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盯着 MACD 金叉死叉追涨杀跌,老手早把指标变成了作战地图的一部分
那些能在股市里长期赚钱的人,从不会迷信某一个指标,而是像侦探拼线索一样,用多个指标交叉验证,找到市场的真相信号。
就像 2023 年 AI 行情里,有人仅凭 MACD 金叉就追高科大讯飞,结果套在高位;
而真正赚钱的人,会同时看成交量是否持续放大、股价是否站稳 20 日均线,等三个信号都满足才入场,既吃到了涨幅,又避开了后续回调。
厉害的人用指标,都是先看能不能落地
新手选指标看名气大不大,把 KDJ、布林带、RSI 一股脑塞进屏幕,结果指标之间互相矛盾,一会儿提示买入、一会儿提示卖出,最后彻底混乱。但老手选指标有明确的实用主义原则,核心看三个标准,每个标准都对应着实际交易中的痛点:
对厉害的人来说,指标必须像交通信号灯一样清晰 —— 红灯停、绿灯行,没有模糊的黄灯纠结期。比如他们用均线系统时,会明确规定:5 日均线上穿 20 日均线为买入信号,股价跌破 20 日均线且收盘价连续 3 天在下方为止损信号,盈利达到本金 10% 或股价触碰前期压力位为止盈信号。
举个例子,2024 年初贵州茅台的走势:1 月 5 日,5 日均线(1780 元)上穿 20 日均线(1750 元),同时成交量比前一日放大 30%,符合均线金叉 + 量能配合的买入条件;
到 2 月 20 日,股价涨到 1950 元,达到盈利 10%的止盈线,果断卖出,这一波就赚了近 10%。如果没有明确的买卖点规则,很可能会因为想多赚点而错过卖点,最后坐过山车。
反观新手,往往用感觉判断:这只股看起来要涨,跌了这么多应该要反弹了,没有任何指标支撑,就像闭着眼睛开车,迟早出事故。
真正有用的指标能过滤假信号,避开 80% 的陷阱
市场里 80% 的信号都是诱饵,比如 MACD 金叉后股价不涨反跌、KDJ 超卖后还能继续超卖。厉害的人会用指标组合搭建过滤网,把假信号一一排除。
最经典的组合是MACD + 成交量 + 均线:当 MACD 出现金叉时,先看成交量是否比前一日放大 50% 以上 —— 如果量能没跟上,说明买盘不足,很可能是假金叉;
再看股价是否在 20 日均线上方 —— 如果在下方,说明趋势还是下跌,金叉可信度低。只有三个条件都满足,才会考虑入场。
比如 2023 年 10 月的比亚迪:10 月 12 日 MACD 出现金叉,但成交量仅比前一日增加 10%,且股价在 20 日均线(230 元)下方,老手会判断这是假信号,果断放弃;
到 10 月 25 日,MACD 再次金叉,成交量放大 60%,股价站稳 20 日均线(240 元),此时入场,后续股价涨到 280 元,盈利近 17%。如果没过滤假信号,第一次金叉入场,会被套近 10%。
![]()
能适配自己的风格,不做四不像交易
交易风格分短线(1-3 天)、中线(1-3 个月)、长线(3 个月以上),不同风格需要的指标完全不同。厉害的人从不会用短线指标做长线,也不会用长线指标抓短线,就像用鱼竿钓鲸鱼、用渔网捞小鱼,根本不匹配。
短线交易者偏爱反应快的指标,比如分时图、成交量、KDJ、CCI。短线交易拼的是快进快出,需要指标能及时捕捉短期波动。
比如做 T+1 的交易者,会看分时图里的量比(成交量与 5 日平均成交量的比值),量比大于 1.5 说明短期交易活跃,有波动空间;再看 KDJ,分时图里 KDJ 金叉就买入,死叉就卖出,一天能做 1-2 笔交易,赚几个点就走。
中线交易者常用趋势类 + 量能类指标,比如 5 日、10 日、20 日均线,搭配成交量、MACD。
中线看的是波段行情,需要指标判断趋势是否持续。
