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郎平在河南的公开亮相,让不少球迷揪紧了心。
曾经站在女排赛场边意气风发的“铁榔头”,如今隔着口罩都能看出脸颊深深凹陷,头顶还有一块明显的秃斑,两鬓的白发也多了不少,整个人透着股难掩的憔悴。
![]()
好在朱婷一直陪在她身边,帮着拎东西、扶着上下楼梯,每一个小动作都透着贴心。
可大家心里难免犯嘀咕:郎平这阵子到底经历了什么,会瘦得这么厉害?她接下来还要忙着排球推广的事,又该怎么在做事和顾身体之间找到平衡呢?
卸任后的身份转型
说到郎平的变化,最先被注意到的就是官媒对她的称呼,以前她是“中国女排教练郎平”、“主帅郎平”,现在却成了“郎平主任”。
![]()
别小看这几个字的改动,里头藏着她未来的方向,不是回到教练席,而是换个方式做排球推广。
之前总有人传她要重回女排,这个称呼一出来,谣言自然就破了。
能被官媒叫“主任”,是因为她卸任后去了母校北京师范大学,牵头搞了个“郎平体育文化与政策研究中心”。
她在这个岗位上做的都是接地气的事,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写报告,而是跑基层,把排球从专业赛场带到普通人的生活里。
![]()
这种转型其实特别有意义,专业赛事再精彩,只有让更多人愿意摸排球、打排球,这项运动才能真正活起来。
生活里的郎平,和赛场上的严肃模样完全不同,卸任后她跟丈夫、女儿定居在了美国洛杉矶,住的房子是中式风格,一看就带着对家乡的念想。
女儿白浪在旧金山工作,她平时就陪着家人,日子过得特别悠闲。
![]()
之前大家总觉得她是个“工作狂”,现在能享受家庭时光,也算是弥补了以前执教时的遗憾。
不过最近她露面,状态实在让人担心。
隔着口罩都能看出脸颊凹进去了,胳膊细得像一折就断,头顶还有一块明显的秃斑,白发也比之前多了不少。
以前她站在赛场边,哪怕不说话都透着一股劲儿,现在看着却有些憔悴。
![]()
真心希望她能多顾着自己的身体,毕竟不管是做推广还是陪家人,好身体才是根本。
朱婷参加全运会
郎平这次去河南,朱婷几乎全程陪着,其实朱婷本来不用这么折腾,她在意大利的俱乐部最近比赛输得厉害,正缺她回去撑场面。
但为了代表河南女排打全运会,她毫不犹豫地回了国,来回跑一趟对身体消耗不小。
![]()
换作别人,可能会优先考虑海外联赛的成绩和待遇,可朱婷不一样,在她心里,家乡的赛事分量一点都不轻。
这次豫排联赛的全明星对抗赛上,朱婷还多了个新身份——省女排青年队特邀教练。
比赛的时候,她就站在场边,背着手看队员打球,看到不对劲的地方就上前说说战术。
从在赛场上扣球得分,到在场边指导年轻人,她这一步跨得很稳。
![]()
这对河南女排来说是件大好事,朱婷有那么多国际比赛的经验,把这些经验传给年轻人,比拿多少次冠军都更有长远价值。
比赛开始前,朱婷还特意去跟一群U12的小队员打了场互动赛。
她没摆明星架子,就像个大姐姐一样陪着小朋友跑、跳,还跟他们说“多打比赛才能进步”,排球这东西,光靠练技术不够,得有兴趣才行。
朱婷愿意花时间跟小孩子打球,说不定就能在哪个孩子心里种下“想打排球”的种子,这比任何梯队建设的计划都来得实在。
![]()
而且不光是这次全运会,11月份她还要代表河南队去打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从放弃海外赛事,到当青年队教练,再到接下来的全运会,朱婷这一年几乎把一半的精力都放在了家乡排球上,这种情义特别难得。
师徒情深
朱婷现在对排球的态度,对家乡的责任,其实都离不开郎平当年的培养,十几年前,朱婷才17岁,还在国青队的时候,是郎平一眼看中了她。
![]()
那时候朱婷条件好但经验少,郎平不光手把手教她打球的“绝招”,知道她年纪小、需要补营养,还自掏腰包给她买补品。
那时候的郎平,不只是教练,更像个操心的长辈,现在轮到朱婷来照顾郎平了,这次在河南,不管是去清明上河园玩,还是去比赛现场,朱婷总把郎平护在身边。
上下楼梯的时候,她会伸手扶着;郎平的外套脱下来,她就顺手接过来拎着;进房门的时候,还会停下来让师傅先走。
![]()
这些小动作看着不起眼,却全是心意,当年师傅怎么疼她,现在她就怎么孝顺师傅,这师徒俩只要站在一起,就能带动起周围的气氛。
去清明上河园的时候,俩人穿着朴素,还戴着口罩,可身高太显眼,没一会儿就被游客围起来了,场面跟粉丝见面会似的。
她俩简直就是“女排精神”的活招牌,不用说话,只要在那儿,就能给人力量。
之前还有个小插曲,朱婷的二号球衣被小将庄宇珊接过去了,网上好多人吵着说“是不是放弃朱婷了”。
![]()
这时候是郎平站出来说“球衣谁穿都一样,都是为中国代言”。
她一句话就把舆论压下去了,也让大家明白,排球不是看号码,而是看谁能把这份精神传下去。
现在看朱婷这么用心帮家乡排球,其实就是在接郎平的班,把这份传承实实在在地做了出来。
豫排联赛
郎平跟河南的缘分,可比这次联赛深多了,五年前她就来河南体验过汝瓷制作,还去嵩山少林寺看了表演,更早的时候,她还带着队伍来漯河打了三次比赛。
![]()
对她来说,来河南不只是为了排球,还像是来老朋友家做客,既有体育交流,也有文化互动。
这种联系,让排球不再是冷冰冰的比赛,多了些人情味。
这次因为郎平和朱婷来,豫排联赛的门票早就被抢光了,好多粉丝特意从外地赶来,有个百来人的“小黄人”应援团,里头还有从香港过来的。
郑州有个球迷更用心,自己做了印着“郎婷”的头巾,在场边挥着旗子喊加油。
![]()
以前地方联赛很少有人关注,现在因为她们俩,连外地粉丝都愿意跑一趟,这就是明星效应带来的改变,能让更多人看到地方排球的潜力。
更有意思的是,本地球迷不光看比赛,还主动给外地来的粉丝安利河南的好东西,本来是一场排球比赛,不知不觉就成了河南的“文化宣传会”。
这才是体育赛事的额外价值,不只是比输赢,还能把当地的文化、美食、美景带出去,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地方。
![]()
为了保障郎平和朱婷的安全,清明上河园专门安排了工作人员接待,还配了带对讲机的便衣保镖。
有人可能觉得这阵仗太大,但想想她们的影响力,还有郎平现在的身体状态,这样的安排其实很有必要。
这不仅是保护她们,也是对她们的尊重,毕竟她们为排球、为河南做了这么多,地方上拿出诚意来招待,也是应该的。
![]()
结语
看着郎平和朱婷在河南的这些日子,从郎平的状态让人担心,到朱婷的贴心陪伴,再到她们一起给排球、给河南带来的改变,突然觉得,她们俩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不管做什么事,都没离开“排球”这两个字。
只是以前是在国际赛场上争冠军,现在是把排球的根扎得更深,扎到基层,扎到家乡,这种改变,或许比拿更多冠军更有意义。
![]()
最后大家对这个事情有何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