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与婚姻法则
作者丨勒内·基拉尔
![]()
↑列维-斯特劳斯
01
列维-斯特劳斯指出必须从亲属关系系统出发来思考基本家庭。如果我们把优先性给予乱伦,而不是亲属关系系统,那么这种方法上的颠覆仍然有效。如同我们在前文中说过的,必须根据禁忌来思考家庭,而非根据家庭来思考禁忌。如果说存在一种本质上的结构主义,那么就是在这一点上。我们认为这并不是对精神分析的结构主义解读。这正是我们前两章的分析想要证明的内容。结构主义与精神分析之间的比对,应该引起精神分析的崩解和终结,同时将弗洛伊德至关重要的直觉解放出来,将他对认同的摹仿作用、《图腾与禁忌》的集体杀害的直觉解放出来。
拉康相反转向精神分析的大概念,特别是俄狄浦斯情结,他似乎想让这个情结成为引入所有建构、所有象征秩序的过程的推力。而这是弗洛伊德的概念让人绝对无法做到的,不论选择怎样的调料来烹调它。宣称极端忠实于弗洛伊德的每一句话,他却暗自排除所有对这个情结进行定义的文本。这是大错特错,因为他错过了这些文本中充盈着的弗洛伊德的,而非“弗洛伊德学派”的真正的直觉。
应该记住,除了这些文本和其他同类文本,在弗洛伊德著作中没有任何东西能解释被归于俄狄浦斯情结的这种普遍的万能作用。如果不依托于弗洛伊德的文本,也不依托于对这些文本的明晰而严密的矫正,也不依托于人类学的解读,那么就必须解释为何还要执意将“俄狄浦斯情结”当作所有事物的“王与父”,即便是用情结的一种极其稀罕的、马拉美式晦涩的、让人无法把握的形式也一样。
这种最初的根本的失败当然在各处造成反响。这很遗憾,因为镜像作用在当今世界加剧,通常不被人注意的事情在这里也会被发现和观察到。可惜,人们将镜像作用定义为臆想,将它们与自恋理论联系起来,即一种到处寻找自己的倒影的欲望。我们自己从弗洛伊德的自恋说中,以及19和20世纪呼应他的文学自恋说中,看到由某种欲望推出的神话,这种欲望已经明白,要想夺取欲望对象,就必须一直掩盖自己的失败,一直自称拥有完全的独立性,而实际上却在绝望地从他者中寻找这种独立。自恋说是对真相的一种颠倒。
人们自称受到同(même)的吸引,对全异(tout autre)失望,而实际上吸引人的却是全异,让人失望的是同,或者不如说两种情况下都涉及人们以为是同或全异的东西,一旦摹仿作用陷入暴力的相互对等性中,摹仿只能落在对手身上。只有对它形成障碍的东西才能挽留住它。
02
必须从超验性中寻找建构的关键,社会统一性仍然化身于这种超验中。不应从消解这种超验的东西中寻找建构的关键,不应从毁灭超验,且让人类重新陷入无休止的暴力的摹仿的东西中寻找。现代世界的持久危机当然给予某些新弗洛伊德派的观点一种部分地、间接的、相对的真理性。从整体上,新弗洛伊德派的计划同样是系统地进行逆推。这一计划无法让人把握共时性的结构。
![]()
↑弗洛伊德
对共时结构的真实把握会揭示它自身的超验性,附带着揭示出《图腾与禁忌》这样的尝试是切中要害的。对形式主义的教条性的固守总是暴露出一种对形式解读的无力。要么忠实于精神分析,并且在亲属关系方面停留在列维-斯特劳斯的革命之内;要么放弃精神分析,将列维-斯特劳斯的革命放入禁忌本身的核心,重新将起源当作真正问题,重新开始《图腾与禁忌》发起的工作。
作为前进中的常态,如今思维生病了。在非常稀少的它仍然保持鲜活的地方,它也表现出一些不容置疑的病症。思维陷入一种循环论证,正是欧里庇得斯在他的悲剧作品中已经描述过的那种循环。思维想要跳出循环,而实际上却越来越深陷其中。
