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葡萄酒厂位于青岛市沧口区《现为市北区》四流南路13号。该厂占地面积为49533.5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531.21平方米,生产性建筑15576.47平方米,是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青岛市第一轻工业局。《1986年记载》
![]()
青岛最早生产葡萄酒,是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1914年至1918年》,因运输困难,青岛市市场“洋酒”缺货,侨居青岛市湖南路34号的一位德国人,从小贩手中收购了部分鲜葡萄,利用从国内带来的橡木贮酒桶,在家中酿制勾兑后,装入空瓶上柜出售。因买卖较好,后又增加了几个橡木桶酿制,最大酒桶容量不过600公升。数年后,福昌洋行老板克劳克对其投资,增添容量1000公升的酒桶10余个。除自己动手酿制外,在葡萄压榨期间,临时雇佣2至3名中国人,产品自产自销。
![]()
1930年福昌洋行为了扩大经营,收集资金,遂将该葡萄酒作坊卖给德商“美最时”洋行。根据“美最时”洋行英文名称MELCO的译音为“美口”酒厂。并投资添置了4000公升的酒桶5只,制作了冷冻机木制笼式葡萄压榨机等简易设备,生产形成了一定规模,但经营甚为平淡,该厂成为青岛葡萄酒厂的前身。
![]()
1941年前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外酒进口再度减少。“美口”酒厂开始扩大生产制作2000公升酒桶10余个,使木桶总数达到158只贮存总量达到10万公升。并添置了水压葡萄压榨机,过滤机,风车等设备。当时酒厂只有14人在葡萄压榨工作繁忙时,临时雇佣男女临时工15余人,闲时解雇。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口酒厂作为敌产被国民政府接收。
1947年该厂由官僚资本“齐鲁公司”收购,附属于青岛啤酒厂。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美口酒厂被人民政府接管,成为啤酒厂的果酒车间,产品由生产洋酒为主转为果酒为主,产品除供应中外使馆外,国内销售十几个省市。
![]()
1956年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扩大生产,国家投资108.6万元《两次》在青岛市四流南路13号该厂现址建新厂。年设计能力为1000吨。第二年竣工后,该厂搬至新厂址,生产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
![]()
1959年被命名为青岛葡萄酒厂,但与青岛啤酒厂仍未脱离关系。产品在国内外受到用户的高度好评。
![]()
1960年该厂一次向民主德国出口白葡萄酒50吨
![]()
1964年4月1日与青岛啤酒厂脱钩,成为独立生产经营的厂家年产量达到1560吨,产值389.3万元,利税54万元,职工149人,并在山东平度县建立了山东省第一座葡萄发酵站。
![]()
从1964年至1975年,该厂一直处于稳定发展阶段, 1975年建成了“芦丁”车间。
![]()
1977年建成了“威士忌”车间
![]()
1979年建成了“俄得克”车间。
![]()
1985年又建成了包装车间,使该厂生产得到了一个飞跃。形成了年生产能力为3万吨,贮存能力2万5千吨,装酒能力3万吨,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酿酒企业。
![]()
香槟酒是青岛葡萄酒厂50余年的传统产品,1984年荣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银杯奖,1985年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
![]()
青岛白葡萄干酒1983年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1984年荣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银杯奖。
![]()
青岛红葡萄干酒1983年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
![]()
青岛红葡萄酒1985年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
![]()
味美思1981年被评为山东省一轻系统优良产品。
![]()
芦丁汽酒1982年被评为山东省一轻系统优良产品。
![]()
威士忌1984年荣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银杯奖,1985年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
![]()
俄得克1984年荣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银杯奖。
![]()
金酒1963年被评为山东省优质酒。
![]()
樱桃白兰地1983年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
![]()
佐餐白葡萄酒1984年被评为山东省一轻厅优良产品。
![]()
![]()
在六七十年代有关青岛葡萄酒厂建厂时间的记录是1916年。
![]()
在八十年代有关青岛葡萄酒厂建厂时间的记录是1914年。
![]()
![]()
约在2005年左右青岛葡萄酒厂建厂时间的记录是1912年
![]()
葵花牌商标的所有权是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后期转给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山东省食品分公司。都是授权给青岛葡萄酒厂使用。
![]()
![]()
![]()
“葵花牌”、“青岛牌”葡萄酒,老青岛一定不会感到陌生。青岛葡萄酒、红光葡萄酒、全汁葡萄酒、威士忌、樱桃白兰地、俄得克、大香槟......,捋一下全是回忆!
![]()
![]()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后,由于经营策略不当,青岛葡萄酒厂逐渐走向衰败,1996年12月30日,青岛葡萄酒厂进入破产程序。
![]()
2005年,青岛饮料集团着手振兴百年老品牌青岛葡萄酒。同年3月28日,青岛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标志着青岛葡萄酒的复兴之路正式开启。到了2006年,青岛葡萄酒重返市场,以赤霞珠、莎当妮、薏丝琳等24个新品亮相,当年销售额便突破千万大关。近年来,青岛葡萄酒持续占据大众市场的消费前沿,不仅保持了稳健的发展势头,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其旧址还计划打造葡萄酒文化项目,进一步推动品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随着青岛葡萄酒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为满足发展需求,企业决定将生产基地位迁至崂山。随后,青岛葡萄酒厂旧址在2008年被列为“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示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如今,闲置已久的酒窖和生产车间正待整体规划,计划打造一个以葡萄酒文化为主题的公益项目,旨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青岛葡萄酒的文化。
葡萄分为: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
本文编辑参考:青岛市一轻工业(部分)志,青岛新闻网。
孙青伟,1963 年出生,山东青岛人。与酒结缘是在1981年就业于零售果品店之时,进入老酒收藏圈是在2008年,因对家乡酒有一种独特的情怀,开始收集收藏各类青岛酒标。
商标连接历史,请继续关注孙青伟先生的《特殊印迹下的青岛酒厂》系列图文。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