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最近看到Wind数据统计,岱美股份连续13个交易日获得主力资金净买入,这让我想起十年前在复旦读书时的一个发现:市场里90%的所谓"技术分析"都是扯淡。当时我用量化系统回测了2000-2015年的所有交易数据,结果令人震惊——那些画线派推崇的"金叉死叉",成功率还不如抛硬币。
![]()
一、牛市里的残酷真相:少赚就是亏
2025年这波牛市,指数6个月涨了20%,但跑赢市场的个股不到四成。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数人都在"陪太子读书"。更可怕的是,当行情转入震荡时,这些跑输指数的股票往往跌得最狠。
我见过太多散户,牛市赚个15%就沾沾自喜,结果一个回调就亏掉20%。这不是危言耸听,量化数据显示:在2015年牛市中,净值回撤超过30%的账户中,有78%是在牛市后期才入场的。他们总想着"再不进场就晚了",却不知道机构早就在悄悄布局。
二、主力资金的"囤货"把戏
说到岱美股份连续13天获净买入,这让我想起量化系统里一个关键指标——"机构库存"。你们知道机构建仓有多狡猾吗?他们就像菜市场大妈买白菜,绝不会一次性把价格抬上去。
![]()
看这只股票,215个交易日几乎翻倍,但真正上涨只有最后6天。前面20天股价像死鱼一样,每天波动不到1%。但量化数据却显示,这期间机构资金异常活跃。这就是典型的"机构蓄势"——好比打拳要先收拳,机构拉升前总要先"蹲"一会儿。
更绝的是下面这个案例:
![]()
42个交易日只涨2%,放在牛市里简直是个笑话。但量化系统显示,这期间有37天机构资金在悄悄吃货。结果呢?之后30天直接翻倍。那些看K线炒股的散户,早就在震荡中被洗出去了。
三、量化数据的降维打击
你们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机构用的那套量化系统,原理其实很简单。就像赌场里的21点算牌,关键不是你知道多少,而是对手不知道你知道。
![]()
这只股票出现三轮"机构蓄势",间隔越来越短。K线党看到的是"上涨乏力",量化数据却显示机构越来越急不可耐。结果?一飞冲天。这就像玩德州扑克,光看自己牌面没用,得算对手的底牌概率。
四、给散户的生存指南
回到开头的岱美股份,主力连续13天净买入说明什么?说明机构在玩"温水煮青蛙"。他们才不会像散户那样大张旗鼓地追涨,而是像蚂蚁搬家一样慢慢吃货。
记住三点:
- 牛市里跑不赢指数就是风险
- 横盘时的量价关系比涨跌更重要
- 机构建仓周期通常比想象的长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在这个算法交易占70%的市场里,散户那点"技术分析"就像用算盘对抗超级计算机。不是说你不能赢,但胜率嘛…自己品。
声明:本文提及的所有数据及案例均来自公开市场信息,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若内容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再次强调,本人不推荐任何具体标的,也不会通过任何形式开展收费服务。谨防仿冒诈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