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业余农民记者史奎华关爱流浪少儿的故事
(史奎华回忆录)
![]()
流浪儿童
2000年6月12日,我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街采访的路上看到当时茌平县土管局的大门洞子一群人围在一起在看什么,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好奇的也围了上去,只见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向人们诉说着他的不幸,看到伤势我感觉问题的严重性,孩子的伤情再不治疗后果将非常严重,于是我暗下决心决定利用我的采访关系给他治疗,我简单的询问了孩子的基本情况,多大了、有人管吗、叫什么名字、家是哪里的等等。当时我就拿出记录本,给当时的茌平中医医院院长付以才,写下了要求中医院给李丙龙孩子免费治疗得信函,交给了伤者李丙龙,让他去医院找付以才院长治疗,然后我到了土管局楼上给付以才院长打电话,结果是付院长在外地学习。因此我又给当时的茌平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我的好朋友孙协平打了电话,把孩子的遭遇与不幸简单的向孙协平院长进行了汇报与沟通,孙院长表示尽全力看好李丙龙的病。
![]()
在医院,医务人员经研究必须给李丙龙进行植皮手术,才能保住孩子的腿,动手术必须有家人签字,一个流浪孩子哪有家人?只有我代表家人在手术书上签了字,我告诉李丙龙孩子说,你如果好了是你的福气,如果不幸出了人命我就给你发丧,我笑着说。因为我是农民、没有经济来源,我采访都是义务的,微薄的稿费还不够买交卷的,根本没有钱财资助李丙龙孩子,于是我利用我的采访关系分别给企业家、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打电话要求救助,他们救助的钱全部当着医生的面交给李丙龙养伤用,我在家经妻子的同意把一些旧衣服拿来给李丙龙换洗。由于发现、看病、捐助等整个过程是我一手发起的,所以对李丙龙的遭遇的详细情况比较了解,因此我含着眼泪以《他渴望有个温暖的家》为题写成了一篇纪实通讯稿并配上图片,结果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大众日报》作为内参进行了转发,因此山东电视台《道德与法制栏目》专门派记者来茌平进行了采访并播放。《山东法制报》《生活日报》《聊城公安报》《山东工人报》等十几家报纸进行了刊登。
![]()
当时,很多读者来信或打电话、留言(网易新浪博客)要求资助李丙龙、还有的要收留他,因为见不到李丙龙的亲生父母我也不敢妄家做主。
当时,我还给邯郸团市委等部门联系,为李丙龙找家或近亲属,结果回音都是无能为力。
有人说他的继父为什么没有被绳之以法,我说:如果把他继父逮起来判刑,这个孩子就真的没家了。因此我阻止了对他继父的法律诉讼。
李丙龙治好病后,我又找有关朋友联系给他找了一个喂奶牛的活干,有地方住、管饭吃还多少给点工资。后来因为我也是农民又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联系李丙龙。后来我问养奶牛的,牛场主给我说,牛场不景气,不知道李丙龙又去哪里干活了?!多年以后,在茌平中心街见过李丙龙一次,当时看他很阳光帅气……
现将当时有关流浪孩子李丙龙的文章转发一下,供读者参考。
![]()
《他渴望有个温暖的家》
(作者:史奎华)
![]()
李丙龙,乳名小刚,原籍河北省邯郸市。9岁那年他与离婚不久、患有精神病的母亲流落到茌平县,为了吃上一顿饱饭,就随母亲改嫁落户到茌平李某的家中。
恶父施暴
2000年农历正月十一傍晚几天没回家睡觉的李丙龙,再次来到村后的场园里(农民打粮晒粮的地方),蜷缩在玉米秸上睡觉。
深夜2点多钟、刚刚进入梦乡的李丙龙,忽然觉得难受,因呼吸受阻而喘不过气来。朦胧中,他意识到有人在掐他的脖子,他嘶哑着喉咙问:谁啊?"
![]()
"妈那个x,起来!老子要治你!"他睁着惺忪的眼睛,看到满面怒气的继父带着几个人站在面前,冲着他大吼大叫不由分说,几个人像抓小鸡一样,把他连拉带推扯回家中,随后扒掉他的外衣。用绳和铁链拴住了他的手脚,倒挂在家中一棵愉树上,有个人还拿刀子在他的脸上蹭了两下。
“村里麦秸垛是不是你点的”恶父问。
“不是”
“家里少了 600 元钱,是不是你偷的?
“我翻过钱,但没有找到。”
"为什么翻钱?”
“我想找我妈去,我想回老家。”
“钱藏到那里去了?不说,我就揍死你!
过了一会儿,李丙龙忽然看到继父提来一把还冒着热气的铁壶,把壶嘴对准了他的小腿肚。当时他吓得闭上了双眼……惟一的亲人,可怜的妈妈又不在家,他只有等待着像往常一样的非人折磨。
“噗、噗……”滚烫的开水,从壶中流了出来,流到他的腿上、手臂上、脸上……他凄惨地哀叫着:“妈啊,妈妈,妈妈啊!"“我没有偷钱,我没有点火。"
他的哀求,没能阻止继父哪一双罪恶的手,滚烫的热水仍在往下浇着……
"爸爸,我没有愉钱,你饶了我吧!亲爸爸……"他的哀求声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呻吟。
![]()
逃出魔窟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意识到手脚仍被捆着,腿、手臂、脸都火辣辣地疼。这时,李丙龙已没有了眼泪,他被继父锁在了屋里,他多么盼望这时有精神病的母亲能站在他身边。但他绝望了,迷迷糊糊又昏睡了过去。
在黑屋子里,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这天,门终于开了,继父端着一碗粥,拿着一个馒头谩咒着说:“妈那个x,要不是邻居劝我,饿死你!"
