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10月27日,特朗普带着满满当当的行程单结束了吉隆坡之行,前脚刚登上前往日本的专机,后脚吉隆坡就传出了更重磅的消息。第二天,在中方高层和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等东盟领导人共同见证下,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部长扎夫鲁分别代表中方和东盟方,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这个时间差拿捏得相当微妙,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意味——特朗普在东盟峰会期间的所有表演,终究成了为他人作嫁衣裳。
特朗普这趟亚洲之行算得上火力全开,26日抵达马来西亚后立刻与安瓦尔举行会晤,紧接着出席东盟峰会、见证柬埔寨与泰国和平协议签署,晚上还现身东盟领导人晚宴,一天之内转场多个场合,镜头感拉满。他想营造的“和平总统”形象呼之欲出,更想借此向亚太展示美国的存在感,顺便试探东盟对“遏华阵营”的接受度。可惜这份热闹背后全是空洞,合影握手中没有签下任何实质性合作文件,口头承诺里找不到半点能落地的利益支撑。
![]()
反观中国与东盟签署的这份协议,分量可就重多了。从2002年启动自贸区建设,到2010年1.0版建成、2015年2.0版升级,再到如今3.0版落地,这背后是长达二十多年的信任积累。协议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9个关键领域,甚至特意加入了经济技术合作、中小微企业支持等内容,每一条都精准踩在东盟的发展需求上。要知道,东盟内部发展差距极大,新加坡基础设施排名世界第一,而缅甸、老挝等国还亟待产业升级,这份协议相当于给整个东盟量身定制了发展方案。
美国总想着用军事捆绑那套拉拢东盟,此前给菲律宾开出5亿美元军事融资的“高价”,号称“前所未有”,实则这笔钱还要拿去修美军能用的基地,菲律宾能自主支配的少得可怜。特朗普这次在东盟峰会连像样的承诺都没敢给,毕竟美国债务已经超过38万亿美元,制造业空心化的窟窿都填不上,能拿出的只有消费市场,跟中国提供的全产业链合作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东盟国家心里跟明镜似的,美国的军事援助是带钩子的,拿了就要当棋子,跟着中国搞合作才能赚真金白银。
![]()
最有意思的是菲律宾的反应。马科斯想借着协议签署的场合炒作黄岩岛议题,声称“黄岩岛属于菲律宾”,试图拉拢其他东盟国家站队,结果被安瓦尔当场泼了冷水。安瓦尔明确表示南海问题必须在东盟框架内解决,“域外势力介入只会让问题更棘手”,这番话直接戳破了菲律宾想引美国入局的心思。没有任何东盟国家响应马科斯的呼吁,这种孤立无援的处境,恰恰说明美国想把东盟绑上战车的图谋彻底破产了。
美国一直把东盟当成对华博弈的“战略前沿”,从拜登到特朗普都在玩拉拢套路,但他们始终没搞懂东盟的核心诉求。东盟要的是发展机遇,是数字经济领域的技术支持,是供应链的稳定安全,这些美国给不了。中国用两年谈判、反复打磨的协议给出了答案,20亿人口、23万亿美元经济规模的合作体即将成型,这种基于互利共赢的凝聚力,靠军事威慑和口头承诺根本撬不动。
![]()
特朗普回到白宫看到新闻,恐怕又要对着幕僚们拍桌子咆哮。他忙活半天的外交秀,成了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背景板;他心心念念的“遏华阵营”,连东盟内部都没人买账。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在亚太碰壁了,从关税大棒扰乱全球供应链,到军事援助捆绑盟友,每一步都透着急功近利,却忘了国际合作的基本逻辑——没人愿意跟只讲控制、不讲利益的伙伴长期共事。
这场外交“接力赛”的结果其实早有预兆。当美国还在搞阵营对抗时,中国已经和东盟打磨出了实实在在的合作框架;当特朗普还在镜头前刷存在感时,安瓦尔们已经看清了谁才是靠谱的伙伴。白宫的咆哮改变不了什么,毕竟在发展利益面前,所有的政治表演和军事威慑,最终都只会沦为笑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