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在“鸿门宴”上杀死瓦岗军首领翟让,徐世勣被砍伤,单雄信下跪求饶,一旁的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等人皆无动于衷,冷眼旁观。
大业十三年,在瓦岗军大营,李密请翟让赴宴,那天的天色压得很低,帐篷里灯火亮得刺眼,桌上摆着一只烤羊,香气让人心里发慌。
翟让是早年的老瓦岗,东郡法曹出身,后来聚众起义,手底下的兄弟几乎都是跟着他拼出来的。
李密不同,他是贵族出身,文武兼备,打仗那是一把好手,荥阳、兴洛仓,既能动脑又能动手。
当初翟让把最高权力让给李密,是因为看上了他的本事,可这口气,有多少人能咽得下?
宴席上,李密递过来一张弓,说,“翟兄,这弓劲道十足,你试试。”翟让接过弓,没多想,拉开了满弦。
他身后蔡建德的影子越拉越长,突然间一声闷响,翟让闷哼一声,整个人像被钉住,手里的弓掉在地上,血顺着脖子蔓延到桌布上,没人敢动。
有的人直到那一刻才意识到,原来兄弟情义、共患难,跟权力面前的生死相比,真的像玩笑,徐世勣坐在一旁,第一反应不是喊,而是猛地想往门口冲。
李密的手下早就堵住了门口,一刀砍下来,徐世勣脖子上多了一道血口子,他咬牙撑着没倒,脸上全是冷汗。
单雄信反应更快,他直接跪下了,头磕得震天响,嘴里只求李密饶命,这样的大将,居然在一瞬间把所有的脸面和自尊都丢在地上。
旁边的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看着,谁都没吭声,空气里除了血腥味,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
他们不是没见过死人,也不是没见过兄弟反目,但那一刻,这些在外人眼里铁板一块的瓦岗元老,心里都明白了一件事:今天是翟让,明天会不会轮到自己?
你要说李密狠,没错,他够狠,可他不狠,瓦岗军能有今天的局面?李密的谋略和手腕,连隋朝的张须陀都死在了他的计谋里。
可这种狠劲用在自己人身上,换来的绝不是信服,而是恐惧,翟让死后,李密亲自去给徐世勣上药,脸上堆着笑:“这只是意外,兄弟们放心,咱们还是一家人。”
单雄信被李密叫去安抚翟让的部众,他咬着牙答应,转身却一脸死灰。
之前,他和翟让称兄道弟,喝酒吃肉都在一桌,现在,为了活命,什么都能放下。
徐世勣本来是翟让的心腹,结果差点命丧当场,后来他投奔了唐朝,变成了李勣,成了唐初最风光的大将。
很多人喜欢把瓦岗军讲成一群“绿林好汉”,其实他们跟我们身边的人一样,有脾气,有心眼,有算计。
翟让当初让位给李密,不是因为傻,而是明白自己打天下的本事有限,可底下的人不服,哥哥翟弘甚至当面顶撞他,说天子本该你来当。
李密听闻那番话后,心中芥蒂已生,谁都不曾料到,兄弟间一场宴席上的言语交锋,竟会演变成致命的祸端。
宴散后,李密策马前往翟让大营,安抚那些惶惶不安的旧部,他面带悲戚,连声叹道"纯属意外",又许下诸多承诺。
然而明眼人都看得清楚,这出戏来得太迟了,经此一事,再想让众人如从前那般推心置腹,已是痴人说梦,瓦岗军那股同生共死的凝聚力,自那夜起便再难挽回。
李密虽清除了翟让,看似大权在握,实则已在每个人心中种下猜疑的种子,将士们面面相觑时,都不由暗忖:下一个被清算的,会不会就是我?。
李密自己也知道问题的严重,可箭在弦上,谁都回不了头,再后来,王世充一战,瓦岗军全军溃败,李密投奔李渊,最后还是死在了权力斗争里。
翟让仗义,却太过信任李密,李密聪明,但太会算计,单雄信懂得趋吉避凶,秦琼、程咬金、罗士信那一刻的冷静,其实是自保。
你拼命为兄弟打天下,到头来却发现,最危险的不是敌人,而是坐在你身边喝酒的“自己人”,这一刀下去,兄弟变仇人,瓦岗军的命运也就此改写。
人和人之间,一旦有了裂缝,再也回不到从前,瓦岗军从最初的草莽兄弟到后来的尔虞我诈,不过几年时间,可这几年的变化,比许多人的一生都要剧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