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爱指点江山的人,观点与我们南辕北辙,偏偏他还特别自信,谁的话都听不进去。
这个时候,不妨学着说一句:“你说的都对。”
一句话,我们便从无谓的口舌之争中解脱了出来。
01
你说的都对,争辩不如专注。
听过一句话,深以为然: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是克制纠正他人的欲望。
朋友公司里,有两个员工,小林和老王。
一次,部门接到一个紧急项目,要求三天内拿出一个方案。
小林和老王对一个细节的处理方式,产生了分歧。
小林觉得应该用A方法,效率高,见效快。
老王坚持要用B方法,说这才是最稳妥、最传统的。
小林试图说服老王,从市场趋势讲到技术革新,引经据典,口干舌燥。
老王却油盐不进,反复强调:“我干了二十年了,还会错?你这个太冒险了,不行。”
![]()
两人在会议室争得面红耳赤,一下午就这么过去了。
眼看时间紧迫,小林突然停了下来。
他对老王说:“行,王哥,你说的都对。就按你的来。”
老王以为小林认怂了,得意洋洋地开始捣鼓他的B方案。
而小林回到自己工位,一言不发,默默打开电脑,用A方法,一晚上做出了一个完整的方案。
第二天一早,当老王的B方案还在草稿阶段时,小林已经把成品交到了总监桌上。
结果不言而喻。
总监采纳了小林的方案,并当众表扬了他的高效与专注。
其实,层次越高的人,越不屑于争辩。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言语上的胜利,毫无意义。
与其浪费时间和情绪,去进行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辩论,不如把精力收回来,专注自己的事。
正如萧伯纳所说:沉默是最好的蔑视。
![]()
02
你说的都对,内耗不如内观。
看过一个“情绪垃圾桶”定律。
意思是,别人的负面言论和评价,就像一包垃圾。
如果你非要接过来,打开,仔细研究,那最后臭到的人,只能是你自己。
面对外界的噪音,不争不辩,就是不给自己套上精神的枷锁。
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各种声音铺天盖地而来。
有赞誉,自然也有诋毁和谩骂。
有人说他作品的“文学性”不够,有人说他“迎合西方”,甚至有人对他进行人身攻击。
换作常人,面对这等污蔑,恐怕早已怒不可遏,奋起反击。
但莫言不回应,不争吵,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后来,有记者问他如何看待那些争议。
莫言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最重要的还是我的写作。”
寥寥数语,尽显通透。
外界的评价,若有益,便听一听;若无益,便笑一笑。
把心收回来,守住自己的节奏。外界的任何声音,都无法再动摇你分毫。
![]()
03
你说的都对,说服不如行动。
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人想挖一口井。
旁边的人告诉他:“别在这里挖,这里没有水。”
他说:“你说的都对。”然后,换了个地方继续挖。
又有人过来说:“这个位置不对,你应该到更低洼的地方去挖。”
他还是说:“你说的都对。”说完,继续在自己选择的地方,默默地挖。
他不停地挖,手上磨出了血泡,身上沾满了泥土。
所有路过的人都嘲笑他,说他固执,说他愚蠢。
他从不反驳,只是笑着说:“嗯,你们说的都对。”
终于有一天,一股清泉从井底喷涌而出。
那些曾经指点他、嘲笑他的人,全都闭上了嘴。
这个世界很现实,它不听你怎么说,只看你怎么做。
你再漂亮的言辞,也比不上一个掷地有声的结果。
行动,才是最有力的语言。
你说的都对,但我选择用我的方式,走我的路。
![]()
杨绛先生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活得太累,就是因为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总想辩个输赢,论个高下。
其实人生的智慧,恰恰是“不争”。
不与烂人争对错,不与俗事论短长。
你说的都对,然后关上门,过好自己的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