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两个字像钉子一样戳在爸妈脊梁骨上——2023年11月,佛山54岁的老高刚办完退休手续,又被查出中度抑郁,全因独子小杰37岁,至今靠老高两千多的退休金租房点外卖。
![]()
消息一出,“孩子没班上,爸妈先得病”成了热搜。
![]()
老高的烦恼很具体:房贷刚还完,卡上就剩十三万,原本想和老伴去贵州避暑,一听儿子又要报三万块的编程速成班,瞬间蔫了。
最扎心的不是钱,是老高夜里刷到的那条数据——有稳定工作的子女,爸妈晚年满意率78%;儿子这样的,满意率只剩45%。
数字冷冰冰,但在老高身上就是喘不过气的压抑,他一周瘦了四斤,安眠药从半片加到一片半。
事情其实早有苗头。
十年前小杰职校毕业,非说要开奶茶店,父母给了他十万启动金,结果三个月亏光。
之后考公失败、送外卖嫌晒、做直播嫌累,一晃就赖到了现在。
老高劝他去工地,小杰一句“那我读书有啥用”噎得他说不出话。
其实老高不是没见过成功的例子,隔壁栋老刘家闺女上的是同一家职校,毕业直接进广东电网,干了五年,去年给爸妈换了电梯房。
![]()
区别在哪?
人家报志愿时老刘逼着她看就业率,不看“听起来洋气”。
转折出现在2024年1月。
社区贴出“新起点培训”海报,不收学费,还给推荐岗位,老高连夜帮儿子报名。
小杰第一次认真听完一整堂课,原来烘焙师也能月薪八千。
三个月后,他拿到本地连锁超市的面点师offer,包住,工资五千起步。
老高没高兴两天,又听到儿子偷偷打电话抱怨“干体力活丢人”。
这一晚,老高彻底失眠——不是心疼钱,是明白了一个道理:孩子不是缺岗位,是缺对自己的狠劲。
![]()
新政策确实铺了路,可愿不愿意走还是个人。
人社局的追踪报告显示,培训完真正坚持干满一年的,也就那不到四成的人,其他很快又缩回屋子打游戏。
老高算是半条腿踏进了“被动再就业”队伍——为了补贴儿子实习期的低薪,他又去物业干夜班巡逻,一个月两千八,心里比工地打灰还苦。
他算过账,自己再干三年就能把卡里的十三万补回来,却不知道自己这根弦还能撑多久。
倒是儿媳妇无意说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培训班老师说,00后这届毕业生把稳定排在第一位,国企职位报录比10:1。年轻人终于懂了铁饭碗香,可30多岁的“前浪”还在做梦当老板。
老高苦笑,原来观念错位的代沟不只一条,自己这代父母也跟着一起撞墙。
再过半年,小杰总算能全额上缴房租,老高第一次给自己买了双五百块的登山鞋。
临出门前,他把那张安眠药说明书团起来扔进垃圾桶,回头说了一句话:孩子稳了,爸妈才能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