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据媒体报道,2025年9月,网红“粥饼伦”通过微信向一名自称是其粉丝的人购买两张周杰伦演唱会门票,共支付4000元。对方承诺有内部渠道,但始终未出票。粥饼伦无奈于11月4日发视频公开此事,并强调已报警立案。
![]()
因酷似周杰伦走红网络的“粥饼伦”卖了四年鸡蛋灌饼,没想到有一天会因为买周杰伦演唱会门票被骗,他只想圆梦看一场偶像的演唱会,却被“黄牛”骗走4000元。对方收款后便人间蒸发,只留下一个无法联系的空号。
骗子的行为,法律上怎么定性?
简单来说:这是典型的“诈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二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未经处理,诈骗数额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套用在这个案例中:
虚构事实:骗子谎称有票、能出票
非法占有:拿到钱后根本无意给票
数额较大:4000元达到立案标准(通常为3000元,各地略有不同)
这意味着,骗子的行为已经涉嫌刑事犯罪,而非简单的民事纠纷。
如果抓到骗子,其会面临什么后果?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
诈骗4000元,属于“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除此之外,必须全额退赃——也就是不仅要坐牢,还要把4000元一分不少地还回来
法律在这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息:骗钱是要付出自由代价的,而且别想从中获利。
“粥饼伦”的遭遇给大家敲响警钟——万一不幸被骗,正确的应对至关重要:
1、立即固定证据:转账记录、聊天截图、对方账号信息,一样都别删
2、第一时间报警:不要觉得“金额小警察不管”,4000元已达刑事立案标准
3、尝试平台维权:如果通过社交平台联系,立即举报账号封堵骗子
请记住:报警是你的权利,也是防止更多人受害的责任。
为什么“黄牛诈骗”屡禁不止?
“粥饼伦”的遭遇绝非个例。每逢热门演出,类似骗局就层出不穷,这背后暴露的是:
1、供需严重失衡:真实票源稀缺,让骗子有了可乘之机
2、违法成本偏低:部分小额诈骗难以快速破案,形成“安全”假象
3、维权意识薄弱:很多人自认倒霉,助长了骗子的嚣张气焰
“粥饼伦”想用卖煎饼的辛苦钱圆一个音乐梦,这份朴素的心愿更凸显了骗子的可恨。
下一次,当你或身边人遇到类似情况,请记得“粥饼伦”的案例:不要给骗子任何机会,不要让自己成为沉默的受害者。
毕竟,守护好每个人的4000元,就是守护这个社会最基本的诚信底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