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
曾有一位年轻人问杨绛先生:“为什么我总觉得生活如此疲惫?”先生温声答道:“因为你把别人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
这话听着简单,细想却颇有深意。我们多少烦恼,不正是源于分不清你我,辨不明界限?
成年人的清醒,第一要义便是懂得建立边界。 这边界不是围墙,不是沟壑,而是内心深处那条明晰的线——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什么该承担,什么该放手。
何为边界?它不是冷漠的疏离,而是清醒的自觉。是你知道在何处止步,在何处坚守。是明白每个人终其一生,都要独自面对生命的悲欢。
想想看,你是否曾因他人的一句评价而耿耿于怀?是否曾为满足别人的期待而委屈自己?是否把别人的情绪当成了自己的责任?若是如此,便是边界模糊了。
建立边界,始于认识自己。 你不认清自己,如何知道该在哪里划线?你不了解自己的重量,又如何能承载生命的轻重?
认识自己需要静下心来,听听内心的声音。太多人活在别人的眼光里,用社会的标尺衡量自己,却忘了问自己:这真是我想要的吗?我快乐吗?我充实吗?
认识自己后,便要懂得说“不”。这不是冷漠,而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要知道,每一个不必要的“是”,都是对自己时间的偷窃,对精力的透支。
再往深处说,边界其实是爱的智慧。 没有边界的爱,会成为束缚;没有边界的善良,会变成软弱。真正的爱,是尊重彼此的独立,给彼此留出呼吸的空间。
亲人之间如此,朋友之间亦然。再亲密的关系,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靠得太近,反而会灼伤彼此。
说到与人相处,边界更是重要。不必讨好所有人,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你又不是集市上的商品,何必让人人称赞?守住自己的本心,比赢得全世界的掌声更为珍贵。
边界还体现在言语上。 智者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知道何时开口,何时沉默。
言语一旦出口,就再也收不回来。伤人的话如钉入木,即使拔除,痕迹犹在。
同样,也要学会不被别人的言语所伤。他人的评价,不过是他个人心境的投射,未必是真相。你若当真,便是把评判自己的权利交给了别人。
这让我想起《礼记》中的一句话:“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意思是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做该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这不正是边界之美的生动写照吗?
边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我们的成长而调整。 年轻时可能界限模糊,经历世事后方才明白,有些线必须划清。这不是固执,而是成熟。
同样,我们也要尊重别人的边界。不强加自己的观点,不干涉别人的选择。哪怕是出于好意,也要懂得适可而止。
现代人总说活得太累,部分原因就是边界不清。把太多不属于自己的担子扛在肩上,为太多不该操心的事情劳心费神。若能理清边界,生活便会轻松许多。
说到底,边界是一种生命的姿态——不卑不亢,不迎不拒。 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同时也允许别人做别人。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智二字,本就包含着边界的智慧。知人,是了解他人的边界;自知,是清楚自己的边界。
人生如行舟,边界就是那船舷。没有船舷的船,无法航行;没有边界的人生,难以远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懂得与水保持适当的距离,船才能平稳前行。
成年之后,渐渐明白:人生这场修行,修的不过是一个“度”字。而这个“度”,就是边界的内化。
边界之内,是属于自己的天地。在这里,你可以种花养草,读书喝茶,安顿疲惫的灵魂。在这里,你不用伪装,不必解释,可以做最真实的自己。
愿你我都能在自己的边界内,活得清醒而自在。 不越界,不退缩,守住自己的方圆,也尊重他人的天地。如此,便是成年人最大的清醒,也是最深的智慧。
夜深人静时,不妨问问自己:我的边界清晰吗?我守住了自己的内心吗?
若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找到了那把开启自在生活的钥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