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开幕。视觉中国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昊天
“台湾光复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成果。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自1840年以来第一次通过中华民族自己的努力击败侵略者,收回国土。这是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具有重大象征意义,它体现了国际秩序的基本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11月3日,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台湾研究院院长巫永平详细阐释了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的重要意义,并指出:纪念台湾光复,不仅关乎历史记忆,更与塑造正确二战史观、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紧密相连。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8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主办方表示,本次研讨会旨在以全球视野审视中国抗战和台湾光复的历史,力求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更深入的学术对话中,重新诠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世界意义与当代价值。
这场高规格学术盛会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近百名学者参与,包括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学者。其中近20名台湾地区学者与会,两岸学者围绕台湾抗日运动、光复前后台湾经济定位的转变、战时国际关系与国际宣传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会场上有观点的碰撞,更有思想的共鸣。与会者普遍认为,台湾光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成果,也是两岸人民共同历史记忆的组成部分。正如巫永平所言,重申这一历史,有助于公众更准确理解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关键作用。
从1895年到1945年,台湾人民的抗日运动从未断绝,构成了中华民族反殖民、反侵略斗争中不可磨灭的一页。今天,两岸同胞共同铭记这段历史,将为推进祖国完全统一注入更深厚的精神力量。
然而,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年来台湾岛内对日据时期的历史认知出现严重偏差,甚至出现美化殖民统治的荒谬言论。针对这个问题,巫永平强调,日本自1895年起对台湾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其自身利益服务,岛内近些年对日据时期出现的种种扭曲观念,都是没有经历过殖民统治的人构建和想象的,人民真正遭受屈辱和欺侮的记忆,却随着亲历者的老去渐渐消失。要正本清源,就必须更全面、客观地呈现日本殖民统治的真实面貌。
现实始终是击溃谎言的利器。今年以来,从绿营操弄“大罢免”遭遇惨败,到台湾“网红”纷纷赴大陆参访,再到九三阅兵在岛内引发强烈反响……一系列迹象表明,民进党当局精心构筑的“信息茧房”正在加速瓦解,岛内民意正悄然朝着有利于统一的方向转变。
巫永平从三个维度解析了这一转变的动因:首先,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壁垒,使台湾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得以更真实、全面地了解大陆的发展现状;其次,民进党当局沉迷内斗、施政乏力,促使越来越多民众开始反思现状;第三,外部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除岛内“疑美论”持续高涨外,更关键的是,大陆综合国力的全方位跃升,让台湾社会日益清醒地认识到:“台独”不可行,“拒统”的可能性也越来越低。巫永平认为,不久前国民党主席选举的结果,也是这种民意变化的反映。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台独”分裂势力与西方反华力量不断鼓噪“台湾地位未定论”,企图挑战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等国际法基石,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国家数量稳步增加。“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对台湾问题的主流共识。“这对‘台独’分裂势力构成了很大压力,让他们认识到‘台独’的国际空间越来越小,”巫永平说,“随着我们隆重纪念‘3个80周年’,国际社会将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实现国家统一,谁也阻止不了。”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开始重新评估中国抗战的历史地位,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主战场的战略贡献。台湾光复,正是战后国际秩序确立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本次学术研讨会上,巫永平以《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弘扬正确二战史观》为题发表演讲,强调维护战后秩序与推进国家统一的内在一致性。
巫永平表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世界正进入新旧秩序交替的关键期。“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秩序绝非由单一国家主导,而将是多元、多极的。中国不仅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更将带头维护公平正义的新全球秩序,绝不会利用这个体系欺侮别人。”
针对美国这一影响台海局势的外部变量,巫永平强调,中美战略竞争具有长期性,历届美国政府都会打“台湾牌”。但特朗普政府再度执政后,影响其涉台政策的三大传统因素,即战略需求、价值观和供应链均出现新变化。“我们有必要深入研判这些变化,将其转化为有利条件,塑造国家统一大势。”他指出,关键在于让美方认识到:支持“台独”不仅徒劳无功,而且损害自身利益;而中国的和平统一,对美国乃至世界都是利好。
在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中国一方面呼吁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国际秩序,一方面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巫永平认为,二者是承继与升华的关系。“战后秩序倡导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反对军事集团对抗,这些积极遗产值得发扬。我们要结合新时代的现实,将中国的理念融入其中。”
他进一步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战后国际秩序结合得越紧密,新旧秩序的过渡就会越顺利。未来形成的新秩序会比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更好,中国应当在其中发挥更重要、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作用。”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