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这地方可不简单,它是殷墟所在地,中国上古史的文化根源之一。
商朝也就此,成为真正的“信史”而不是传说。1961年就被定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还进了世界遗产名录。
可正因为地下宝贝多,殷墟成了盗墓贼眼里的“肥肉”,隔三差五就有人动歪脑筋。
![]()
2016年6月,安钢中板厂的水泵房工地施工打桩,咣当一声打出了青铜器碎片。这下可好,消息很快传开了。
当地人李芳林第一个嗅到“商机”,他赶紧告诉了一个叫杜文明的人。杜文明家住木厂屯,腿脚不太方便,但脑子活络,一听有青铜器,立马觉得发财机会来了。
他很快拉拢了一帮人,组了四个盗墓团伙,加起来超过20号人。
![]()
这帮人可不是临时凑数的,多数是本地人,有的还参加过考古勘探,对地下情况门儿清。
杜文明自封总指挥,出钱买工具,管日常开销。
其他人分工明确,挖洞的、望风的、做饭的,像开公司一样“专业”。
盗墓不能明着干,得找掩护。他们盯上了安钢东墙外一个废弃的养鸡场,带封闭院子,离目标虽远,但隐蔽性好。
![]()
杜文明让一个叫刘大宝的去租场地,花了一万块钱,骗养鸡场主人说搞生态项目。
主人姓范,其实看出苗头不对,但杜文明答应给“好处”,他就睁只眼闭只眼。后来案发,范某收了25万“封口费”,刘大宝更狠,直接分了100万。
您看,租个养鸡场成了盗墓的“前台”,这操作堪比古人租房挖坑20年(元代贾胡盗墓事件)。
两班人轮流干,昼夜不停,十来天挖出一百多米长的地道,直通古墓下方。
![]()
那是一座商晚期贵族墓,陪葬品不少:5件大型青铜器,包括圆鼎、扁壶、尊、盆和一对青铜钺,还有十几件小青铜器,比如狗铃和戈。
挖出来以后,杜文明他们开价2500万,最后以2300万成交,买家是个香港的曾老板,中间人王某还赚了94万“介绍费”。
文物一出土立马被运走,曾老板后来退赃时,居然发现有些青铜器是现代工艺品,这里头有没有猫腻,可就说不清了。
最让人咋舌的是分赃!2300万到账后,按事先约定分成21股,每股100万。杜文明是头儿,独占两股拿200万。其他像李献彬、杨有顺这些骨干各分100万。
连望风的马某,虽说“功劳”最小,也拿了70万!
![]()
更离谱的是,他们还贿赂了安钢巡逻队副队长王某,让他帮忙看场子,事后王某实际到手120万。
甚至找了“伞”,许诺出事时“摆平”。这一环套一环,把盗墓搞成了“系统工程”。
不过天网恢恢,这事后来还是露了馅。警方调查时,追回了部分文物,赃款也全数上缴。
参与的人不光坐牢,还被罚了重金。像杜文明这种主犯,估计得把牢底坐穿。可回过头看,这起事件暴露的问题真不少!
![]()
这种盗墓行为,表面上看是谋财,实际是破坏文化遗产。殷墟的每件文物,都可能藏着商朝的历史信息。
盗墓贼为钱乱挖乱卖,文物一旦流失或损坏,历史线索就断了。更可气的是,他们往往粗暴挖掘,墓室结构、陪葬品布局全被破坏,考古学家后来想研究都难。
这不像考古队小心翼翼发掘,而是纯搞破坏。
另外,盗墓能成“产业链”,说明背后有需求。香港买家、中间人、本地团伙勾结,文物黑市一直没断根,为啥?
![]()
本质上是赚钱,背后也是“通过黑市流失到外面”,再用某些方式“洗白”后,卖回来价值更高!这种实际上的收藏现状,也引人深思。
但参与者全栽了,钱没花完就进局子,何必呢?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变成某些人的提款机。
本文素材来自“中国新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