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滕王阁被毁29次,为何每次都有人抢着修?专家:换你你也抢着修

0
分享至



一座楼阁,一千三百年间毁了29次,又建了29次。

清朝康熙年间,五次大火烧毁滕王阁,五次有人站出来重建。

这背后藏着一笔什么账?



一座楼阁的生死循环账

公元848年夏天,滕王阁毁于大火,第二天,江西观察使纥干就下令在原址重建。

两个月后,新阁落成,这种速度在古代堪称奇迹。



从决策到竣工只用了两个月,动员的人力物力难以估量。一个地方官员为什么要如此着急?

答案藏在历朝历代的重建记录里。

翻开史料,每次主持重建的都是地方最高长官:江西巡抚、都督、布政使、观察使。

巡抚蔡士英刚到任就重建,安世鼎上任后立即重建,巡抚张志栋重建完成后飞奏朝廷。

张志栋那次重建完成后,康熙大喜,亲书董其昌手迹《滕王阁序》赐予。



于是重建滕王阁,成了地方官员向朝廷表忠心、展示政绩的最佳方式,一座楼阁连接着仕途前程

而且滕王阁毁了,整个南昌城的士绅阶层都会不安。

读书人认为文脉断了,商人觉得风水破了,百姓觉得城市气运衰了。



地方官如果不迅速重建,舆论压力会让官位坐不稳

1616年那场大火后,江西左布政使王在晋、大中丞王佐发起募资重建。

捐款人的名字全部刻在碑上,"皆得列名于右"。

这不是简单的筹款,这是一次政治站队的公开展示

清朝两百多年间,滕王阁毁于火灾13次。每次火灾后的重建,都变成了一场地方官员的必修课。

不重建,仕途受阻;重建了,政绩显赫

最后一次毁于兵火,是1926年的北伐战争。



赣军师长下令火烧南昌城外,大火烧了三天,滕王阁化为灰烬,次年,纵火者被处决。

此后60年,没人敢提重建。直到1983年。

这60年的沉默,恰恰说明了问题的本质——当重建的政治意义不再明确时,这座楼阁就失去了重生的理由。



文笔峰下的风水经济学

南昌城流传着一首古谣:"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

"藤"指滕王阁,"葫芦"是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是倒塌的意思。这首谣言的意思很直白:楼塌了,城就完了。



古代的风水观念,本质上是一套城市管理的话语体系。

滕王阁坐落在赣江东岸,江水从西向东流,阁楼高耸,被称为"水笔"。

古人认为,城市需要"文笔峰"来聚集天地灵气,吸收日月精华。

没有这支"水笔",南昌就成了文化荒漠。

"求财去万寿宫,求福去滕王阁。"这句话在南昌流传了上千年。

老百姓真的相信吗?未必。

关键在于,当所有人都这么说时,不信也得信。

地方官员接手一座没有滕王阁的城市,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绅阶层会说:"前任不作为,导致文脉断绝。"

商人会说:"风水破了,生意难做。"

读书人会说:"连一座楼阁都保不住,如何保境安民?"

这种舆论压力,比任何考核指标都可怕。

有一任江西总督和巡抚联手重建滕王阁,两位封疆大吏亲自挂帅,动员的资源超乎想象。

重建完成后,两人的政绩报告中,这一项被放在最显著位置。

风水说到底是经济学,一座标志性建筑能带来什么?



先是人气,文人墨客来此题诗作赋,商贾云集做生意,普通百姓也愿意在这里聚集。

城市的繁荣,需要一个可见的符号。

还有是税收。有人气就有商业,有商业就有税收。

滕王阁周边的茶楼、酒肆、店铺,每年贡献的税银可观。

最后是凝聚力。一座城市如果连自己的地标都保护不了,如何让百姓有归属感?

1872年,江西巡抚刘坤一主持集资重建时,清廷已经内外交困,财政困难。



地方上能挤出钱来修楼阁,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表态。

后来1909年再次重建时,规模已经大不如前。朝廷的衰败,从这座楼阁的规模就能看出来。

每一次重建,表面上是在修复风水,实际上是在维护一套政治经济的运转体系。

风水观念包裹着的,是赤裸裸的政治经济利益。



《滕王阁序》制造的文化IP

公元675年重阳节的那场宴会,改变了滕王阁的命运。

洪州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他提前让女婿孟学士准备好了一篇序文,打算在宴会上让女婿出风头。

