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经的片仔癀,是中药界的传奇。
2021年一粒3克的小药锭,一度被炒到1600元,克价比黄金还贵。
彼时的药店门口排着长队,黄牛转手就能赚上千元,连电商旗舰店也常年缺货。
那时候的片仔癀被誉为“药中茅台”,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被神话的健康焦虑。
但如今的它,却在双十一前夕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价格崩塌。
在美团、京东、拼多多等平台,片仔癀锭剂最低仅售593元/粒,比官方指导价760元还低了整整21%。
![]()
曾经“一粒难求”的场景,如今成了“一个月也卖不出几粒”的尴尬。
这不仅是价格的下跌,更是一种时代情绪的反转。
当年是排队买神药的狂热出击,如今是捂紧钱包的理性回归。
片仔癀2025年三季报更清晰地揭示了这一趋势:
前三季度营收74.42亿元,同比下降11.93%;净利润21.29亿元,降幅达20%。
![]()
●图注:片仔癀今年前三季度财报数据
这是该公司近十年来首次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降的情况,其市值也从2021年的2900亿元高点,回落至1090亿元,蒸发1800亿。
曾经象征稀缺的商品,如今已被电商算法放进了“百亿补贴”里。
时代的风,真的变了。
![]()
神话的诞生:从药柜到社交货币
要理解片仔癀的崛起,就得从它的“神化路径”说起。
这颗诞生于福建漳州、拥有近500年历史的中药锭,原本是用来治疗肝病和炎症的传统方剂。
但它的地位很特殊:不仅是永久性国家级保密配方,原料还包含极为稀缺的天然麝香、牛黄、蛇胆、三七。
尤其是天然麝香,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产物,年产不过几百公斤。
也正因如此,片仔癀天然就带有一种稀缺的贵气,这为它后来被赋予“奢侈品属性”埋下了伏笔。
![]()
真正让片仔癀走出药房,成为商务圈的礼品标配,要从一个神奇的组合说起——喝茅台前吃片仔癀。
这一说法最早流传于商务圈和中产群体之间:喝酒伤肝,片仔癀护肝,于是“茅台+片仔癀”成了高端宴席上的标配。
那几年,无论是宴席送礼,还是中秋节、春节的商务礼盒,片仔癀都能堂而皇之地登上桌面。
![]()
●图源:小红书@佛系少女
就这样,它不再只是药,而是成为了一种社交货币。
一粒小药锭,承载了面子、健康、身份等多重符号。
![]()
●图源:小红书@小红薯6630CA69
很快,资本市场嗅到了这种气味。
“超级牛散”林园、王富济纷纷重仓片仔癀股票,并称它为“药中茅台”。
![]()
●图源:片仔癀官网
媒体也顺势推波助澜,“克价超黄金”“一粒难求”等相关新闻层出不穷。
片仔癀的价格也因此一路飞涨:2004年325元/粒、2020年590元/粒、2021年,被黄牛炒到1600元/粒。
然而,当“稀缺性+涨价”成了企业最核心的增长逻辑,神话的破灭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
“涨价万能”的时代,过去了
片仔癀的商业模式,极其简单:稀缺+提价=增长。
过去的二十年,它几乎每隔一两年就提一次价,累计已经超过20次。
只要产品价格涨,股价就涨;股价涨,投资者就信心十足。
这种增长方式在疫情前的“流动性繁荣”时代,完全行得通。
那时中产有钱,企业送礼、商务宴请,人人都愿意为保健焦虑买单。但从2024年开始,这种模式彻底失灵了。
一方面,原料暴涨、成本失控构成持续压力。
天然牛黄的价格,从35万元/公斤飙升到170万元/公斤,天然麝香价格涨幅超过200%。
有分析师测算,仅牛黄一项,就使单粒成本较2023年增加近100元。
过去公司可通过提价转嫁成本,如今市场需求无法支撑,企业只能自行消化。
![]()
●图源:片仔癀官网
另一方面,消费者的理念变了。
疫情之后,消费理性回归;商务宴请送礼减少,中产不再炫健康,非刚性需求显著萎缩。
当然,这不是片仔癀一家的问题,整个行业都在经历短期阵痛,非刚性消费遇冷,大家对高价“保健类药品”的热情自然下降。
![]()
●图源:片仔癀官网
总之,过去那种“涨价=高端”的品牌逻辑,失效了。
特别是在互联网价格透明的时代,倒挂价一旦出现,就意味着信任塌陷的开始。
而一旦信任动摇,再神的药,也守不住神坛。
![]()
业绩塌陷,市值蒸发1800亿
从数据看,片仔癀的困境已早有端倪。2025年前三季度,医药制造板块营收下降12.93%,化妆品业务下降23.82%,安宫牛黄丸更是暴跌65%。
尤其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暴跌28.82%,被业内称为“最差成绩单”。
![]()
●图源:Choice
更严峻的是,公司存货金额飙升至61.6亿元,较年初增长了24%,堆积如山的库存折射出销售渠道的梗阻。
公司将其解释为“医药销售减少、毛利率下降”,但市场更直接地看到了问题:
稀缺神话失灵,产品线单一,增长模式断裂。
当然,股价的反应最诚实。2021年,片仔癀市值曾突破2900亿元,如今仅剩1090亿元,蒸发了将近1800亿元。
![]()
一位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片仔癀的商业奇迹,本质上是稀缺资源的金融化,而不是产品创新。”
当稀缺性消失、消费者回归理性、监管趋严、资本退潮这四股力量叠加在一起,片仔癀的高位坠落就像茅台在年轻人不喝白酒的时代一样,成为了非刚需消费下的牺牲品。
今天的片仔癀,要面对的不只是销量的下滑,还有品牌定位的迷失。
它究竟是药,还是礼品?是奢侈品,还是生活必需品?
过去它靠稀缺和神秘打天下;现在它得靠信任和价值重新站起来。
![]()
●图源:同花顺
其实,从企业战略层面来看,片仔癀并非完全没有出路。
在官方采访中,公司管理层已明确提出要拓展新渠道,包括中医馆、医美、养老、高端诊所等领域。
换句话说,片仔癀正在试图回归中医药本源,寻找日常化、健康化的消费场景。
这或许是它的第二次转型契机。
如果说过去的片仔癀,是一场价格叙事的胜利;
那么接下来能否成就一场品牌重构的逆袭,就取决于它能否摆脱神药的光环,回归治病的初心了。
![]()
神话落幕,现实继续
片仔癀的故事,其实是中国消费社会的一面镜子。
它告诉我们:在一个追逐稀缺、保健、身份的时代,任何商品都有可能被包装成神话;
但当理性回归、需求降温,泡沫破裂的速度,也会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片仔癀的用户在用行动表达“我不再需要它”,这是消费降级的表象,更是价值回归的必然。
1600元一粒的神话,落幕了;但对片仔癀而言,故事也许才刚刚开始。
当神药不再神,品牌的价值就回到了最朴素的问题上:它能解决谁的痛点?又凭什么值得信任?
而这,才是任何一个品牌都必须回答的终极命题。
*编排 | 黄家俊 审核 | 黄家俊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
20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
聚焦头部与标杆,助力品牌高端化。
品牌专访微信:jiangnan254(备注:专访)
百万品牌经理人都在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