绳、铁链,这种只有捆、锁牲畜的东西,终于离开了他的手、脚,这时他的手脚已被绳、链勒得没有了知觉,连续几天不能活动,又过了一段时间,继父终于发了"慈悲”允许他挪到屋外晒太阳。
机会终于来了,村里死了人。按照风俗,村里死人,男人都得去为死者出丧。这天下午,他发觉继父没有锁大门,于是他骑着一辆自行车,艰难地逃出了魔窟。
![]()
流浪街头
李丙龙的左腿内侧肌肉损伤严重,弯曲着伸不直,晚上睡觉,他脸向上把手挽到腿弯下,翘着腿才能休息。
茌平县城中心地段有一条新政路,是茌平的繁华路段,东西长约四华里,从日出到日落,李丙龙每天从东走到西,又从西走到东,饿了,他到地摊、饭馆要口饭吃,渴了叫声大爷、大娘,要口水喝;困了,毯子一铺,就露宿街头。天气越来越热了,伤口在流脓,他每到一处随之就气味难闻,苍蝇围着他乱飞。有好心人问他:"你的家在哪里?"
"我没有家。"
你的腿怎么烫的?"
“后爹把我头向下吊起来用开水烫的。
“你今年多大了?"
“16岁。”
“你怎么不去告你后爹?”
"我不敢,我怕后爹把我大卸八块,他说过。”
"你娘不管吗?"
“俺娘有精神病,走失找不到了-……"他哭了。
![]()
世间自有真情在
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2000年6月13日下午4时,李丙龙走进了茌平县第二人民医院脑血管病治疗中心,他向院党委书记柳长海讲述了他的不幸,柳书记立即用电话和院长孙协平商议,他们一致同意:全力以赴,免费治好李丙龙的烫伤,并在生活上给予照顾。
下午5时,李丙龙住进了二楼病房。护士长刁淑红给他拿来了水杯及暖水瓶,护士于洪英给他端来了洗脚水,送来了卫生纸及酒精棉棒。医师吴玉静、冯守华及时对他的烫伤部位进行了检查……
![]()
李丙龙看着装有空调的房间及给他诊断护理的医务人员,就像看到了亲人一样,迫不及待地向他们诉说着自己的不幸:"俺的老家在河北邯郸市,住的是楼房,前面有个菜市场,9岁那年,俺刚上完小学二年级,俺生父吴希涛因和母亲王秀兰感情不和而离婚,母亲因此得了精神病,在老家时,母亲也上班,是绘图的;俺还有个舅舅叫王广友,开着一辆 130 汽车跑出租,离婚后母亲带俺走失到山东茌平县,只因俺饿了在一户人家吃了顿饭,母亲被这家人介绍改嫁到现在的继父李xx家,继父对俺娘两经常打骂,说着:李丙龙脱下自己的上衣,只见胸部、臂部等处伤痕累累,他指着胸前的疤痕说:“这一块是继父用铁锨铲的,臂上的一决是继父用烧红的铁棍烙的………"在场的人们眼中滚动着泪珠,无不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对其恶魔似的继父表示愤恨!
![]()
6 月14 日,茌平县宏大家电经理张富海听说了李丙龙的遭遇,派人送来了 200 元钱。在此之前,茌平县武装部部长哈广和以及县检察院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志,也曾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共青团茌平县委书记刘华、公安局宣传科科长孙培水、茌平县妇联的等同志,对李丙龙的伤势及遭遇也给子了极大关注纷纷送来现金及慰问品。
![]()
妈妈、爸爸,你们在哪里
6月15日上午9时30分,茌平县第二人民医院脑血管病治疗中心手术室一切准备就绪,李丙龙被医护人员抬进了手术室。麻醉师给他注射了麻醉药,冯守华、马思杰医师告诉笔者:该烫伤如再延误不治,将可能引发败血症或造成终身残疾。
无影灯下,吴玉静医师用手术刀、镊子仔细清理了伤口脓痂,腥臭的脓液一滴滴地顺着创口直往外流;护士刘淑华一遍一遍地向伤腿部位喷着双氧水,并不时用药棉擦拭着伤口,鲜红的深层组织逐渐露了出来。
10 时20 分,李丙龙被抬回了病床。柳长海书记早已等在床前,这时的李丙龙紧闭双眼,一手紧紧抓着护士长刁淑红的手,一手狠狠抓着冯守华主任的后背衣角,一遍又一遍地发出了呼喊:“妈啊!妈,妈妈!爸爸!您在哪里?"
吊瓶在颤抖,在场人们的心在流血,每个人的眼中都流出了泪水……(完)
![]()
关心他的市民给他免费吃饭。
![]()
2003年摄影师史奎华被大众报业集团评委山东优秀业余记者证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