比如 2024 年 3 月的宁德时代:3 月 1 日股价形成5 日 > 10 日 > 20 日的多头排列,成交量持续放大,MACD 红柱变长,此时入场,持有到 4 月 15 日,股价从 180 元涨到 210 元,赚了 16%,这就是典型的中线交易。
长线交易者更关注估值类 + 长期趋势指标,比如季线(3 个月均线)、市盈率(PE)、市净率(PB)。
长线赚的是企业成长的钱,需要指标判断公司是否低估、长期趋势是否向上。比如巴菲特买苹果股票,就是看苹果的 PE 长期在 15-20 倍(低于行业平均),季线一直呈多头排列,说明长期趋势向好,所以持有多年,赚了几倍。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风格混乱:用长线指标(比如 PE)抓短线,看到 PE 低就买入,结果短期股价下跌,熬不住就割肉;或者用短线指标(比如 KDJ)做长线,赚了几个点就卖出,错过后面的翻倍行情。
最常用的三大类指标:不是越多越好,够用就行
炒股厉害的人常用的指标,其实就三类,每类有明确分工,像侦查兵(趋势)、哨兵(震荡)、裁判(量能)一样配合,少一个环节都可能出错。下面详细拆解每类指标的用法、参数设置和实际案例
趋势类指标只判断大方向,不做逆势交易
趋势类指标的核心作用是看清路—— 当前市场是上涨(多头)、下跌(空头)还是横盘(震荡),避免在下跌趋势里抄底,在上涨趋势里卖飞。
最常用的就是均线(MA)和布林带(BOLL),尤其是均线,几乎所有厉害的人都会用。
均线(MA)最基础也最实
均线的本质是股价的平均成本,比如 5 日均线就是近 5 天买入者的平均成本,20 日均线就是近 20 天买入者的平均成本。当股价在均线上方时,说明多数人赚钱,市场情绪向好,趋势向上;反之则趋势向下。
常用参数:5 日(短期)、10 日(短期)、20 日(中期)、60 日(长期)。新手不用搞复杂的,先把这四个参数吃透。
核心用法:
① 看排列方式:5 日 > 10 日 > 20 日 > 60 日,叫多头排列,是明确的上升趋势,此时适合持股或逢低买入;5 日 < 10 日 < 20 日 < 60 日,叫空头排列,是明确的下跌趋势,此时适合空仓或逢高卖出;均线互相缠绕,没有明确顺序,是横盘震荡,此时适合观望或短线交易。
② 看支撑与压力:20 日均线是中期生命线,股价在 20 日均线上方时,20 日均线就是支撑位,下跌到这里容易反弹;股价在 20 日均线下方时,20 日均线就是压力位,上涨到这里容易回调。60 日均线是长期生命线,作用比 20 日均线更强
③ 看金叉与死叉:5 日均线上穿 10 日均线,叫短期金叉,提示短期趋势转好;5 日均线上穿 20 日均线,叫中期金叉,提示中期趋势转好;反之就是死叉,提示趋势转坏。
布林带(BOLL):辅助判断趋势强度
布林带由上轨(压力位)、中轨(20 日均线)、下轨(支撑位)组成,像一个价格通道,能看出趋势的强弱和波动范围。
核心用法:
① 趋势向上时,股价会沿着上轨和中轨之间运行,下轨不断向上;趋势向下时,股价会沿着下轨和中轨之间运行,上轨不断向下;横盘时,布林带呈缩口状态,上轨下轨距离变近。
② 当股价突破上轨时,说明趋势很强,但也可能超买,后续可能回调;当股价跌破下轨时,说明趋势很弱,但也可能超卖,后续可能反弹。
③ 布林带开口(上轨下轨距离变大)时,说明趋势要加速;缩口(上轨下轨距离变小)时,说明趋势要反转或进入横盘。
震荡类指标:判断超买超卖,找反转机会
当市场横盘震荡时,趋势指标会失效(均线互相缠绕、布林带缩口),此时就需要震荡类指标找高低点,避免买在高点、卖在低点。最常用的是 RSI 和 KDJ,两者逻辑类似,但用法有差异。
RSI(相对强弱指数):判断多空力量平衡
RSI 的范围是 0-100,反映的是近一段时间内股价上涨和下跌的幅度比例,数值越高,说明多头力量越强;数值越低,说明空头力量越强。
