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食在广州”,老广的煲汤手艺可是藏在每一条烟火气十足的巷子里。当年我去清平路逛干货市场,看着一位满头银发的奶奶用指尖一捏就知道玉竹的成色,那时才明白——煲汤的学问不在食谱上,而在这些泛着香气的细节里。接下来,就把我煲汤十年压箱底的3个技巧摊开讲,分享给大家,学会之后,别说萝卜玉米汤了,就连羊肚菌炖鲍鱼你都敢上手!
![]()
第一步,冷水下料
煲汤的首个关键点,在于水温的把握。许多人在水沸后才下肉料,认为这样能锁住鲜味,实则大错特错。
肉类与冷水同时受热,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会随着水温升高逐渐溶解于水中,形成鲜美的汤汁。反之,要是将肉类直接放入沸水中,蛋白质遇高温瞬间凝固,阻碍内部风味物质溢出。这样煲出的汤,清澈见底却滋味寡淡,肉质也干柴难嚼。
山东营养学会理事、济南大学营养学副教授綦翠华说:“煲汤时,温度对味道和营养很关键。热水下料,蛋白质会迅速凝固,汤会失去鲜味。冷水下料,待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炖,能让营养物质慢慢析出,汤会更加鲜美和营养。”
![]()
肉类原料下锅前,还需一道重要工序——“飞水”或“出水”。将鸡、鸭、排骨等肉类放入沸水中焯一下,不仅能去除血水,还能去除部分脂肪,避免汤品过于肥腻。焯水后,将食材立即捞出,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就可与冷水一同下锅。
水料比例同样不容忽视,水多则味淡,水少则易糊。一般而言,水和原料的比例控制在2:1到3:1之间最为合适。要是煲汤中途确实需要加水,务必添加热水,切勿加冷水。因为正加热的肉类遇冷会收缩,蛋白质不易溶解,汤便失去了原有的鲜香味。有经验的煲汤人常言:“宁可一次多加水,不在中途添冷水。”这是实践得出的真知。
![]()
第二步,火候把控
中国烹饪文化中,“煲”就是用文火煮食物,慢慢地熬。但慢熬并非久熬,如何掌握这段“慢慢熬”的技巧,是煲汤技艺的分水岭。
煲汤的黄金时间究竟多长?许多朋友误以为汤煲得越久越营养,实则不然。煲汤时间适度加长确实有助于营养物质释放和吸收,但过长就会对营养成分造成一定的破坏。
要是煲肉汤,时间以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为最佳,这样既能保证口感,也能保证营养。如果炖骨头汤或猪蹄汤,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也不要超过3小时。蔬菜汤或素高汤则更短,一般只需20-40分钟,以免蔬菜过度软烂。
![]()
煲汤时,锅盖的开合亦有讲究。盖上盖子能有效控制挥发性物质的流失,还有利于保持煲汤时的温度。这不仅保留了汤的风味,也确保了热能的均匀分布。
观察汤的沸腾状态,是判断火候是否得当的直观方法。煲汤应该先用大火将汤煮开,然后转为文火煲汤,控制火候以汤微微沸腾为好。大火会使肉中的水分流失过快,导致口感变差。要想汤清、不浑浊,必须用微火烧,使锅内汤汁只开、不滚腾。因为大滚大开,会使汤里的蛋白质分子凝结成许多白色颗粒,汤汁自然就浑浊不清了。
不同汤品对火候的要求各异。制作清汤,需掌握旺火、小火(或微火)等几个阶段的正确使用;而制作奶汤,则先用旺火将水烧沸,撇去血沫,加盖后继续用旺火烧煮,使之保持沸腾状态,直至汤白汤浓,香味溢出为止。
![]()
第三步,调味时机
有些人认为早点加盐可以让盐完全融入食材和汤中,提高汤的口感,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盐放太早会使肉中的蛋白质凝固,不易溶解,也会使汤色发暗,浓度不够。盐放得晚并不会影响汤的味道,反而能使肉质保持鲜嫩。
最好在快出锅时再加盐。太早加入盐,汤再熬1个小时,汤头就会太咸,因为部分食材中就含有一些盐分,随着熬煮时间越长,就越浓缩出咸味。而且,对于一些比较难熟透的食材,如白萝卜、马铃薯等,太早放盐也会让此类食材更难以熟透。
调料的种类与数量同样需要克制。“多放调料提味儿”是煲汤中的一大误区。调料太多太杂可能会串味儿,影响汤原有的鲜味。一般来说,一种肉配合2-4种调料就比较完美。比如煲鸡汤时只需放入姜片、月桂叶和花椒即可。
![]()
要是希望汤品原汁原味,就不必加入葱、姜、花椒、大料、料酒之类的香料,如果需要,一片姜足矣。这是因为过多的香料会掩盖食材本身的自然风味。
汤品出现问题后的补救方法也需掌握。如果汤太咸了,可以把一些大米装入煲汤袋或小布袋里,放入汤中一起煮一下,盐分就会被吸收进去,汤自然就会变淡了。对于油脂过多的原料煮出来的汤,如果感觉特别油腻,可将少量紫菜置于火上烤一下,然后撒入汤内,可解去油腻。
在没有鲜汤的情况下,要使汤汁变浓,一是在汤汁中勾上薄芡,使汤汁增加稠厚感。其二是加油,令油与汤汁混合成乳浊液。方法是先将油烧热,冲下汤汁,盖严锅盖用旺火烧,不一会儿,汤就变浓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