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偶遇”
“外籍男军官”
还要给你邮寄包裹
里面竟是大量美金
真有这种好事?
2025年9月下旬,蒋女士(60岁,无业)在网上结识了一名网友,对方自称是“美籍华人军事指挥官”李某。
李某每天对蒋女士嘘寒问暖,时不时来几句“甜言蜜语”,蒋女士很快落入了“爱情陷阱”中。
![]()
二人感情升温后,李某称自己有一大笔美金和一些重要的文件,想寄回国内存放,想请蒋女士帮忙接受包裹,并且要对这件事保密。
![]()
蒋女士没有犹豫便将自己的身份证信息和地址给了对方。接着,李某称已经将包裹寄到蒋女士提供的地址,并将快递公司的“经理”二维码发送给蒋女士,让蒋女士添加其为好友对接收取包裹事宜。
随后,该“经理”以支付快递费、清关费、门票费、油费、滞纳金等名目,诱骗蒋女士通过支付宝、微信进行转账,并威胁蒋女士,如果不领这个包裹就将其告上法庭,同时通过P图手段发送附有蒋女士地址、号码、照片等信息的包裹恐吓蒋女士。
在“经理”的威逼利诱下,蒋女士下载了“邂逅码”APP,多次转账给对方,直至无力支付,向亲属借钱。亲属察觉异常后报案,蒋女士最终被骗3.5万余元。
诈骗套路分析
选择目标,建立信任关系
诈骗分子伪装成长相英俊、战功赫赫的“外籍军官”,在网上物色猎物,找准目标后即将照片或视频发给受害人,并用中英双语与受害人交流,培养感情,逐步发展成网恋关系。
提出邮寄包裹
待取得受害人信任后,诈骗分子便谎称自己获得巨额“奖金”“抚恤金”现金或贵重物品”等,为了避开国外的监管和重税,想邮寄到国内,委托受害人代为保管,待其回国后再与受害人相聚。
多方式实施诈骗
此类诈骗手段的核心就是所谓的“物流公司”,“物流公司”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便以“入境免检费”“关税”“邮费”“保证金”“解冻金”等说辞,一环套一环,不断骗取受害人钱财。
警方提醒
不要随意向陌生人转账汇款
对方如果声称从境外寄包裹到境内
请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核实
切记不要通过对方提供的电话核实
遇到无法辨别的情况
请及时拨打96110反诈专线
或到就近派出所进行咨询
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报警
▌文字:曹琼、赵姗
▌图片:网络新型犯罪侦查大队
▌编辑:赵姗
▌校对:赵能亮
▌审核:蒋先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