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8月至11月的三个月里,这场中日双方投入兵力最多、战斗最为惨烈的战役,揭开了全面抗战的铁血序幕。中国军队先后集结70余万人,与日军投入的30万兵力血拼,最终近30万英烈的鲜血染红了黄浦江。
它不仅打破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更以每一寸焦土上的忠魂、每一次冲锋中的血性,书写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悲壮史诗。这场战役并非偶然爆发,七七事变后,日本企图通过速战速决征服中国。上海作为经济命脉与国际口岸,成为必争之地,控制这里,既能切断中国的海上补给线,又可沿长江深入腹地,还能借国际影响力逼迫中国投降。
早在8月初,日军已在虹口、杨树浦增兵数千海军陆战队,并配备重武器,虎视眈眈。而中国也有必须坚守的理由:上海一旦失守,南京将直面兵锋;主动抵抗能打破日军“由北向南”的进攻路线,为400余家沿海工厂内迁和战略物资转移争取时间,更期盼借助上海的国际关注度,争取外界的同情与支援。当时第九集团军已在张治中指挥下布防周边,大战一触即发。
![]()
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与士兵斋藤要藏驾驶军用汽车强闯虹桥机场中国设防区域,拒检开枪后被击毙。虹桥机场事件成为导火索,日本随即提出无理要求,并向黄浦江增兵;中方交涉未果。8月11日,蒋介石命令第九集团军开赴上海,空军协同作战。8月13日清晨,日军以坦克为先导,沿黄浦江向宝山路一带发起进攻,中国军队立即反击,第87师、第88师围攻虹口、杨树浦日军据点。当日下午,中国空军轰炸日军舰艇与机场,击落多架日机,夺取局部制空权。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血战,由此从局部冲突升级为全面战役。
为守住这道华夏防线,国民政府倾尽底牌,各路地方部队也放下隔阂,共赴国难,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兵力涌向这片焦土。战士们穿着破烂草鞋,扛着生锈大刀,怀里揣着冷硬的窝窝头,哪怕脚底磨出血泡也不敢停步,只因此刻他们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中国军人!
![]()
第九集团军第87师、第88师作为中央军嫡系,顶着日军钢筋混凝土碉堡与密集火力猛攻。尚未整补完毕的德械师,是当时唯一能在步兵火力上硬抗日军精锐的力量,却难敌敌军海空支援形成的死亡火力网,一批批热血男儿有去无回。空军第四大队在高志航指挥下,于8月14日在杭州笕桥上空与日军战机遭遇,击落三架日机,自身仅损失一架,创下笕桥大捷;然而战机损耗殆尽后,地面部队只能用血肉之躯填补缺口。
川军这支被戏称为叫花子军团的队伍,装备最差、军费最薄,却徒步几千里从四川大山赶往前线。他们没有正规武器,没有坚固工事,硬抗日军主力,七天七夜的战斗里7000人打到仅剩600人,军官几乎全员阵亡,阵地上的泥屋混着鲜血,成为最壮烈的勋章。
10月蕴藻浜战役中,广西狼兵带着狼性驰援,6万精锐刚到前线就组建万人敢死队,顶着日军海陆空炮火反冲锋,短短几天拼掉5万忠魂。白崇禧望着家乡子弟的尸山,痛彻心扉,泪洒战场。
![]()
湘军押上全部家当,转战并坚守杭州湾一线,从相持阶段死战至撤退前夕,部分部队番号被彻底抹去,淞沪战场成为他们的最后归宿。
东北军第67军抱着雪耻之心死战,军长吴克仁带头殉国,全员牺牲,撕碎了东北军一枪不放丢三省的污蔑。还有各地边军、地方部队,明知冲上去就是死,仍朝着炮火奋勇冲锋。
这一战的惨烈,刻进了民族记忆的每一处褶皱:
8月14日夜,第88师第264旅旅长黄梅兴率部夜袭,被鬼子炮弹击中,壮烈牺牲,成为会战中首位殉国的将军;
8月23日起,罗店成为血肉磨坊,日军第十一师团登陆后,用海空火力地毯式轰炸,第十八军官兵无重武器,只能白天丢失阵地、夜里再拼死夺回。第67师黄维所部前锋部队伤亡过半,第11师整连整营倒在冲锋路上,日军虽推进缓慢,却付出超万人伤亡;
![]()
8月27日,宝山县城沦陷,姚子青率第十八军第583团第三营600名官兵,顶着日军战舰主炮与战机轰炸血战,最终全员冲锋殉国,无一人投降;
10月25日,大场镇防线被破,谢晋元率第88师第524团第一营400余官兵进驻四行仓库。四天四夜里,他们以窗户为射击点,派敢死队冲出炸坦克,毙敌200余人、自身伤亡30余人,成功掩护主力撤退,直到10月31日才撤入公共租界。
整场会战中,14位将军殉国,平均每七天陨落一位;每天拼光一个师,一个月内上千名团以上军官阵亡,指挥层从排长顶到团长、营长代师长,编制断层里全是忠勇的烙印。
![]()
11月5日,日军第十军从杭州湾金山卫登陆,这片中国军队防守薄弱的区域,成为压垮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日军包抄撤退路线,中国军队转移陷入混乱;11月8日全面撤退,11月12日上海沦陷。
然而这场战役并非失败,它拖慢了日军的侵略步伐,为后续南京与武汉防线的构筑争取了宝贵时间;它让中央军与地方军彻底摒弃隔阂,姚子青、八百壮士的事迹传遍全国,抗战到底成为全民族共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愈发坚固;它更借助上海的国际关注度,让外国媒体见证了中国的抵抗与日军的暴行,打破中国不堪一击的偏见,为1937年8月《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与争取苏联援助埋下伏笔。
![]()
如今望着黄浦江的浪涛仿佛仍在诉说,草鞋上的血迹、仓库墙上的弹孔、血肉磨坊里的焦土,都是“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见证。30万忠魂的呐喊,早已化作不朽的战歌,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这一战守住的不仅是防线,更是一个民族永不屈服的脊梁。东方雄狮在战火中苏醒,用生命向世界宣告:中华不可欺,正义永不亡!
向所有抗战的英烈们致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