常用参数:6 日(短期)、12 日(中期)、24 日(长期)。新手先看 6 日 RSI,反应比较快。
核心用法:
① 超买与超卖:6 日 RSI>70,说明短期多头力量过强,股价可能回调(超买);6 日 RSI<30,说明短期空头力量过强,股价可能反弹(超卖)。但要注意,强势趋势里,RSI 超买后还能继续超买,超卖后还能继续超卖,不能单独用。
② 背离:这是 RSI 最核心的用法。顶背离:股价创新高,但 RSI 没创新高,说明多头力量不足,可能下跌;底背离:股价创新低,但 RSI 没创新低,说明空头力量不足,可能上涨。
(2)KDJ(随机指标):比 RSI 更灵敏,适合短线
KDJ 由 K 线、D 线、J 线组成,范围也是 0-100,反应比 RSI 更快,能捕捉更短期的波动,适合短线交易(1-3 天)。
常用参数:9 日(短期)、3 日(K 线)、3 日(D 线)。这是默认参数,新手不用改。
核心用法:
① 金叉与死叉:K 线上穿 D 线,叫金叉,提示买入;K 线下穿 D 线,叫死叉,提示卖出。但要注意,在超买区(KDJ>70)的金叉可信度低,在超卖区(KDJ<30)的死叉可信度低。
② 超买与超卖:KDJ>80 是严重超买,大概率回调;KDJ<20 是严重超卖,大概率反弹。
③ J 线的作用:J 线是领先指标,J 线先金叉或死叉,然后 K 线和 D 线再跟随,能提前提示信号。比如 J 线先上穿 K 线,之后 K 线再上穿 D 线,金叉信号更可靠。
量能类指标:判断资金真假,避免被忽悠
股价可以造假(比如主力拉涨停诱多),但成交量很难造假 —— 资金进场必然会导致成交量放大,资金离场必然会导致成交量缩小。量能类指标是照妖镜,看行情有没有资金支撑,最常用的是成交量(VOL)和 MACD 的量能柱。
(1)成交量(VOL):最直接的资金信号
成交量反映的是当天成交的股票数量,单位是手(1 手 = 100 股),成交量放大,说明交易活跃,资金关注度高;成交量缩小,说明交易冷清,资金关注度低。
核心用法:
① 量价配合:上涨时成交量放大,下跌时成交量缩小,这是健康的量价关系,说明行情有资金支撑,能持续。比如股价从 10 元涨到 15 元,每次上涨成交量都比前一天大,下跌时成交量缩小,这就是量价配合,趋势能延续。
② 量价背离:上涨时成交量缩小,下跌时成交量放大,这是危险的量价关系,说明行情没有资金支撑,可能反转。顶背离:股价创新高,成交量没创新高,说明买盘不足,要下跌;底背离:股价创新低,成交量没创新低,说明卖盘不足,要上涨。
③ 特殊量能:放量涨停:说明买盘极强,后续可能继续涨;无量涨停:说明筹码锁定好,但后续可能开板(没资金接盘);放量跌停:说明卖盘极强,后续可能继续跌;无量跌停:说明筹码被套死,后续可能继续跌。
实际案例:2023 年 11 月的长安汽车:
11 月 5 日,长安汽车涨停,成交量比前一天放大 200%(放量涨停),说明买盘强,继续持有;
11 月 10 日,股价涨到 18 元(创新高),但成交量比前一天缩小 50%(顶背离),此时卖出;
11 月 15 日,股价跌到 15 元,成交量比前一天缩小 30%(底背离),此时买入;
这一波操作,既吃到了涨停后的涨幅,又避开了回调,赚了 15%。
(2)MACD 量能柱:辅助判断趋势强度
MACD 的量能柱(红柱和绿柱)反映的是多空力量的差值,红柱越长,说明多头力量越强;绿柱越长,说明空头力量越强。量能柱的变化能提前提示趋势的强弱变化。
核心用法:
① 红柱变长:多头力量增强,上涨趋势加速;红柱变短:多头力量减弱,上涨趋势可能放缓;
② 绿柱变长:空头力量
如果你下定决心炒一辈子股,并且希望有一天能炒股养家!那么,请牢记下面这6条铁律,内容不多,但句句干货,分享给有缘人!
