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南京,在城南板桥的三山砖瓦厂附近,工人们正像往常一样开着挖掘机作业。
突然,“轰隆”一声闷响,机器好像碰到了什么硬茬,怎么也挖不动了。工人们下来一看,嚯,不得了!泥土下面竟然露出了一片青灰色的古砖,看那规整的样式,明显是人工砌成的。
这可不是小事,施工队立马停了工,把情况上报给了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
专家们一到现场,扒开泥土,一座规模不小的古代墓葬就显露了出来。墓室的顶部已经有些塌陷,看上去年代相当久远了。
![]()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座墓的主人会是谁呢?是哪位达官显贵,能有如此规制的地下宫殿?
随着清理工作的推进,一块至关重要的石碑,墓志,被小心翼翼地抬了出来。
经过清洗,上面的字迹逐渐清晰可辨,当专家一字一句地念出“宝庆大长公主圹志”这几个字时,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
![]()
宝庆公主?这不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最疼爱的那个小女儿吗?一个沉睡了近六百年的皇室秘密,就这样被挖掘机意外地“叫醒”了……
古墓里的“活人”?盗墓贼还是守墓人?
有人说是胆大包天的盗墓贼在里面安了家,方便“蚂蚁搬家”式地偷宝贝;还有人脑洞大开,说是不是有什么神秘的“守墓人”后代,几百年来一直生活在这里?
考古队员们听到这些传闻,起初也是一头雾水。
但在对墓葬周边进行更广泛的勘查时,他们真的在附近一些已经被盗空的废弃古墓里,发现了现代人生活的迹象。
![]()
比如在南京邓府山一带的明代墓葬群里,就曾发现过类似的情况。这些古墓因为年代久远,很多早就被洗劫一空,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子。
可就是这些空壳子,里面竟然有铺盖卷、快餐盒、矿泉水瓶,甚至还有人晾晒的衣物。
这下真相大白了,所谓的“古墓活人”,并不是什么穿越小说里的情节,而是一些现实中的流浪者或者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因为经济拮据,没地方住,就看中了这些废弃的古墓。
![]()
你别说,这古墓还真是个“好住处”,坚固的砖石结构能遮风挡雨,而且深埋地下,真正做到了“冬暖夏凉”,比睡天桥底下可强多了。甚至有人被发现时,直接就睡在空荡荡的石棺床上。
它并非发生在正在发掘的宝庆公主墓内,而是在南京地区其他一些被忽视的古代墓葬中真实上演的一幕。
历史的沉寂与现代的喧嚣,皇家的尊贵与底层的无奈,就在这小小的墓室空间里,形成了一种荒诞又深刻的交汇。
![]()
揭开了“古墓活人”这个谜团,考古队终于可以安心地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宝庆公主的墓葬上了。
可就在他们清理主墓室,准备开启棺椁的时候,第二个,也是最让人浮想联翩的谜题出现了,棺椁里似乎有不明液体在晃动。
棺椁里的“不老泉”?
当考古人员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清理到主墓室的棺椁前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
因为历经数百年,宝庆公主的棺椁虽然外部有些许破损,但整体保存得还算完好。
透过一些缝隙和破损处,人们似乎看到里面并非空空如也,而是盛满了液体。
这个发现立刻点燃了人们的好奇心。棺材里的液体?这是什么?难道是传说中能让尸身不腐的“不老泉”?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辛追夫人。
![]()
当年辛追夫人的棺椁打开时,她的身体就完好地浸泡在一种红色的棺液里,出土时皮肤还有弹性,宛如睡着了一般。
化验后发现,那液体里含有朱砂、汞等成分,有很强的杀菌防腐效果。
难道宝庆公主也用了类似的技术来保存遗体?要知道,明朝的皇室贵族,对于身后事是极为讲究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次的考古发现可就太重大了。或许,我们能一睹六百年前大明公主的真实容颜。
然而,科学的探究,往往会给浪漫的想象泼上一盆冷水。
![]()
考古专家们根据经验判断,这棺内的液体,更有可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现象。
南京地区属于江南,气候湿润,地下水位本来就比较高。宝庆公主墓虽然地势不低,但经过六百年的地质变迁和雨水渗透,地下水通过墓室的破损处或者土壤的毛细作用,缓慢渗入密闭的棺椁内部,是完全有可能的。
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一整棺”液体。在江苏泰州发现的另一具明代不腐女尸,其棺液经过检测,主要成分就被证实是水。
就算液体不是地下水,也可能是其他物质。
![]()
比如,在某些考古发现中,棺内液体呈现红色,经过化验发现,其实是雨水溶解了棺木上涂刷的铁红漆,或者是棺材钉生锈后产生的氧化物混合物。
还有一种情况,是墓室封闭时,为了防潮防腐,会在棺椁周围填充白膏泥、木炭等物质,这些物质层层过滤,最终渗入棺内的水,虽然看起来清澈,但也可能混合了微量的防腐物质,比如极其微量的硫化汞。
![]()
所以,关于宝庆公主棺内的“不明液体”,虽然没有直接的化验报告公之于众,但考古界的主流观点倾向于认为,它大概率是地下水的渗入,而非什么神奇的防腐“圣水”。
真实的宝庆公主
宝庆公主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儿,史书记载为第十六女。特殊在哪呢?特殊在她出生的时间。
宝庆公主出生于洪武二十八年,也就是1395年。这一年,朱元璋已经68岁高龄了。
![]()
一个快七十岁的老皇帝,突然又得了这么一个粉雕玉琢的小闺女,那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朱元璋一生杀伐果断,对儿子们严苛至极,但对这个小女儿,却是倾注了晚年全部的温柔。
可惜的是,宝庆公主的生母张氏,只是一个普通的宫女,生下公主后不久就去世了。
朱元璋心疼女儿小小年纪就没了娘,便把她交给当时的徐皇后抚养。可徐皇后不久也离世,之后宝庆公主便一直由后来的仁孝文皇后(即朱棣的妻子徐氏)照料。
![]()
可以说,宝庆公主是在嫂嫂们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的。
朱元璋去世时,宝庆公主才4岁,还是个啥也不懂的娃娃。她的哥哥朱允炆(建文帝)和叔叔朱棣(后来的永乐帝)为了皇位打得不可开交,但这场残酷的“靖难之役”,似乎并没有波及到这位不问世事的小公主。朱棣夺取皇位后,对这个年幼的妹妹更是宠爱有加,视如己出。
![]()
到了永乐十一年(1413年),宝庆公主19岁,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永乐皇帝亲自为她挑选夫婿,最后选中了千牛卫指挥佥事赵辉。
赵辉不仅出身功勋世家,而且长得一表人才,史书说他“秀美”,是个标准的美男子。
为了给这个宝贝妹妹置办嫁妆,永乐帝下令赏赐的财物是其他公主的数倍之多,婚礼的奢华程度轰动一时。
婚后,宝庆公主与驸马赵辉感情甚笃,生活美满。可惜好景不长,正统八年(1433年),年仅39岁的宝庆公主就因病去世了。
![]()
从她墓葬的规模和墓志铭上“大长公主”的尊号来看,她在世时所享有的尊荣,确实是其他明代公主难以比拟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金枝玉叶,死后也未能得到永久的安宁。考古队员在发掘她的墓葬时,发现了明显的盗洞,墓室顶部的大规模塌方,很可能就是盗墓贼的“杰作”。
墓中的随葬品也基本被洗劫一空,只留下了一些无法带走的陶器和空空如也的棺椁。
一代天之骄女,最终也难逃身后被凡人俗辈搅扰的命运,实在令人唏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