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抱着孩子往地上一摔,大喊:‘为此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全军动容,赵云当场泪崩。千百年来,我们都以为这是君主爱才的典范一个父亲,会真的摔自己的亲儿子吗?这不是冲动,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
![]()
公元208年,长坂坡一战,曹操大军追击刘备至当阳。乱军之中,刘备弃妻抛子,仅率数十骑突围。危急时刻,赵云单枪匹马杀入重围,七进七出,血染征袍,终将幼主刘禅(小名阿斗)救出。
当他浑身是血地把孩子交给刘备时,刘备却做出惊人举动——接过阿斗,猛然往地上一摔,怒声道: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这一幕,被载入《三国演义》,传颂千年,成为“明君惜才”的经典桥段。但如果我们跳出文学滤镜,用现实逻辑审视:一个刚逃出生天的主公,为何要摔自己唯一的继承人??难道他不怕失手?不怕众将寒心?还是说……这一切,本就是一场“剧本杀”?真相只有一个:这不是情绪失控,而是顶级领导力的情绪操控术。
![]()
第一招:收服赵云之心赵云原是公孙瓒部下,后投刘备,并非嫡系。虽忠勇无双,但始终低调谨慎,从不争功。刘备深知:想让这样的人死心塌地,光给官职不够,必须“动情”。摔阿斗=宣告:“你比我的儿子还重要。”一句话,让赵云彻底归心,此后一生誓死效忠。
第二招:树立仁主形象当时刘备刚败,士气低迷,人心浮动。他需要一场“价值观宣言”来凝聚团队。通过牺牲“私情”(对儿子的爱),强调“公义”(对将领的珍视),向全军传递信号:在我这里,人才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对比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孙权“守成自保”,刘备打出的是“以人为本”这张情感王牌。
第三招:压制关羽、张飞的潜在不满关张二人是结义兄弟,地位超然。赵云若因救主大功升迁,极易引发内部矛盾。而刘备这一摔,既表彰了赵云,又避免了直接封赏带来的嫉妒——因为他“宁愿不要儿子”,也不是为了提拔谁,巧妙化解权力平衡难题。
![]()
第四招:强化自身弱势人设刘备一直以“仁弱”示人,没有地盘、屡战屡败、靠人收留。但他明白:弱不可怕,可怕的是让人觉得你“无情”。摔阿斗,是他对自己“仁德人设”的一次加固:你看,我不仅对兄弟好,对部将好,连亲儿子都可以为手下牺牲。这种“自我贬低式夸耀”,反而让他更具道德号召力。更关键的是,他根本不会真摔。史书记载,刘备接子后“掷之于地”,但赵云“急趋前抱归”,说明动作可控;且古代婴儿裹布严密,又有将领护持,实际风险极低。这就像现代领导人拥抱士兵、亲吻孩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