第一:学会空仓。股市中的最高境界就是学会空仓,一年到头始终满仓的人是最不懂做股票的人,也是最失败的投资者!因为只有学会空仓你才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才能有机会重金出击牛股。
股海如战场,仗不打就不会输,打就必须赢,没有十足的把握时候,学会空仓就是最好的策略。
第二:趋势就是生命。综合全局看大势,顺势而为,趋势之上波段持股,趋势之下立即卖出。抄底或介入失败及时认错,果断离场。
不心存侥幸,克服人性弱点。正所谓顺势者昌,逆势者亡。判断好股市运行的大方向就等于投资成功了一大半。
第三: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炒股最忌没耐心,恐惧,贪婪,急噪。
第四: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做股票如做人,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凭借一时的伎俩,一时的运气赚点小钱,最终你还会还给股市。
第五:学会止赢更重要。在严格的选股原则下,在高超技术的配合下,买入的大多股票都会有赚钱的机会,往往是投资者的贪婪之心,不懂得止赢,很多股票就是从赚到亏,甚至大亏,
然后不得已止损,反复中,帐户资金也就在不断的止损中越来越少,直至无法挽回。而学会止赢,讲究积少成多,不随意止损,珍惜每一次的操作成果。
第六: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股市涨涨跌跌,反反复复,每一波大牛市都会成就一批富豪,每一波大熊市都会淘汰一批人,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努力让自己精彩地活者,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最后再给大家讲一个“傻瓜”式的炒股方法牛回头战法
坚持牛回头短线战法,买都在牛股再次启动前!牛回头战法1、抓到牛股的概率是0.1%,但是抓到牛回头的概率是80%。2、抓不到牛股没关系,我们可以抓它牛回头。3、什么是牛回头?先看一下图
![]()
图中标注1 的位置,这是该股第一次走牛的行情,在那一波行情里面,你想做到,是比较难的,首先大盘当时的环境,以及锂电池产业的消息,业绩等等都是没有公开的
是先知先觉的主力偷偷的做起来,但是当锂电池行业爆发,上市公司业绩巨变之后,股价已经涨了一倍多。像这样的股票我们几乎每年都遇到很多,估计很多人都会感慨希望做到这样的股票,但那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抓不到第一波没关系,这种牛股,大多数人都抓不到第一波,但是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抓到第二波或者第三波。
图中2的位置,就是这个股票大幅上涨之后的一个深度调整,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后,这个股票又来了第二波上涨行情,而且这第二波不必第一波小。那么在2和3之间就出现了一个牛回头的机会。就是图中,两个黄色圆圈发出信号的地方,这就是牛回头。
牛回头就是做牛股的第二波行情,甚至第三波行情,总之我们做的不是第一波,因为那个太难,更多的人更能把握的是做第二波。
![]()
上图在去年股权大战之前的走势,也走出了非常美妙的牛回头行情,第一波你跟不上没关系,可以做第二波。图中2,和3之间那个黄色圆圈里面的红色箭头就是牛回头量化信号。
![]()
这样的例子真的是太多了,几乎90%的牛股都会第二波行情,都会有牛回头走势。
所以我的分析方法跟很多人不同,我不抓牛股,因为很难,没有那么高的成功率,但我可以等牛股走完,做第二波,这个成功率高,且安全,不用追涨,全都是低吸,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选出已经走出来的牛股,这样每个人都可以轻松掌握这种方法。
![]()
4、识别牛回头的五个基本要素
![]()
1)走牛:牛回头,必须曾经是牛股,龙头,黑马,妖股等,走牛越近越好。
2)充分调整:第一波行情结束后,要经历充分的调整。这个充分分两层,一个是时间够长,一个是幅度够大
3)企稳:要有一定的企稳走势或者明显的信号。
4)缩量:调整的好坏,除了空间,还有量,洗的人都走了,也就缩量了。
5)信号阳线:当大起大落之后,市场归于平静,空方最后的动力耗尽,只需要一个小阳线,就能宣告多方的反攻。