随着半径越来越小,思维在越来越小的圈子里转得越来越快,这个循环就是执念的循环。并不存在像大肆横行的怯懦的反智主义者想象的那样单纯的执念。思维并不是靠走出循环来摆脱它,而是要通过到达循环的核心,如果能做到的话,还要同时不陷入疯狂。
目前,思维断言不存在中心,它尝试走出循环去从外部控制它。这正是前卫的工作,他们总是想净化自己的思维,以便逃出神话的循环,如果有可能,它要让自己完全非人化。因为产生了怀疑,思维总是努力加强“科学系数”。为了不看到基础在动摇,它用面目可憎的定理把自己武装起来。它增加不可理解的缩写,它消灭所有还像是明晰的假设的东西。它毫不留情地从殿堂前威严的广场上驱逐最后一位失望的正直人。
03
当思维到达中心,它会发现这些最后的献祭仪式的虚妄。它将看到神话思维在本质上与批评神话,并向神话起源上溯的思维没有区别。
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思维在原则上是可疑的,即便它从来不能完全清除自身的神话浸染。这并不意味着上溯是不真实的。没必要发明一种新的语言。我们不要担心:“探索”终会到达终点,迷途不会永远持续。渐渐地,思想已经变得更加容易,或者说不思想变得更加困难:仍旧遮蔽真相的献祭的幕布不断磨损,它们磨损,是因为我们反方向的努力,我们努力加强它们和重新领受它们。探索就要达成,部分是因为某种累积进程正在进行,部分是因为争议的结果被小心保存、被系统化和理性化,部分是因为实证知识的巴别塔正在坍塌。因为此后再没有什么能阻止对暴力的完全揭露,甚至暴力本身也不能,暴力因为人类本身和暴力手段的巨量增加而丧失了从前的回旋余地,无法确保创始机制有效性和确保对真相的压抑。西方的俄狄浦斯为自己布下的陷阱正在合拢,当然那时将是探索到达终点的时候,因为陷阱与探索在此是一回事。
![]()
从此,暴力对我们所有人的主宰是公开的了,是以科技武器的巨大与残酷的形式公开的。眼睛都不眨一下,像是在说最自然不过的事,“专家”们告诉我们,是暴力让全世界彼此尊重。
暴力的“无法衡量”长久被西方世界的聪明人讥笑和误解,它重新以一种意料之外的形式出现在现代的地平线上。从前的复仇的神圣的绝对性又回到我们这里,它长着科学的翅膀,有准确的数字和量度。有人告诉我们,这会阻止第一个全球社会自我毁灭,而这个全球社会已经在汇集,且明天将汇集起全人类。
事情越来越像是人类主动置身于,或者被暴力或真相置身于这种暴力和这种真相面前,置身于首次明确的而且甚至完全科学的选择面前,人类需要在完全毁灭与完全放弃暴力之间做出选择。可能并不是偶然性,让这些值得关注的事件与所谓人文科学的真正的进步同时出现,与我们的知识的缓慢但不可避免的回溯过程同时出现,知识是向着替罪牺牲,向着所有人类文化都具有的暴力源头回溯。
文章选自《祭牲与成神:初民社会的秩序》,勒内·基拉尔|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
文章仅用于分享交流不作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听哲学独家资源
↓文史哲福利群↓
上图扫码回复:福利资源
独家0基础哲学课
哲学100问
从古希腊到后现代
300期课程丨250张逻辑图丨2500年哲学史
扫码订购 - 永久收听(附文稿)
收听方式
① 扫码收听
② 下载“小鹅通”APP(可下载音频)
购课后领取逻辑图
加助手微信号:zhexue100zhushou
![]()
阅读全文订购《哲学100问》(完整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