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摄影报道
10月27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内江市资中县高楼镇集中村张家大院时看到,房前屋后的微菜园里,茄子、海椒挂满了枝头,莴笋舒展着嫩叶,处处透着生机。谁能想到,这些长满蔬果的菜园,此前还是房前屋后的杂乱角落、无人问津的残垣断壁或是堆满垃圾的闲置地块。
![]()
菜园管理员周强正在采摘茄子
自去年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推进以来,高楼镇将打造“微菜园”经济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融合发展乡村产业、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抓手。
以集中村为例,村干部带着村民们摸索出三种微菜园模式,不仅让村里的“闲置地”变身“聚宝盆”,更让村容村貌焕新颜,村民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
张家大院微菜园(图据高楼镇)
最接地气的要数房前屋后改造的微菜园。村民沈长河家的小菜园就是围墙下、水沟旁的一块三角区域,以前堆满枯枝败叶,清理整治后成了家门口的“活菜篮”。如今,蒜苗长得正旺,沈长河每次路过都要多瞅两眼,盘算着下次摘来做蒜苗炒回锅肉。
村民余国章家的入户路也变了样,过去路边杂乱不堪,整治水沟后沿着坡度砌起11个微菜园,他和周围两户人家各认领几块,分别种上海椒、空心菜和茄子,“做饭缺菜了,出门摘两把就够,方便又新鲜。” 余国章笑着说。
![]()
村民沈长河家的微菜园
村里那片无人居住的老房子区域,曾是断壁残垣,如今也迎来新生。借助“拆旧留权”模式,这里被改造成 350 平方米的连片微菜园,村民周强成了专职管理员。三年前,周强为照顾家中老人回村,正愁没有工作,如今管着菜园一年能种三季菜,番茄、四季豆、莲花白等轮番登场,丰收后,卖给高楼镇政府食堂、敬老院等单位,不愁销路。
还有备受青睐的“共享菜园”,源于一块曾经的垃圾堆放地。清理平整后,这里被分成 4 块、每块10平米左右的菜园。村里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认领公告,推出“种植认领+托管代种+采摘体验”服务,每块菜园每年收取300元认领费,管理员依然是周强。
今年3月,在高楼镇工作的杨红就认领了其中一块,先是种莴笋,现在改种辣椒。种子由她从市场购买后交给周强播下,每周她都会抽空来查看蔬菜的长势,偶尔还带着孩子来体验采摘,感受田园乐趣。
![]()
杨红在自己认领的菜园里摘辣椒
“以前村里的闲置地又乱又浪费,现在改成微菜园,既美了环境,又给大家添了实惠。”集中村党总支书记申龙说。
未来,高楼镇将持续深化微菜园经济模式,拓展产业链条,让微菜园成为农村面貌改善的“大名片”、农民增收的“金饭碗”、乡风文明的“活载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