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北京,银杏叶铺就金色地毯,北大校园里一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悄然拉开帷幕。这场由北京大学主办的盛会,不仅汇聚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抗战的全球意义,复现台湾光复的历史全景。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一、历史重现: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
老朋友十年未见,再聚首总有说不完的话。吕芳上以“硝烟、流离与重生:中国人的二战”为主题,讲述了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重创。他指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但相对于欧洲战场,中国战场在国际学界长期被漠视与低估。
 ![]()
他提到,从中国的近代史看,当初“世界走入中国”,中国是被迫的;后来“中国走入世界”,是通过巨大牺牲争取来的。在国际关于二战的叙事中,中国一度被忽略,直至近几年才开始受到关注。他特别提到英国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拉纳·米特的著作《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认为该书标志着中国抗战进入全球视野。
二、台湾光复:不容忘却的历史
中国抗战的历史和贡献应当被世界铭记,台湾光复关乎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这一历史同样不容忘却。陈忠纯指出:我们记住台湾光复实际上就是记住历史过程,也让台湾同胞知道两岸共同抗战的历史过程。民进党把‘抗中’和‘抗日’绑在一起,是对历史完完全全的背叛。
 ![]()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维开回顾,两岸学界自20世纪80、90年代起,关于抗日战争相关议题就有非常多的研究和交流,台湾光复则是抗战胜利的一个重要议题。面对抗战历史在台湾逐渐被淡化,需要通过举办纪念活动等方式,唤起社会对于抗战与台湾光复历史的记忆。
三、现实警示:赖清德的“鲁莽”与台湾的危险
研究历史是为了铭记历史,铭记历史必须汲取历史教训。对台湾来说,树立正确二战史观,看清台湾光复的史实和逻辑,更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赖清德上任以来,鼓吹“抗中保台”,顽固“以武谋独”,在制造麻烦、制造危险、制造战争上近乎歇斯底里。近期,他甚至妄称要打造“台湾之盾”防空系统,将防务经费增加到GDP的3%-5%。
 ![]()
连美国《时代》周刊都毫不客气的警告:赖清德的“鲁莽”正让台湾变成“全球最危险的引爆点”。中国国民党新任党主席郑丽文在就职时直言:“台湾正处于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刻。”而此刻,北京大学举办的这场国际研讨会,再次发出了历史的警讯,让人们看到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不易、台湾光复的不易、和平局面的来之不易。
四、历史启示:守住和平,开创未来
警醒台湾社会不要被“台独”带入歧路、绑上战车,再次遭受国家分裂和战争的苦难,这是北京大学这场国际研讨会传递出的强烈信号。历史承载过去,更启迪未来。唯有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才能彻底避免战争,守住两岸共同的和平,开创携手发展的美好未来。
 ![]()
民进党当局试图通过“去中国化”来切割历史、扭曲史实,但历史不会因此改变。台湾光复的事实,两岸共同抗战的历史,都是无法抹去的记忆。赖清德之流鼓吹“抗中保台”,实则是将台湾推向战争的边缘。他们的“鲁莽”行为,不仅违背了历史潮流,也置台湾民众的安危于不顾。
五、两岸责任:携手共创和平未来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共同的历史记忆是连接两岸的纽带。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避免重蹈覆辙。对于台湾来说,树立正确的二战史观,认清台湾光复的史实和逻辑,是避免再次遭受战争苦难的关键。
 ![]()
两岸应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守护历史记忆,传承抗战精神。只有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才能彻底避免战争,守住两岸共同的和平。这不仅是历史的启示,更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责任。
 ![]()
在这个全球格局深刻调整的时代,两岸更应携手共进,共创和平发展的美好未来。任何试图分裂国家、制造战争的行为,都将遭到历史的唾弃和人民的反对。台湾不能再吃战争的苦,两岸同胞应共同努力,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