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胡润百富榜》发布,让跨境快时尚电商SHEIN(希音)及其创始人许仰天再次聚焦于公众视野。榜单显示,居住于新加坡的许仰天以40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第146名,连续多年稳居榜单之内。但与2024年相比,其财富缩水100亿元,排名下滑了70名,而这一变化与SHEIN波折不断的IPO之路、估值持续走低有关。
 ![]()
值得关注的是,这家主要市场在欧美,生产运营依靠国内的跨境电商,近期被曝凭借特殊复杂架构,已把核心资产、营收与利润池集中归集到新加坡。虽然这有利于开展税收筹划,但也给其赴港上市埋下了合规隐患。如今据SHEIN 6月底赴港秘密递表已满4个月,但港交所以及中国证监会官网均无任何进展披露,正引发外界关于其IPO进程是否再度哑火的猜想。
01
复杂架构埋下合规隐患
报道显示,继2023年赴美、2024年赴英上市相继停滞之后,当前SHEIN 转向港股上市的核心障碍,均与其“中国生产、欧美销售、新加坡归集利润”的跨境架构脱不开关系。而这一架构的核心载体便是SHEIN位于新加坡的总部公司,即ROADGET BUSINESS PTE. LTD.。
公开信息显示,这家新加坡注册企业通过股权控制,直接掌握国内核心实体广州希音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决策权,包括供应链采购标准、订单分配与定价规则,将既非生产腹地、也非主要市场的新加坡,打造成了全球业务的营收与利润中心。
 ![]()
(图:
Shein全球组织架构)
财报显示,新加坡除了作为SHEIN的利润中心外,也是SHEIN的营收与资产归集中心。根据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理局(ACRA)披露的权威2024年财报数据,SHEIN新加坡总部总资产从2023年的72.1亿美元飙升至123.8亿美元,增幅高达71.7%。若将其控股的子公司纳入统计,SHEIN集团在新加坡的总资产已达到153亿美元。与此同时,新加坡总部以299亿美元的营收占据集团370亿总营收的8成,承担了集团核心的采购付款和销售收款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资产、营收与利润的多重中心。
这一架构带来的直接争议,是税务与利润分配的失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SHEIN新加坡公司累计缴纳企业所得税约4.4亿美元,合人民币超30亿元,但对比其新加坡总部及控股子公司12.88亿美元的税前利润,结合新加坡的税收政策与中国25%的企业所得税率测算,其实际税负显著低于国内标准。
 ![]()
更具争议的是,SHEIN英国子公司2024年20亿英镑销售额中,超17.2亿英镑(约166亿人民币)以采购成本名义转移至新加坡总部,导致本地利润大幅缩水,仅缴纳960万英镑公司税,这种关联交易模式已引发国际社会对其定价公允性的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创始人许仰天与新加坡的关联不止于企业总部。早在2023年,许仰天便以居住国为新加坡的身份,闯入“胡润全球白手起家U40富豪榜”前十,彼时身价500亿元。
 ![]()
但在SHEIN新加坡总部2024年的财报中,许仰天的名字却从董事名单中消失,其持股比例也未披露,而他最后一次出现在董事名单中是2022年财报,当时以巨额持股数稳居权力中心。许仰天持股信息模糊化,与新加坡总部资产飙升形成反差,加深了外界对其透明度的担忧。
02
多国监管易成上市卡点
如果说新加坡核心架构是SHEIN上市困境的根源,那么由此引发的多国监管交叉约束,则成为上市合规的直接障碍。其中数据安全审查与境外上市备案是最难跨越的两大卡点,而新加坡的监管环境变化,更让局面雪上加霜。
数据安全是首要红线。根据《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掌握超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企业赴境外上市必须申报网络安全审查。SHEIN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用户规模早已破亿,不仅涉及中国用户数据,还包含大量境外信息,其新加坡总部存储、全球传输的数据路径是否符合国家安全要求,成为监管核心。尤其对于注册地在新加坡、生产运营在中国、市场在欧美的SHEIN而言,需同时证明境内外数据隔离、传输加密等措施的有效性,还需获得新加坡及欧美多国官方的合规确认,一旦涉及整改,周期将远超普通企业。
 ![]()
与此同时,新加坡本土监管的收紧,更让SHEIN的架构优势逐渐转化为劣势。2023年新加坡30亿新元特大洗钱案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已陆续开启强监管模式,不仅提高家办税收激励门槛,更加强对企业资产透明度的要求。
SHEIN新加坡总部的财报数据被新加坡当局公开披露,引发市场热议,而SHEIN以信息不实否认官方数据的行为,更暴露了其在新加坡监管环境下的合规焦虑。对于赴港上市企业而言,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一致性是审核基础,这种自相矛盾的表现,无疑给合规埋下重大隐患。
 ![]()
此外,SHEIN在欧美市场的监管罚单也持续发酵。近3个月来,SHEIN在法、英、意等国持续遭到来自虚假折扣、虚假环保宣传、侵犯隐私等多项巨额处罚。甚至近期,SHEIN计划在法国巴黎BHV百货开设实体店时,还遭到当地服装协会及巴黎市长的联合抵制与抗议。
 ![]()
上述这些合规记录,叠加证监会2025年境外上市新规中合规记录零容忍的要求,可能直接影响其赴港上市审核与备案结果,也让其上市进程承压不小。
03
上市困境该如何破解?
面对多重困境,今年8月有媒体报道称SHEIN拟将新加坡总部迁回中国,为赴港上市铺路,但这一计划可行性存疑,核心障碍仍与新加坡的资产架构深度绑定。
公开信息显示,SHEIN新加坡总部控股了美国、爱尔兰、英国及广州等全球子公司,控制着全球产业上下游的生产和销售主体,其153亿美元的新加坡资产涉及复杂的股权、债权及关联交易,迁回过程中面临税务清算、股权重组等问题,还存在被新加坡监管追责的风险。
于此同时,经营层面的压力则进一步压缩了SHEIN的破局空间。2024年财报显示,SHEIN集团营收虽增长近20%至370.4亿美金,但净利润同比下降超10%至10.99亿美金,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美国市场作为其最大单一市场,2025年9月销售额同比暴跌9%,创下三年来第二次单月下滑,直接原因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取消小额豁免关税政策。
 ![]()
整体来看,从纽约到伦敦再到香港,SHEIN的上市之路三次转向,核心困境始终与其特殊的跨境架构脱不开关系。许仰天的财富缩水与SHEIN的IPO哑火走向,本质上是这家企业新加坡资产核心化战略与全球监管环境错位的结果。新加坡曾因政策优惠成为SHEIN的资产、营收与利润池,但如今强监管与上市要求的冲突,让这一架构安排逐渐变为包袱。
当下对SHEIN来说,若想破解困局,不仅需要厘清新加坡总部的资产与股权关系,更要在全球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找到企业发展、税收公平与合规要求的平衡点。而许仰天消失的持股信息、新加坡总部飙升的资产与缩水的估值,共同构成了跨境企业全球化进程中的复杂命题。至此不难发现,全球化或许从来不是简单的注册地迁移,而是合规体系与价值创造的协同匹配,这也是SHEIN给所有出海企业的重要启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