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相对罕见但极具特点的慢性神经系统睡眠障碍。它最核心的特征是大脑在调节“睡眠-觉醒”状态边界的能力上出现了根本性的障碍,导致患者在白天本应清醒的时刻,无法保持持续的警觉状态,反而会不可抗拒地陷入短暂的睡眠之中。
![]()
目前研究认为,大多数典型的发作性睡病(称为1型发作性睡病)的核心病理机制与大脑中一种负责维持清醒和调节睡眠(特别是快速眼动睡眠期)的神经肽——下丘脑分泌素(Hypocretin或Orexin)的缺失有关。下丘脑分泌素由下丘脑深处的一小群神经元产生。在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中,这些神经元由于自身免疫反应或其他不明原因被选择性破坏,导致脑脊液中的下丘脑分泌素水平显著降低或检测不到。这种关键“清醒信号”的缺失,使得大脑难以稳定地维持在单一的清醒或睡眠状态,导致清醒与睡眠(尤其是REM睡眠)的边界模糊不清,各种症状由此产生。
![]()
发作性睡病常被描述为具有“四联症”,尽管并非所有患者都同时具备所有症状:
日间过度嗜睡: 这是发作性睡病最普遍和最早出现的核心症状。患者感到持续性的、难以抗拒的强烈睡意,无论夜间睡眠时间多长。这种嗜睡并非单纯的疲劳,而是在任何安静或单调的环境下(如阅读、开会、乘车)甚至活动过程中(如吃饭、交谈),都可能突然发生短暂的睡眠“发作”。这种小睡通常持续几分钟到半小时,醒来后患者通常会感到短暂的清醒(约1-2小时),但嗜睡感很快又卷土重来。
猝倒: 这是1型发作性睡病最具特征性的症状。猝倒表现为在意识完全清醒的状态下,由于强烈的情绪(如大笑、惊喜、愤怒、兴奋)触发,身体两侧肌肉张力突然、短暂的消失。轻者可能只是面部肌肉松弛(如眼皮下垂、下颌松垂、言语含糊)、膝盖发软或头部下垂;重者则可能突然全身无力而瘫倒在地。猝倒通常持续数秒到几分钟,之后能自行完全恢复。这是由于调控肌肉张力的神经机制在情绪激动时瞬间“短路”,类似于REM睡眠期肌肉麻痹的状态侵入了清醒期。
![]()
睡眠瘫痪: 发生在入睡时或刚醒来时(偶尔在夜间醒来时),患者意识清醒,但发现自己完全无法移动身体或说话,通常持续几秒到几分钟。这是一种令人恐惧的体验,常伴有强烈的窒息感。它本质上也是REM睡眠期的肌肉麻痹状态在不恰当时间(入睡或醒来转换期)的出现。
入睡前/醒后幻觉: 发生在入睡时或刚醒来时,患者会经历非常生动、逼真、常常是怪异或恐怖的梦境般的幻觉(视幻觉、听幻觉、触幻觉等)。这些幻觉可能非常清晰,难以与真实区分,同样是由于REM睡眠期的梦境现象侵入到了清醒-睡眠的过渡阶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