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一暖和,不少朋友就开始馋凉皮、冰奶茶,可吃完总觉得肚子胀胀的,甚至还会反酸 —— 其实这都是脾胃在 “闹小脾气” 呢!咱们常说 “人是铁饭是钢”,可要是脾胃不好,吃再香的饭也吸收不了营养,时间长了不仅没力气,脸色还会发黄,整个人看着没精神。
脾胃就像家里的 “后勤管家”,咱们吃进去的每一口饭、喝的每一口水,都得靠它慢慢消化、分解,再把蛋白质、维生素这些营养送到脸蛋、手脚,把没用的东西排出去。要是管家 “累垮了”,营养送不到脸上,气色自然差;送不到手脚,冬天就容易手脚冰凉,所以调脾胃真的不是小事。
![]()
说到调脾胃,中医专家张伯礼院士特别有经验,他常跟大家说:“调脾胃不用找复杂的方子,把日常小习惯改对了,比啥都管用。” 他还专门推荐了 5 个简单习惯,坚持下来脾胃会越来越舒服,气色也会慢慢透出红润,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个习惯:早上喝碗温粥,别贪凉
早上刚睡醒时,脾胃还没 “完全清醒”,就像刚起床的人没力气一样,这时候吃太凉、太硬的东西,很容易让它 “累着”。张伯礼院士建议,早上可以煮一碗温粥,比如小米粥、南瓜粥,温和又好消化。做法也简单:抓一把小米放进锅里,加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20 分钟,喜欢甜的可以切小块南瓜放进去,不用加太多糖 —— 糖多了反而会给脾胃添负担。千万别早上喝冰豆浆、吃凉包子,不然脾胃会 “不开心” 哦!
![]()
第二个习惯:吃饭别着急,每口嚼够 20 下
当下,诸多职场人士工作繁忙,用餐时往往风卷残云,不过片刻便草草结束一餐。然而,个中隐忧,又有几人知晓?食物没嚼碎,脾胃就得 “加班” 去磨碎它,时间长了很容易胀肚子、没胃口。张伯礼院士提醒:“每口饭至少嚼 20 下,把饭嚼成泥状再咽。” 哪怕吃外卖,也别催自己,慢慢吃 —— 嚼得越碎,脾胃消化起来越轻松,营养也能吸收得更好,时间长了胃口会越来越好。
第三个习惯:两餐之间加份 “健脾小零食”,拒绝甜腻
上午 10 点、下午 3 点左右,要是饿了别吃蛋糕、薯片这些甜腻零食,可以选蒸山药、烤红枣这种能帮脾胃的小食。蒸山药很简单:把山药洗干净(怕麻烦可以削皮),切成段放进蒸锅,水开后蒸 15 分钟,软了就能吃,口感粉糯还不腻;烤红枣更方便:选几颗新疆灰枣,洗干净后放进烤箱,180 度烤 5 分钟,外皮有点脆,里面甜甜的,一次别吃多,3-5 颗就行,吃多了容易上火。
![]()
第四个习惯:晚上 7 点前吃晚饭,远离重口味
很多人晚上喜欢吃烧烤、火锅,或者熬夜时吃泡面,可晚上脾胃需要 “休息”,这些油多、辣、咸的食物,会让它 “熬夜加班”,不仅消化慢,还会影响睡觉。张伯礼院士建议:“晚上 7 点前吃完晚饭,尽量清淡点。” 比如清炒西兰花、清蒸鱼,或者杂粮饭配豆腐 —— 西兰花切小,开水焯 1 分钟,加少许盐和香油拌拌;豆腐切小块,和青菜一起煮汤,简单又舒服,吃完不会胀肚子,睡觉也能更踏实。
第五个习惯:睡前揉 5 分钟肚子,顺时针揉
晚上睡前花 5 分钟揉肚子,能帮脾胃 “放松”,就像给它做按摩一样。做法特别简单:平躺在床上,双手搓热(手凉的话多搓几下),然后放在肚脐周围,顺时针慢慢揉,力度别太大,就像摸小猫一样轻,每次揉 5 分钟就行。此举可促进肠胃蠕动,加速日间未消化食物的排出,令脾胃得以舒缓。次日晨起,腹内不再胀满。若持之以恒,睡眠质量亦能得以改善。
![]()
其实这 5 个习惯都特别简单,不用花太多时间,也不用买贵的补品,关键就在 “坚持”。比如今天开始,早上先喝一碗温粥;明天吃饭时多嚼几下;下周再试着睡前揉肚子 —— 不用一下子都做到,慢慢加进来。过一两个月你会发现,以前吃完腹胀、没胃口的情况少了,早上起来有精神了,脸蛋也慢慢透出淡淡的红润,穿衣服都显得有气色了。
毕竟脾胃舒服了,营养才能送到身体各个地方,身体自然会舒畅,气色也会越来越好 —— 调脾胃不是一天的事,只要把这些小习惯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有活力,整个人都透着健康的好气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