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脚美国两架战机在南海落水,后脚中国就划出了禁航区?
今天阿权给大家分享一件非常有意思的巧合,就是中美两国在南海的军事动向。
大家都知道美军前两天又在南海出了大丑闻,尼米兹号上的两架战机,前后半个小时相继掉入海中。
虽然五名飞行员全被救了上来,但两架战机还没来得及打捞,尼米兹航母掉头就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而在同一时间,中国宣布展开军演,并在相关海域划下禁航区,所有无关船只,飞机都不能轻易航行。
两件事一前一后,很容易让人联想中国是去打捞美军的相关装备去了,那事实究竟怎么样呢?
![]()
南海的风浪从未像2025年10月26日这般让美军心惊,服役满50年的“尼米兹”号航母,在万安滩以南海域上演了一场难堪的"告别演出"。
短短半小时,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与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相继从甲板坠入海中,尽管5名机组人员都被及时救起,但两架现役主力战机却永远留在了深邃的南海海底。
这本该是美军展示海上力量的巡航,最终却成了实力露怯的现场。
作为尼米兹级航母的首舰,这艘参加过海湾战争的“老兵”本应在2025年退役,只因福特级航母建造滞后才被迫延寿出征。
从3月离港到10月坠机,7个月的高强度部署让舰体设备早已不堪重负,储油舱老化漏水的旧疾更是为事故埋下隐患。
![]()
如今航迹图显示,“尼米兹”号已调转船头直奔美国西海岸母港,连打捞战机残骸的时间都不愿多留,与其说是紧急返港,不如说是狼狈退场。
美军的窘迫不止于此,有非官方消息称,派往南海搜寻残骸的P8A反潜巡逻机在海面盘旋多日,却连战机位置都无法锁定。
更尴尬的是,即便确定位置,他们也缺乏在南海复杂海况下打捞重型装备的能力。
这种救得了人,捞不起机的窘境,彻底戳破了其“南海掌控者”的伪装。
![]()
就在美军为坠机残骸焦头烂额时,中国海事局发布的一则禁航通告,让他们的焦虑彻底发酵。
根据10月25日发布的航行警告,我国将从11月起在南海相关海域开展海上试验并划设禁航区。
这个时间点恰好与美军坠机事件重叠,让一些美国媒体立刻脑补出“中国借机打捞美军战机”的戏码。
这种猜测本身就充满逻辑硬伤,中国的禁航通告发布于10月25日,而美军战机坠海发生在10月26日,难不成我们还能提前预知美军的事故?
事实上,在南海开展军事训练、划设临时禁航区,是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常规操作。
仅2024年以来,海事局就发布过数十次类似通告,目的是保障训练安全与航行秩序,与美军残骸毫无关联。
美军的疑神疑鬼,本质是“做贼心虚”的本能反应。
他们担心战机残骸被他国获取导致技术泄密,这种焦虑并非空穴来风。
1976年苏联米格25叛逃日本后,美日联手拆解研究,直接逼得苏联全面升级敌我识别系统。
但这次他们显然找错了对象,我国歼15T舰载机的雷达、航电系统早已实现对F/A-18F的全面超越,对于这种即将随“尼米兹”号一同过气的装备,我们根本没有兴趣。
美军与其担心别人,不如反思为何自己的装备总在南海“掉链子”。
![]()
“中国军号”的评论一针见血:所谓美军的"南海魔咒",从来都是自找的。
翻看近年记录,美军在南海的事故清单早已拉得很长:
这些事故并非偶然,而是美军过度军事存在的必然结果。
南海距离美国西海岸超过1.1万公里,美军非要跨洋而来搞“航行自由”,本质是将军事霸权凌驾于地区和平之上。
此次出事的“尼米兹”号,在中东部署大半年后未作休整就直奔南海,舰载机部队超负荷运转,舰上储油舱因老化存在污染风险,这些都为事故埋下伏笔。
![]()
正如外交部所言,美军频繁派舰机到南海炫耀武力,才是引发安全问题的根源。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军总将自己包装成“南海秩序维护者”,却连自己的装备都管不好。
50年舰龄的老航母硬撑着搞“最后巡航”,半小时内连摔两架战机,这种实力与野心的错位,正是霸权衰落的生动注脚。
南海从来不是美军的“秀场”,更不是霸权的“后花园”,所谓的“魔咒”,不过是地区和平对霸权主义的无声警示,再这样穷兵黩武,迟早还会摔得更惨。
![]()
美军的南海困局,从来不是外力所致,而是霸权过度扩张的必然反噬。
中国的常规训练从非针对谁,南海的和平也容不得霸权搅局。
当老舰折戟、战机沉海,霸权的光环已然褪色,唯有尊重主权与和平,才是南海真正的航行准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