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2025·第三届河北美术学院国际校园公共艺术创作营”结营仪式在河北美术学院举行。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学者以及学校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艺术交流盛会的圆满收官。
![]()
河北美术学院举办者、校长 甄忠义致欢迎辞
甄忠义表示,三届创作营的持续举办彰显了河北美术学院开放、创新的办学精神,这些作品将成为长效的教学资源,持续推动国际艺术交流与校园文化建设。
![]()
河北美术学院交响乐团演奏
![]()
观看河北美术学院宣传片及创作营成果纪实
![]()
河北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河北省高教学会会长 王廷山致辞
王廷山在致辞中指出,创作营汇聚多国艺术家共探教育创新与文化交流,体现了河北美术学院开放办学的理念。面对人工智能时代,艺术教育更需深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
![]()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首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办公室 原主任 于化云致辞
于化云肯定了本次创作营在探索艺术融入校园与城市空间方面的创新实践,并指出雕塑是激活环境与文化的重要载体,期望通过推动艺术与规划的深度融合,使公共艺术成为连接人与空间、人与文化的精神纽带。
![]()
土耳其艺术家 巴哈迪尔·科拉克致辞
巴哈迪尔·科拉克在致辞中表示,创作营为不同背景的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交流与经验分享平台。他认为,此次经历不仅带来了启发性的创作体验,也深化了与本地师生的艺术互动与文化共鸣。
![]()
河北省雕塑学会会长、河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黄兴国致辞
黄兴国表示,长期以来他主要从事小型雕塑创作,这也促使他思考如何将艺术作品延伸至户外空间。他认为,本次活动是将校园文化融入城市文化建设、探索院校教育新样本的有益尝试,具有可复制性与拓展性。
![]()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 甄亚雷致辞
甄亚雷指出,本届创作营汇聚三位国际艺术家,以多元文化视角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公共艺术作品,为学院教学与区域文化注入新活力。他强调,学院将以开放姿态持续推动艺术创新与国际合作,促进文化与教育的融合发展。
![]()
北京红叶公益基金会关工委当代艺术与人文研究院授牌仪式
随后,举行了北京红叶公益基金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当代艺术与人文研究院授牌仪式。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原副主任、北京红叶关工委主任黄殿龙为“当代艺术与人文研究院”授牌。
![]()
参会嘉宾合影
此次创作营不仅展示了中外艺术交流的成果,也推动了艺术与校园、城市空间的深度融合,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创作机会。河北美术学院将继续秉持开放与创新的办学理念,推动国际艺术交流,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注入新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