纸笔传到25岁的王勃手上,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年轻人会客气推辞。



王勃接过笔就写,阎伯屿拂袖而去,回到内室,派人随时报告王勃写的内容。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老生常谈。"阎伯屿不屑一顾。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阎伯屿沉默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阎伯屿冲出内室,激动地说:"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

一篇773字的骈文,产生了40个成语,涉及37个典故。从此,滕王阁不再是一座普通的楼阁,而成了文化符号。

王勃的高明之处在于,用文字建造了一座永不倒塌的滕王阁。



建筑会毁于火灾,会毁于战争,文字却能穿越千年。每次重建,工匠们不是在复原建筑,而是在复原王勃笔下的意境。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写的是气势。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王勃写的是高度。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王勃写的是格局。

这些描述成了重建滕王阁的设计标准。

历代工匠拿着《滕王阁序》当图纸,想尽办法让建筑符合文字的描绘。



宋代那次重建,参照了刚刚颁行的《营造法式》。明代收藏家项元汴的"天籁阁"藏有一幅宋画《滕王阁图》,成为后世重建的重要依据。1942年,梁思成依据这幅宋画,绘制了《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

一座楼阁的生命,依附在一篇文章上。

王勃写完《滕王阁序》第二年,渡海去交趾探望被贬的父亲,溺水惊悸而亡,年仅27岁。

天才的寿命短,作品的生命长。



历代文人来到滕王阁,必定要题诗作赋。

韩愈写《新修滕王阁记》,称赞其"瑰伟绝特"。

无数诗词歌赋围绕这座楼阁产生,层层叠加,让滕王阁从建筑变成了文化IP。

这个IP的价值有多大?大到每次重建都能获得巨额捐款,大到地方官员把重建当作头等大事,大到即使毁了29次,依然有人抢着重建。



当代旅游经济的现实账本

1983年10月1日,南昌市政府决定重建滕王阁。

这个决定酝酿了25年。早在1958年,江西省就向文化部呈送《重建滕王阁意见书》,却因各种原因搁置。



1980年代初,南昌市组织专人撰写论文《滕王高阁今何在,物换星移几度秋》,呈送有关部门。

这篇论文的核心观点只有一个:南昌需要滕王阁。

为什么需要?因为城市需要地标,需要文化符号,需要能拿得出手的名片。

1985年,滕王阁筹建小组成立,正式开工。

设计方案采用梁思成1942年的草图,参照宋代《营造法式》,建造仿宋风格的楼阁。

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第29次重建的滕王阁落成。

从公元653年第一次建成到1989年第29次重建,时间跨度1336年。

落成当天,游客蜂拥而至。门票收入可观,周边商业迅速繁荣。



这笔账,终于算明白了。

2023年,南昌旅游人次和收入创历史新高。

龙年春节假期,全市接待游客933.4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3.41亿元。

国庆长假,滕王阁景区接待游客105.2万人次。

一座楼阁,撑起一座城市的旅游产业。

更聪明的营销在于"背诵《滕王阁序》免门票"活动。



截至2025年2月,已有13万多人挑战成功。

这个活动让滕王阁从景点变成了文化体验场所,游客不再是简单的参观者,而成了文化的参与者。

古代地方官员重建滕王阁,是为了政绩和仕途。

当代政府重建滕王阁,是为了城市品牌和经济效益。

本质上,两者没有区别。都是在用一座楼阁,换取更大的回报。

1926年那场大火后,60年无人敢提重建。不是因为没钱,是因为没想明白这笔账怎么算。

1980年代想明白了:文化地标带来的收益,远超建设成本。



滕王阁的故事,讲的是一座楼阁的生死轮回,更是一部城市经济发展的教科书。

从风水经济学到文化IP运营,从政治表态到旅游开发,每一次重建背后,都是时代的经济逻辑。

29次重建,29次计算。

答案只有一个:值得。

参考信息: 滕王阁_科技成果鉴定 · 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 · 2024 滕王阁 · 维基百科 · 2025年8月 滕王阁重建工程总建筑设计师陈星文回忆重建旧事 · 清华校友总会 · 2024 理解城市南昌滕王阁北扩背后用文化重构城市自信 · 澎湃新闻 · 2024 中国市长访谈录南昌市长万广明 · 澎湃新闻 · 2024 火了上千年滕王阁靠什么 · 澎湃新闻 · 2024 滕王阁 · 南昌市人民政府 · 2025年5月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李彦宏:不管芯片厂商赚多少钱,芯片上的模型要产生十倍价值应用要创造百倍价值,这才健康

