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妈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完成亲体肾移植手术的小山(化名)一度哽咽得说不出话。小山和母亲的亲体肾移植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肾移植前,小山被检查出了肾癌,而他的妈妈也在术前检查时意外发现了先天性心脏病。南医大二附院党委书记顾民教授、副院长戴春笋教授带领的肾移植团队为小山和妈妈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联合二附院多学科的力量精心安排、共同努力,小山和妈妈分别完成了肾切除和先心病手术,之后又顺利完成了亲体肾移植。目前,小山和妈妈两人均恢复良好。
![]()
少年罹患尿毒症,母亲坚定捐肾救子
小山今年26岁,14年前一次意外出现的血尿打破了他生活的平静,经过肾脏穿刺活检,小山被确诊为“紫癜性肾炎”。经过激素治疗后,复查血尿转阴。本以为生活会就此重归平静,7年前,小山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肌酐已大于800μmol/L,诊断为尿毒症,并开始腹膜透析。
但是小山的腹膜透析并不顺利,曾多次出现腹膜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腹膜功能也越来越差,不仅出现了水肿、胸腔积液,毒素水平也非常高。乏力、吃不下饭、连肤色都变得黝黑……小山的状态一天天变差,小山的妈妈看在眼里,痛在心中。也正是在这时,小山妈妈下定决心要为儿子捐肾,挽救他的生命。
意外频出,一波三折的移植路
2024年,小山和妈妈在病友的介绍下来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病中心,接受了肾移植前评估和筛查。经过评估,小山的腹膜功能已经无法满足透析需求,医生为他量身定制了透析计划和方案,采用长期透析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经过床边血液透析,小山的状态开始肉眼可见地好转。
但在移植前,意外又发生了。小山在检查中发现肾脏虽然萎缩,却长满囊肿,影像检查提示可能是肿瘤。二附院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经过充分准备,小山在泌尿外科接受了肾脏切除手术,术后病理证实是获得性囊性肾病相关性肾细胞癌。
小山妈妈移植前检查中也出现了意外,术前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她竟是一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三尖瓣下移畸形、关闭不全合并中央型房间隔缺损。“我信任你们,信任二附院!”小山妈妈选择在南医大二附院接受手术,手术由院长李庆国教授带领心血管团队完成,手术过程中,发现小山妈妈心脏病变较复杂,在体外循环的保驾护航下,多科室共同努力,小山妈妈顺利度过了先心病手术的大关。
肾移植成功,母子拥抱健康未来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小山妈妈术后康复非常顺利,复查心脏超声症状也显著改善。在此期间,小山也在肾脏病中心医生护士的努力下,调整了透析方案,整个人的状态都较之前大有提升。
2025年10月,在二附院多学科紧密配合下,这对经历了诸多艰难的母子,接受了亲体肾移植手术。亲体肾获取由副院长朱清毅教授主刀,采取微创的方式进行,肾移植手术由科技处处长、泌尿疾病中心沈百欣副主任医师进行,手术过程十分顺利,小山的肾功能在术后得到快速恢复,“尿量很多,血清肌酐迅速降低”,肾内科副主任曹红娣介绍。
![]()
妈妈那枚充满活力的肾脏,不仅为小山延续了生命,更如同一根管道,将母亲那颗修补过的心脏迸发出的爱,源源不断地输入小山体内。在南医大二附院医疗团队的护航下,这个家庭历经风雨,终见彩虹,开启了新的篇章。
据悉,南医大二附院已开展肾移植手术超过四年,年手术量超百台,帮助越来越多的患者恢复健康,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通讯员 陈艳萍 张稣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