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渴望拥有孩子的家庭来说,不孕不育的挑战可能是一场漫长而痛苦的旅程。但在2025年10月31日,哥伦比亚大学生育中心的研究人员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一对尝试了近二十年仍未能怀孕的夫妇身上,他们成功应用了一种AI引导的精子回收方法,实现了首次怀孕。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例被发表在了权威期刊《柳叶刀》上。
在全球不孕不育夫妇中,男性因素约占40%。而在这些男性不育患者中,又有约10%至15%的人患有无精子症,即射出的精液中几乎不含或完全不含精子。正如哥伦比亚大学生育中心主任、该论文的资深作者Zev Williams所说,许多精液样本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可能只是一片细胞碎片,根本看不到活精子。通常,医生会告诉患有男性因素不育症的夫妇,他们拥有亲生孩子的机会微乎其微。虽然无精子症患者可以尝试通过手术从睾丸中提取精子,但这种手术往往失败率高,且可能导致血管问题、炎症或睾酮水平暂时下降等风险。
Williams博士指出,该领域一直面临着巨大挑战,亟需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来识别和回收那些精子数量极低的男性体内的可行精子细胞。过去,少数专业实验室会雇佣技术人员手动检查精液样本,但这一过程耗时且昂贵,并且在样本经过离心机或其他可能损害精子的药剂处理后,效率更低。为了解决这一难题,Williams组建了一支汇集了先进成像技术、微流控学和生殖内分泌学专家的团队。
这个创新方法被称为 STAR(Sperm Tracking and Recovery,精子追踪与回收)。STAR系统结合了多种尖端技术。它利用高能成像技术扫描无精子症男性的精液样本,能够在不到一小时内拍摄超过800万张图像。然后,系统使用**人工智能(AI)**来快速识别样本中的精子细胞。一旦AI找到目标,一个带有微小、毛发状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就会将含有精子细胞的精液部分分离出来。在短短几毫秒内,一个机器人会温和地移除这个精子细胞,以便将其用于创造胚胎或冷冻储存。
STAR方法的有效性在一个案例中得到了惊人的验证:这位患者为了组建家庭,已经努力了近20年,期间尝试了多次体外受精(IVF)周期、几次手动精子搜索,甚至两次精子手术提取,但都失败了。该患者提供了一个3.5毫升的精液样本。STAR系统花费大约两小时,扫描了250万张图像,并最终成功识别出了两个可行的精子细胞。随后,研究人员利用这两个精子细胞成功创造了两个胚胎,并开始了一次成功的妊娠。Williams博士强调:“你只需要一个健康的精子就能创造一个胚胎”。尽管这一发现是基于单个病例,但它显示了这项技术在克服长期障碍、帮助无精子症患者方面的巨大可行性。目前,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以评估STAR技术在更广泛患者群体中的疗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