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春天的鲁南真冷啊,你们几个都冻得直跺脚。”——这是1984年4月,萧华在北京总参大院里与几位老战友谈起那张合影时的调侃。短短一句,却把时光拉回到硝烟四起的敌后根据地。
![]()
照片里的六个人,三人蹲在残破石阶上,三人倚在背后墙根。镜头咔嚓定格的瞬间,看似随意,却汇聚了中国革命早期炮火与激情的缩影。倘若不了解那一年鲁南战局的紧张,便体会不到他们脸上若有若无的从容。
先从蹲在左边的萧华说起。1929年秋,年仅十三岁的他刚背起步枪,江西兴国夜雨打湿了他的短衫;到1933年,萧华已是少年国际师政委。很多人好奇,一个十几岁的“娃娃”凭什么当政委?答案隐藏在他惊人的组织力——三天布置一次夜校,两周编排一段活报剧,一走到场子中央就能把散兵游勇拢成整体。长征途中,《到敌人后方去》的歌声穿过雪山草地,他挥手指挥大合唱,官兵随之高呼。1945年胜利北上东北,他又在林海雪原里组建特种兵纵队。1955年授衔时,他只有三十九岁,走进礼堂时还被战友打趣“这是上将里最年轻的”。
与萧华并肩蹲着的陈光,火爆脾气闻名陕北。1932年,第二次反“围剿”期间,他率红二师硬撕敌军防线七十二小时未合眼。到红军渡过湘江后,林彪因伤卧床,是陈光临危受命指挥一军团。抗战爆发,他又一次代替林彪,成了115师代理师长。军功赫赫背后也有无奈:1942年,陈光在山东伤病复发,队医开方说“再不休养恐怕要落残疾”,他仍拄棍巡岗。战友回忆:只要陈光在阵地,官兵心里就稳。
排在陈光右侧的是后勤大管家邝任农。1928年,他从赣南挑夫变成红二团军需助理,摸索三个月就将“散账”制改为“分司库”制,枪弹、米盐各归一库。长征途中,军需处马匹不足,他干脆砍杠抬箱,自己带头扛。八路军成立时,115师缺棉衣,他跑遍山西八县置办三千套。“后勤无声却决定胜负”,这句后来写进《华东军区后勤条例》的话,就是他在孟良崮前线对副官低声叮嘱的。
![]()
再把目光转到站在后排左侧的杨勇。一提他,很多人先想到抗美援朝中的“临津江夜渡”。可时间拨回1937年9月平型关,他还是115师一个副团长。激战第三日,他带一个连偷偷插进日军辎重车列,用缴获的机关枪扫射,硬生生把敌指挥所打成一片火海。解放战争时,他在中原野战军屡屡担主攻。1949年3月,淮河畔泥浆没膝,杨勇用竹排做桥,一夜推过去整师部队,为渡江战役铺平通路。当年授衔,他掏出证书看了看,递给警卫员说:“别折了,家乡孩子们以后想看就有个凭证。”
![]()
站在朱瑞身旁、后排最右的王秉璋,出身河南安阳农家。1926年他投身西北军,1931年跟随第26路军南下。宁都起义打响,他从国民党排长一下变红军连长。十年血战,王秉璋摸索出“夜袭梯级配合”打法:尖刀班破防、第一梯队压占、第二梯队扫清。他的第十一纵队在晋冀鲁豫把这套战术用得炉火纯青,1947年挺进大别山,山道狭窄,纵队却一路快似疾风,国民党军称其为“夜老虎”。
最后聚焦照片后排正中的朱瑞。1929年,他随红四军闽西打闽侯,第一次摸到山炮炮闩,从此对炮兵痴迷。到1938年,他已在延安杨家岭挖出第一处炮兵训练坑道。延安工业局统计:朱瑞亲自绘测的火炮分解图有二百多张。1946年,他被任命为东北炮兵司令,肩头责任陡增。辽西平原风大草深,一门山炮推一里地要半小时,朱瑞干脆让技术员改装伐木拖车做炮架。“炮兵就是步兵的远程拳头”,这是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1948年10月14日黎明,他在督战锦州时踩到日军埋下的遗雷,弹片贯胸,当场殉国,年仅四十三岁。噩耗传到师部,全军炮火整整停了两分钟,作战记录只写了六个字——“炮声为他默哀”。
六位将军背景各异,却在1939年的鲁南汇合。当时115师正准备发起律村、马鞍山一线作战,上级命令拍摄合影,用作鼓舞士气的宣传品。摄影师只带来两张底片,第一次曝光时炮声轰鸣,镜头猛烈抖动;第二次,战士们撑着黑布遮光,那才留下如今这张清晰影像。胶片洗出后,前线印成百余份,夜里分发到各连。二十年后,有人问当年一线士兵,那张合影最震撼的是什么?答曰:“他们不是在摆POSE,是在等下一场战斗。”
1949年之后,合影中的五位幸存者各自接管新中国国防建设要务,凡提起鲁南“老照片”,总称它为“前夜的纪念”。萧华主持军委办公时把底片复印、装框,挂在作战部门门口;杨勇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后,命人把照片刻成铜版,镶于军史墙;邝任农退休前写信给后勤学院,要求教材导言开头第一句就引用“后勤承担胜负”那段老话。
将星闪耀也终将归于静默,然而黑白照片上的目光依旧犀利。当年的步枪、大檑炮、行军锅早已陈列在博物馆,合影却像一把钥匙,指引后人打开那段诞生于困顿、成就于团结的记忆。不得不说,六个人不同的履历,不同的脾性,却在共同理想下汇流成铁一般的意志——这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可贵的底色。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