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月29日,特朗普政府出人意料地宣布撤销对波黑塞族共和国前领导人米洛拉德·多迪克的全部制裁措施。
2. 这一决策显得颇为突兀,毕竟在不到十二个月之前,这位政治人物还因公然无视国际高级代表的指令而被司法机构罢免总统职务。
3. 多迪克长期被视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巴尔干半岛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他多次公开倡导塞族共和国脱离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并与塞尔维亚实现统一。如今美国突然为其“正名”,其背后的战略考量值得深入剖析。
![]()
4. 在巴尔干政坛,多迪克绝非默默无闻之辈。他曾长期执掌波黑境内自治实体——塞族共和国的最高权力职位。该政治实体诞生于1995年签署的《代顿协议》,这项由国际社会主导达成的和平安排,旨在终结那场导致十万人丧生的残酷内战。
5. 协议将波黑划分为两个平行治理单位:穆克联邦与塞族共和国,从而构建起一个极其脆弱但维持了近三十年的共存格局。
6. 然而,多迪克始终是这一秩序的挑战者。他不止一次宣称,塞族共和国本就不应隶属于波黑国家框架之内,理当与邻国塞尔维亚完成合并进程。
![]()
7. 2022年,拜登执政时期,美国以严重违反《代顿协议》、系统性贪腐及破坏地区稳定为由,对多迪克实施全面制裁。
8. 当时美方明确指出,此人“利用公职之便进行权钱交易、收受非法利益,并通过多种腐败手段积累巨额个人资产”。
9. 到2024年8月,负责监督和平协议执行情况的国际高级代表认定多迪克屡次抗拒合法命令,当地法院随即依法解除其总统职权。
10. 按照常理推断,此种背景下华盛顿理应继续施加压力,可特朗普政府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全面取消对多迪克的限制,还将共计48名关联个人与组织从西巴尔干制裁清单中移除。
![]()
11. 幕后推手浮出水面,美国内部战略分歧公开化
12. 据多方消息披露,劳拉·卢默、鲁迪·朱利安尼以及迈克尔·弗林等特朗普核心支持者在此事中发挥了关键游说作用。
13. 卢默作为“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重要网络意见领袖,朱利安尼与弗林则是特朗普首任期内的核心幕僚成员。他们为何要为一位饱受争议的巴尔干政客发声?
14. 一方面,这可能源于意识形态取向——他们对莫斯科的整体态度远较民主党温和;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存在潜在的商业或人脉利益牵连。
![]()
外媒报道截图
15. 值得注意的是,多迪克本人早在2024年初便聘请了前伊利诺伊州州长罗德·布拉戈耶维奇担任说客,而后者正是2020年2月经特朗普特赦释放的因腐败定罪官员。
16. 这条政商链条一经梳理,便显露出复杂的人际网络与政治互惠逻辑。
17. 美国国务院对外发布的官方声明措辞谨慎且富有修饰:“近期塞族共和国国民议会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意义的政治举措,有望增强波黑整体稳定性,为美国与其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奠定基础。”
18. 实质含义不难解读:只要你愿意配合美方的新战略方向,过往的问题可以暂时搁置。这种基于实用主义的外交操作,在美国对外政策史上并不鲜见——谁能在地缘棋局中为我所用,谁就有可能获得“去污名化”的机会。
![]()
外媒报道截图
19. 但问题在于,所谓“建设性行动”的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多迪克是否真正放弃了分裂主义立场?这些核心疑问,国务院并未提供任何实质性证据或清晰说明。
20. 多迪克本人对此结果表现出极大欣喜,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声明,感谢特朗普“纠正了一项严重的司法与政治不公”,并将这笔“历史旧账”归咎于奥巴马与拜登两届政府。
21. 他强调,此次解禁“不仅是法律层面的拨乱反正,更是对塞族共和国民族诉求与真相的道德承认”。
22. 美国国内反对声音迅速涌现,新罕布什尔州联邦参议员珍妮·沙欣直言此项决定“轻率且缺乏审慎评估”。
![]()
23. 她列举多迪克三大不可忽视的行为记录:持续削弱《代顿和平协议》权威、与克里姆林宫保持密切联系、依靠体制性腐败攫取财富。“上述行为无论如何都不应成为解除制裁的理由。”
24. 沙欣的观点代表了华盛顿相当一部分外交精英的担忧:此举实质上是在协助俄罗斯扩大其在西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因为多迪克长期以来就被视为莫斯科在该区域的关键代理人。
25. 一旦美国主动为其松绑,无异于向其他亲俄势力释放错误信号,激励更多挑战现有秩序的行为。
![]()
26. 从更广阔的地缘战略视角观察,这一举动折射出特朗普政府对欧洲事务优先级的重新定位。
27. 在拜登执政期间,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上采取强硬对抗姿态,同时对巴尔干地区的亲俄政治力量实施遏制策略。
28. 而随着特朗普再度掌权,其一贯主张与普京重建对话渠道的立场开始影响具体政策走向。在巴尔干这类非核心利益区域做出妥协,已成为其整体外交布局的一部分。
29. 然而,此类让步可能带来高昂代价。波黑本身就是一个结构性脆弱的多民族国家,三大主体民族——波什尼亚克人(穆斯林)、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之间的深层矛盾从未真正消解。
![]()
外媒报道截图
30. 多迪克重新获得国际认可,极有可能激发其他民族主义势力效仿,进而动摇整个国家的政治平衡。
31. 若《代顿协议》所确立的制度框架遭到进一步侵蚀,其崩溃风险将显著上升。
32. 归根结底,特朗普此次为多迪克“翻案”,本质上是以巴尔干地区的和平稳定作为谈判筹码,试图换取与俄罗斯改善双边关系的战略空间。
33. 此类操作或许能在短期内促成美俄高层互动回暖,但从长远来看,对欧洲整体安全架构的冲击不容低估。
![]()
34. 毕竟,《代顿协议》不仅仅是一份停火文件,它承载着数十年冲突血泪换来的和平成果。
35. 一旦这份来之不易的共识被打破,巴尔干半岛是否会再度陷入动荡甚至战火,目前尚无定论。
36. 尽管美国国内对该决策仍存激烈争论,但特朗普政府显然已决心推进这一路线。
37. 接下来关注的重点将是欧盟与北约的反应。倘若这两个主要西方联盟选择跟随美国脚步,则西巴尔干地区的权力格局或将迎来新一轮重组与洗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