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守台湾的国民党高层里,没几个能逃得过猜忌的刀子,郑介民就是被这刀子扎中的一个。62岁的人,1949年跟着国民党逃到台湾,过了十年左右就突然没了,后来据程一鸣在《军统特务组织真相》里回忆,蒋介石私下说过一句话——“他不死,就要去美国了”,把里头的猫腻挑得明明白白。
![]()
郑介民不是普通角色,早年间就跟着国民党混,黄埔二期毕业,1925年还去了莫斯科中山大学,跟蒋经国是同学,这留苏经历在当时的国民党情报系统里算少见的。后来戴笠拉他进了军统,他一路做到副局长,跟戴笠、毛人凤并称“军统三巨头”。抗战那几年,他凭着留苏背景懂俄语,破译过不少中共情报,也抓过地下党,手里攥着太多国民党的黑料,蒋介石早年对他还算信任,毕竟能用得上。
戴笠1946年坐飞机摔死之后,郑介民顺理接了军统局长的位子。可没坐两年,1947年军统改组为保密局,蒋介石就把他调去当国防部常务次长,让毛人凤接了保密局局长。不是郑介民能力不行,是蒋介石要平衡权力——戴笠死后军统势力太大,他得把郑介民、毛人凤、唐纵拆成“三驾马车”,谁都别想独大。郑介民心里清楚,自己手里的实权,从这时候就开始往下掉了。
1949年大陆解放,郑介民跟着国民党退到台湾。一开始他没什么具体差事,直到1954年台湾“国家安全局”成立,他才当上首任局长。可这职位看着风光,其实是个空架子——毛人凤的保密局管着实际的特务抓人、情报传递,郑介民的“国安局”连调个人都得看毛人凤的脸色。更让他难受的是1955年“孙立人兵变案”后,蒋经国开始抓实权,郑介民是宋美龄那边的人,跟蒋经国不对付,日子就更不好过了,蒋介石对他的猜忌也越来越重。
蒋介石不放心的,还有郑介民跟美国的那层联系。虽说他早年留的是苏联,可后来抗战时代表国民党去美国参加过情报会议,1950年还牵头搞了“中美联合情报中心”,跟CIA合作搞对大陆的情报渗透,连“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他都掺了手。但蒋介石知道,郑介民跟CIA的合作,有时候不通过自己就直接对接,国民党退到台湾全靠美国援助,他怕郑介民哪天觉得在台湾待不下去,转头就带着情报跑美国,那自己在台湾的根基就稳不住了。
1959年下半年,郑介民开始说心脏不舒服,一开始以为是老毛病没当回事,到了12月11号凌晨,突然在台北家里犯了急性肺水肿,没等送到医院就没了,享年62岁。台湾官方很快发了消息,说他“病逝”,还追赠他陆军一级上将,蒋介石亲笔题了“笃念忠勤之至意”。葬礼办得看着热闹,何应钦主祭,蒋经国也来了,可老军统的人心里都清楚,这热闹里藏着冷意——郑介民家人想找医生问清楚发病的细节,都被毛人凤以“别影响官方说法”挡了回去。
![]()
郑介民死后没几年,毛人凤也得了癌症去世,军统旧部彻底被蒋经国打散。没人再公开提郑介民的死因,官方资料里只写着“急性肺水肿病逝”,可他跟蒋经国的矛盾、跟CIA的联系,还有蒋介石那句传闻里的话,凑在一起就不是“病逝”那么简单了。要知道,那时候台湾刚经历过几次“清党”,凡是跟美国有联系、又不跟蒋经国一条心的官员,要么被撤职,要么就莫名其妙消失,郑介民不过是其中一个。
他这一辈子,从留苏学生到军统巨头,再到台湾的“空架子局长”,手里握过情报,也握过权力,可最后还是没躲过猜忌。明明有留苏背景能破译情报,有美国合作能搭线援助,这些在他眼里的“资本”,到了蒋介石那儿全成了“隐患”。到底是真的急性肺水肿,还是权力猜忌下的“意外”?台湾“国史馆”的档案没说透,只留下那句从回忆录里传出来的话,让后人猜了几十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