5、牛回头五要素中最关键的是那个充分调整。肯定很多人都想知道充分调整,到底是什么标准,这里我就把这部分教给大家。
1)正常行情下20-30天均线企稳可能性大,比如震荡市。
![]()
2)特别好的行情下,可能就是15天线企稳,比如牛市。
3)比较差的行情下60天线的企稳可能性大,比如熊市。
![]()
4)调整幅度刚好是第一波涨幅的50%位置,企稳的可能性大。
5)大龙头大黑马,一般会在15日线得到支撑企稳,开启牛回头
![]()
有了这些,我想很多人短线低吸,就明白怎么操作了吧,这是纯干货。我把最重要的部分分享给大家,聪明的你一定会学会使用的。
6)牛回头行情不一定都是涨很多。
大家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做牛回头行情,不要抱着暴涨的心理,也不要贪婪,有时候牛回头行情也就是个反弹,幅度没有那么高。
运气好,碰上更牛的,也不要当成必然,反正做股票就是要先保证小幅赚钱,然后再考虑大赚,其实真正赚钱的人都是积少成多,利滚利才是投资的最核心。
股票的生命之操盘线交易模式
交易如出海,避险才安全。海底的沉船里都有一堆航海图。最重要的交易成功因素,并不在于用的是哪一套规则,而在于你的自律功夫。
时间决定一切。人生并不只是谋略之争,某种程度上也是时间和生命的竞争。巴菲特多活10年,每年哪怕只有5%的持续盈利,其财富的总增长,也足以笑傲天下。深度解剖趋势交易第一张图:趋势跟踪体系图
![]()
道:从市场、技术、人三个角度来理解整个交易。术:由拐点->波段->趋势->仓位,最终整合到一张图,形成趋势跟踪的技术体系。法:从怎样进场?何时操作?怎样操作?操作对象?四个方面制定了纪律,保证交易的执行。器:由均线、ATR、MACD、BOLL等指标来辅助趋势跟踪的操作。第二张图:交易流程图有了成熟的趋势跟踪系统,我们就可以按照下面的流程来进行交易:制定交易计划->等待拐点形成->执行交易计划->整个流程也就三个步骤:订计划->等待->执行。其中正如课前所分析的,每次订计划和执行的时间也就1分钟左右,所以交易的大部分时间就两个字:等待;所以交易者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所以交易是一件很轻松,但又很无聊的事.上面说的趋势跟踪的三步走流程,可以画成一张图,就是趋势跟踪交易流程图。
第三张图:趋势跟踪技术核心图(葛兰维八大法则)交易计划包括试探、建仓、加仓、减仓、清仓等,怎么制定交易计划,可以根据下面这张葛兰维八大法则图来制定。
![]()
把握正确的投资之道交易之道,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胜可知而不可为。
没有行情是创造不出行情的,当你想挖掘行情时,一定是风险很大的时候。行情如四季一般循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不是创造出来的,春天是时节的周期,是恒古不变的道理。不要总想着在冬天播种,这时候最该休息。
时机优先于价位,好的位置不必在意几个价位的得失。交易不是精确的科学,它更像是模糊的艺术。花费精力在追求买在最低点并卖在最高点是徒劳无功的。行情的转折位置是一个区间不是一个点。每一次进场都应想好出场策略。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有利的位置,一旦行情未按预期发展应想办法尽早退出。
需要学会放弃,任何方法都有不适应的行情。能顺应趋势轻松地赚钱时,不会再执着于风险大而且获利有限的小区间。有时你只需暂时停止交易,而不是否定一个方法。用归纳的方法形成系统,这个系统应该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成交量是价格之外的另一个界定区间的重要依据。
交易最基本的原则是轻仓、顺势、止损和持长
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是每个成功交易者的秘诀。多头市场上,大多数股票可以不必担心暂时的回撤,调整之后会重回升势。做对的单子要拿得住,做到有风使尽帆。任他东南西北风,抱住盈利不放松。利润总是能很好地照顾自己。
以上的经验经过长时间的市场检验,确实有用才分享出来,俗话说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不管我们相隔多远,股市让我们相连。希望能给有缘人带来不一样的思路,集思广益。感谢点赞和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