” 他甘为人梯,先后介绍十余名国内学者赴美深造,为国家培养多元新型人才。
他常对年轻一代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责任,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条件。” 他理解青年人的困惑,也寄予他们厚望:“青年人都要有一个信念支撑,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这份宽容与远见,让科学的星火得以代代相传。
尾声:信念铸就的傲骨
从支持“两弹一星”的国家战略中萌芽,在“红烛之心”的召唤下学成归国,于大江南北的产业热土上开花结果——朱仕正的大半生,完美诠释了什么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他用自己的选择告诉我们:一个科学家的高度,不仅在于他能攀登多高的学术巅峰,更在于他能否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国家最需要的土壤里。
宛若凌寒之梅,他的信念在严酷环境中铸就傲骨,悄然绽放,终使中国氟化学的“清气”,满溢乾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