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反映在衡阳市某大型医院就诊期间,遭遇疑似“医托”人员诱导,被带至另一家医院接受高价中药治疗,引发社会对医疗秩序与民营中医门诊规范性的关注。目前,涉事医院已与患者沟通处理,称事件系“误会”,并得到患者认可。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图片
据了解,该患者于10月28日前往衡阳市附一医院就诊,在等待检查结果期间,于医院门口遇到一对自称也曾患有甲亢的母女。对方主动搭讪,称认识一位“非常厉害”的罗文阳中医,目前在“衡阳市二建医院”二楼坐诊,“只有周二上班”,并极力劝说患者立即前往。在对方热情指引并协助叫车的情况下,患者随即乘车前往该院就诊。
![]()
图片
患者描述,罗某阳医生接诊时仅通过把脉指出“心率快”,其余病情均通过询问了解,随后开具15服中药,收费1350元。取药过程中,有工作人员特意嘱咐“不要告诉附一医院的医生”,引起患者疑虑。
当日下午,患者返回附一医院复诊时察觉情况有异,经网络查询发现,“二建医院”数年前就曾被曝光涉及多起“医托”事件。该院曾多次更名,先后以“衡阳市长江公司医院”“衡阳市建工公司医院”等名称出现,操作模式相似,均系通过引导患者购买高价中药牟利。
患者对三个方面提出质疑:中药定价是否合理?每服八十多元的药材是否物有所值?若服药后出现健康问题,责任谁属?此类利用患者急切心理进行引导的行为,是否符合医疗伦理,是否构成“医托”诈骗?
此事也引发公众对医院周边“医托”现象及民营医疗机构监管问题的关注。相关部门是否曾查处此类行为?如何有效遏制利用病患信任与焦虑的违规操作,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后续进展。
![]()
图片
发稿当日下午,二建医院院办回应称:“网友您好,您反映的情况,请您来院或来电,双方协商妥善处理您反映的问题和误会,院方会给出满意结果,同时解除双方的误会和误解。”
![]()
图片
次日,发帖人反馈称:“事情已经处理好,本人非常满意,是误会。”
结语:
“医托”行为长期存在于部分医院周边,通常以“热心人”“病友”身份获取患者信任,引导至特定医疗机构进行高额消费,严重影响患者权益与医疗秩序。有关部门近年来多次开展专项整治,但部分地区仍屡禁不止。
作者 | 龙朴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