李彦宏:不管芯片厂商赚多少钱,芯片上的模型要产生十倍价值应用要创造百倍价值,这才健康

澎湃新闻
2025-11-13 14:54:27
长沙医生不雅视频事件扭转!网传曾医生或被降职,网友们留言声援

长沙医生不雅视频事件扭转!网传曾医生或被降职,网友们留言声援

火山诗话
2025-11-12 18:12:41
地下捐精有多乱!女的被约到宾馆,捐精者:直接怀孕只收800元

地下捐精有多乱!女的被约到宾馆,捐精者:直接怀孕只收800元

雍亲王府
2025-11-14 14:50:03
泰王头一次来中国,备的大礼算不上贵重,却让所有中国人拍手叫好

泰王头一次来中国,备的大礼算不上贵重,却让所有中国人拍手叫好

福建平子
2025-11-15 14:39:30
芋头大量上市,医生提醒:“3类人”最好不吃,吃芋头的禁忌要懂

芋头大量上市,医生提醒:“3类人”最好不吃,吃芋头的禁忌要懂

小茉莉美食记
2025-11-14 09:10:03
中国和俄罗斯投弃权票

中国和俄罗斯投弃权票

政知新媒体
2025-11-15 12:38:29
倒查13年!查来查去,究竟在查谁?倒霉的建筑行业,生存比建设难

倒查13年!查来查去,究竟在查谁?倒霉的建筑行业,生存比建设难

今日搞笑分享
2025-11-13 14:43:01
86岁老人随口乱说代号,儿子上报后,国安领导:马上接通中央部委

86岁老人随口乱说代号,儿子上报后,国安领导:马上接通中央部委

知鉴明史
2025-10-23 14:01:49
36岁瞿秋白慷慨赴死,建国后毛主席却说:以后少纪念他!有何隐情

36岁瞿秋白慷慨赴死,建国后毛主席却说:以后少纪念他!有何隐情

浩舞默画
2025-09-05 08:26:07
9比0才能晋级!最惨冠军诞生,连续三届跌入附加赛,世界杯又难了

9比0才能晋级!最惨冠军诞生,连续三届跌入附加赛,世界杯又难了

篮球圈里的那些事
2025-11-15 15:35:18
消化科医生:这个方法让肠道瞬间干净!

消化科医生:这个方法让肠道瞬间干净!

神奇故事
2025-11-13 23:30:32
宝马女司机遭渣土车掩埋后续!家属提要求却自删,死者身份曝光

宝马女司机遭渣土车掩埋后续!家属提要求却自删,死者身份曝光

晨曦故事汇聚
2025-11-14 23:47:11
辩护律师:郭某刚原本可以“五不死”,可惜他不明白一个道理

辩护律师:郭某刚原本可以“五不死”,可惜他不明白一个道理

阿纂看事
2025-11-15 11:22:20
这8种东西不能用酒精擦,一擦就坏,再也修复不回来了!

这8种东西不能用酒精擦,一擦就坏,再也修复不回来了!

装修秀
2025-11-13 11:50:03
中国有权在日本驻军,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

中国有权在日本驻军,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

boss外传
2025-11-15 12:00:09
混双颁奖礼:刘诗雯笑容灿烂,陈垣宇蒯曼失落,大迪动作太有趣了

混双颁奖礼:刘诗雯笑容灿烂,陈垣宇蒯曼失落,大迪动作太有趣了

湘楚风云
2025-11-15 03:02:03
顾全任上海市司法局党委书记

顾全任上海市司法局党委书记

中国经济网
2025-11-15 11:01:03
意大利丨加图索是历任主帅第三人

意大利丨加图索是历任主帅第三人

米兰圈
2025-11-15 09:14:01
岳云鹏没想到,自己的演唱会竟然让一个沉寂了20几年的歌手唱火了

岳云鹏没想到,自己的演唱会竟然让一个沉寂了20几年的歌手唱火了

乐悠悠娱乐
2025-11-13 16:23:06
被罚4亿还要搞,运营商们对无限流量到底有多执着?

被罚4亿还要搞,运营商们对无限流量到底有多执着?

果核剥壳
2025-11-14 09:27:07
2025-11-15 20:11:00
阿燕姐说育儿
阿燕姐说育儿
分享育儿
583文章数 268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时尚
手机
健康
房产
家居

冬天的“销冠”,已被羽绒服预定

手机要闻

OPPO官方说明:Reno15系列发布会不存在任何售票渠道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